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相聚重庆

刘莉

<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己改鬓毛衰。很高兴在重庆能见到50年前的小学同学,再续同学情。这是几个月前发到朋友圈的照片和文字,此篇写一写重庆的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我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出生在母亲工作的重庆市人民医院,出生后和母亲一直居住在重庆好几年,之后母亲随父亲支边来到了内蒙古,我被送到有5万多人口的西南小镇爷爷婆婆家,71年的时候我被叔叔送到了内蒙父母身边,在内蒙的时候我的父母总回忆起在重庆美好的日子,在他们的影响下重庆一直是我心中非常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的小学因为各种原因南北方来回转学,在重庆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也结识了许多同学。几年前热心的同学敖桂英在我表弟罗涛的帮助下联系上我了,并把我拉到本班微信群,通过微信我又和其他同学联系上了。这是漂亮的桂英。</p> <p class="ql-block">97年父母退休后重新回到重庆市荣昌区(距离重庆市中心90公里)养老,从此我也多次从内蒙回荣昌区探亲,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每次都来去匆匆的在重庆中转。很遗憾,退休之前作为地道的重庆人很少游览观光过此地。</p> <p class="ql-block">我和重庆的同学敖桂英、刘昌雨一直保持联系,我们相约3月2日聚聚,她们俩带着我游重庆一些非常著名的景点。这个季节的重庆气温有点低加上阴天,所以我们都穿上了羽绒服或者尼子大衣。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不出太阳每天都阴着脸,有时候毛毛细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雾蒙蒙的,我很不习惯,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也不是很好。这张照片就是当天重庆天气再现。</p> <p class="ql-block">重庆市依山为城,凭水而兴,江河码头,成就了重庆曾经的辉煌。重庆现有三千万人口,地域8.2万平方公里,比我们近26万平方公里的呼伦贝尔小多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居住的随缘居离昌雨近一点,我俩一起去找桂英,当时我心里很忐忑不安,50年了能认出彼此吗?能不能出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情形,还好一见面小时候的大概模样、大概轮廓还在。这是刘昌雨,疫情过后人们习惯性地戴着口罩,我俩也不例外,我们在大堰村站乘坐重庆的轻轨去解放碑步行街找桂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庆的轻轨四通八达</p> <p class="ql-block">打卡李子坝站</p> <p class="ql-block">网红李子坝轻轨站留影</p> <p class="ql-block">轻轨穿楼而过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重庆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解放碑步行街,四周高楼林立,完全变样了。</p> <p class="ql-block">解放碑重庆一百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人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左边的是刘昌雨右边的是敖桂英,背景是国泰艺术中心,国泰艺术中心的大楼主体为红色,象一团燃烧的“篝火”,也象一艘起航的舰,重庆标志性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和刘昌雨的合影。刘昌雨小时候就个子高高的,我小学四年(1)的同学,一开始工作在荣昌区粮食部门,30年前下岗了,来重庆市帮助做外贸出口生意的弟弟,一家人互相帮助生意做得风声水起,可以说她们一家人都是成功人士。现在她是二个孩子的外婆,特别能干,每天照顾二位外孙外孙女忙得团团转,今天是特意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陪我玩,感恩!</p> <p class="ql-block">路过重庆街道雕塑,这个雕像是重庆的历史之一,遗憾的是没有近距离拍摄,没有特写。</p> <p class="ql-block">敖桂英推荐:在解放碑附近有一家上了央视的板凳面,她说她来了几次,有一次排队二个半小时才买到了一碗面条,可见它受欢迎程度。重庆小面全国闻名,应该品尝一下正宗的板凳面。</p> <p class="ql-block">我们慕名而来,找到小店的时候才11点多钟,因为不到中午吃饭时间人不多,排队40多分钟就买到面了。</p> <p class="ql-block">刘昌雨抢着交钱,每碗面条17元钱加一个鸡蛋一元钱。重庆小面全国闻名,我们内蒙也有重庆小面,但是是改良版的,基本上变味了。我琢磨了一下为什么重庆小面受欢迎,重庆人做面特别上心,面条是水面,里面加了很多种佐料,估计有20多种,综合在一起很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家面馆只有一个很小门面,不到6平米,只够煮面卖面收钱的地方。顾客买了面之后就在外面蹲着或者在坐在马路牙子的垫子上吃面,典型的重庆特色。</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后去洪崖洞,据说洪崖洞的璀璨夜景更美</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p> <p class="ql-block">刘昌雨和我。</p> <p class="ql-block">我和桂英。漂亮的桂英曾和我姑父工作在同一个单位,退休后来重庆市带孙子,我惊呀的是她的孙子今年15周岁,马上就要考高中了,多有成就感!感谢她找到了我,我们再续同学缘。</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吊角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仨在洪崖洞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背着小竹篓手拿镰刀光着小脚丫的小孩子,象不象小时候的我们每天放学后去山坡田埂薅草割草为学校积肥?</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从洪崖洞出来我们去了附近的湖广会馆,它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会馆前面是长江滚滚东逝水,会馆有300多年的历史,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我特别喜欢它的建筑风格,感谢同学们把我带到这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步入湖广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禹王宫。</p> <p class="ql-block">禹王宫是会馆重要组成部分:湖广地区多水患,故湖广移民祭拜大禹,祈求风调雨顺,舟楫平安。</p> <p class="ql-block">“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空间宽大,气势宏伟,更多地具有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同时,又具有鲜明的重庆地域建筑特色,整座会馆依山势而建,建筑高差有别,错落有致,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设有天井凉台,这都是传统徽式建筑结构没有的特点。”