<p class="ql-block">绝壁上的佛国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米壁画。石窟开凿在距离地面80多米的陡崖峭壁上,洞窟之间靠架设在崖壁上的凌空栈道通达。那些青云之畔,峭壁之间,千室万龛中的佛陀,虽然历经千年的历史变迁和风霜雨雪的洗礼,仍展示着迷人的旷世之美,体现出中国艺术、宗教、民俗和文化史上的独特价值和作用。不愧享有“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我顺着麦积山石窟的凌空栈道,自低向高,从东往西攀爬,克服心里的胆怯,感受着自然风光的壮美和巧夺天工的神奇。古人将美和信仰倾注于雕像,冰冷泥塑被赋予了灵动的气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佛像那充满慈爱的目光,永远俯瞰着山水林涛,苍茫大地。</p><p class="ql-block">临行前搜索了麦积山石窟的简介,便于在众多目标中看重点。其中第133窟第9龛中的小沙弥,最受我喜欢。看着这尊色彩斑驳的雕像,孩童般的面孔上挂着甜甜的笑意,稚嫩可爱到足以唤起我会心一笑。本来想拍下来,被同游的一位老姐姐拦住了,她告诉我,来过看过就好,拍照有对佛祖不够尊重之嫌。在这里,类似于这样的笑脸千百张,总有一张治愈你,让你坚信,生活不易,但微笑以对,美好终会如期而至。</p> <p class="ql-block">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交界处,有一个小镇——郎木寺镇。山坳里的小镇被山川、树木、草原、溪流环绕,景色秀丽。一条宽约两三米的小溪,当地人称之为白龙江,穿过小镇,分隔为江北的甘肃安多达仓郎木寺,和江南的四川格尔底寺,中间还有一座回族的清真寺。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融合了藏、回、汉三个民族和平共处,各自用不同方式表达执着的民族信仰。</p><p class="ql-block">我们观览的重点是郎木寺。寺院建在山半坡,大门右边一排八个小白塔,过来是高台之上的转经房。再往前走,一座大白塔巍峨耸立。一路爬坡而上,在海拔3600米的这里,难免气喘吁吁,但寺院依山而建,不想半途而废,只能继续爬坡,才能享受醉心的视觉盛宴。走走停停,转转看看,终于到达顶端平台。恢宏庞大的建筑群遍布山坡,弥勒殿、护法殿、藏经殿、寿安殿、辩经林等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殿宇和大小经堂,层层叠叠,翘角飞檐。精湛的设计布局和工艺构造,和谐的色彩搭配,绚烂艳丽中不落俗套,鎏金溢彩让人惊艳。置身于这片梵天净土,心里感到空前的安宁,凭添些许纯净的禅意和虔诚。</p> <p class="ql-block">阿万仓娘玛寺位于开阔的扎西贡色草滩上。寺院现有两座经堂、藏金阁和形如大白伞盖的佛母殿。更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于2018年8月31日落成开光。筒高约42米,旋转部分约37米,直径12米,重约320吨。筒身为钛金制作,外部浮雕由尼泊尔工匠用60公斤纯金,手工锻铸金箔1160平米镶嵌而成。内装大藏经1080部共11万册。是甘南藏地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寺院拥有雄伟壮观,色彩靓丽的佛殿和经堂,有世界闻名的六大学院的教学体系,有3000多名僧侣在此辩经学习。深厚博大的藏学府,堪称藏传佛教中的清华、北大。在阿卡日复一日的诵经声中,在信徒香火缭绕的叩拜中,拉卜楞寺如一颗甘南藏地的明珠,闪烁着佛祖仁爱、睿智的光芒。</p><p class="ql-block">寺院中有一条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2000多个转经筒在木棚下绵延,周长约有4000米,若要挨个转动,至少要一小时以上。众多的信徒和游客来这里朝拜祈福,我也随着人流边走边转,不一会儿便感到头晕目眩,看来能一路转下去的,需要的不止是足够的虔诚和信仰,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强健的身体素质。</p> <p class="ql-block">说起甘南,人们都称之为九色甘南香巴拉。为什么称为九色,有N多种不同的诠释。当我走近甘南,见识了所到之处,我所领悟的,除了高原圣物寺院和五色经幡之外,或许还与甘南的旅游资源、生态系统、动植物区系、地理地貌、史前文明等等的多样性有着极大的关系。所谓九色,不过是想囊括甘南众多原生态的美地美景而已。它历史厚重,文化渊博。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等源远流长,是名符其实的自然风光大观园,民族风情博物馆。是值得优选的旅游坐标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