以上是转发的。</p> <p class="ql-block">木雕</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曾经说过,根据我们家的风俗习惯,我们家的祖先应该是广东人,湖广填四川的时候移到了四川,正好这里有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可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文化。移民博物馆在仿古新建建筑内,它生动地再现了人类移民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移民浪潮——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p> <p class="ql-block">会馆里有许多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这个戏楼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欣赏戏楼</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休息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坐在古香古色的休息厅</p> <p class="ql-block">齐安公所</p> <p class="ql-block">广东公所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房顶上一排排的熟悉的青瓦让我想起童年。</p> <p class="ql-block">金碧辉煌精雕细刻的木雕床更象是工艺品,我好奇每天躺在在上面的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p> <p class="ql-block">这是张雕龙画凤的木床还是人抬的骄子?</p> <p class="ql-block">贵英拍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从会馆出来,我们行走在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昌雨和桂英</p> <p class="ql-block">路遇长在树上的不知名的黄花,很惊艳。</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摊开重庆地图,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重庆的CBD“金三角”———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p> <p class="ql-block">这是弹子石老街,曾经重庆最繁忙的地方。现在“一街两埠四院十景”构成了弹子石老街的核心景观。“一街”,即弹子石老街;“两埠”,即下江和上埠。“四院”指王家大院、孙家花园、夏家大院、青阳公馆。</p> <p class="ql-block">抢拍</p> <p class="ql-block">弹子石虽名为老街,但它的路面并非是一条一条的街,而是一层一层的平台空间,散布着商业独栋建筑,因为依山而建、立体效果非常好,每层都有滚动的电梯,现在在重庆旅行,好多地方都安装了电梯,我们再也不用爬梯坎(楼梯)了。</p> <p class="ql-block">弹子石老街的宗旨是“商区即景区,景区即商区”。</p> <p class="ql-block">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门口</p> <p class="ql-block">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石刻</p> <p class="ql-block">教堂</p> <p class="ql-block">房顶上有只鹿,不知道有什么典故?</p> <p class="ql-block">昌雨特意打车带我们去南宾路的喜来登酒店,看看外观造型极象美国双子座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回家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有老外在街头演唱。</p> <p class="ql-block">4月份是重庆最好的季节,我们和另一同学唐小平相约熊婆婆公园。公园里有连成一大片的金鱼草花盛开,好多人都来此地拍照。</p> <p class="ql-block">活泼可爱性格开朗的唐小平同学。记得当年每天上学的时候我都特意去她家找她,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小时候她长得可爱极了,小脸毛绒绒的白胖白胖的。当年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我们四年(1)班,特意选拔了几名学生表演节目,我有幸被选中了,在她妈妈的指导下我们一起排练节目《草原英雄小姐妹》,还在学校的大礼堂的舞台上穿着裙子和套鞋(水靴子)表演了该节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然能哼出来歌曲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4月6日的敖贵英与唐小平在熊婆婆公园。</p> <p class="ql-block">我和小平</p> <p class="ql-block">熊婆婆公园里景色多多</p> <p class="ql-block">绣球花盛开,不一样的美,和北方养在室内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昌雨,万花丛中一点红</p> <p class="ql-block">小平带来的免洗草莓,并请我们在茶馆喝茶,中午请我们四人在一家非常有名的火锅店吃重庆火锅。</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后去逛商场,商场内有一只巨大的阿迪达斯鞋</p> <p class="ql-block">这个商场和地铁站连在一起,商场门口有一大景区。</p> <p class="ql-block">因为中午吃得太饱,晚上回请同学们吃了一顿很简单的酸甜的泰国菜。</p> <p class="ql-block">现在回想起来我在重庆上了不到二年的小学,70年开始上小学了我在一年4班,74年又从北方转到四年(1)班,前后二次聚会都是四年(1)班同学。74年回到重庆正赶上黄帅交白卷反潮流,闹革命是主要的,学习是次要的,不然的话我的学习真的跟不上,首先课本都不一样,没有全国统编教材。第二,招生的时间也不一样重庆春季招生内蒙秋季,重庆的学习进度比内蒙快了半年,我回到原来的年级跟不上,好在有父亲给我补课,马马虎虎也说得过去。第三语言也不一样,那个时候普通话没有现在这么普及,重庆老师基本上都是四川话,我不是完全听得懂,总之南北方差异很大、很麻烦的,刚适应新老师新同学又转学走了。没想到一切的过往都成了退休以后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这视频是敖桂英录制的并配乐。感谢各位同学们提供的相片,感谢和我们一起生活的西南小镇纯朴善良的人们,感谢我们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从昔日稚嫩的孩子变成了今天的白发苍苍老人,我们经历了蹉跎的岁月,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的同学情,它象一壶陈年老酒,无论何时何地开启,都是一样让我们沉醉!</p><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献给重庆的同学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