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小布达拉宫”

叶正欣

<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应儿媳邀请到天津拜访大姨、大舅、老舅,12日和13日我们一家在天津感受到北方人的豪爽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14日在大姨姑爷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一家从天津直奔承德,三个多小时车程,第一站参观承德“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汉译,意为观世音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占地22万平方,建于1771年(乾隆36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的母亲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p> <p class="ql-block">进入庙内,首先看到的碑亭,亭内立石碑三座分别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其中汉文为乾隆亲笔。</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来到五塔门,门上的五座石塔颜色分别为“红、绿、黄、白、黑”,它们分别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五个教派。如果从五塔门下走过,就是向佛顶礼膜拜了,有“五体投地进入佛国世界”之意。</p> <p class="ql-block">穿过五塔门就来到琉璃牌坊,这是一座三间四柱七楼的汉式牌坊,据说这里曾经是等级制度的分界线。碑刻上有记载:“凡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及喇嘛准入,其余官职许在琉璃牌瞻仰,不得入内”。</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是白台,白墙红窗,原来是讲经的地方。红窗名为窗,其实是有其名无其实,故被称为“盲窗”。白台规模较小,同时也点缀和衬托大红台的宏伟。</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是“小布达拉宫”主体部分,高度43米,其中下半部白台是实心的高18米,大红台25米。大红台从外面看有七层,其实内部就是三层楼。</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正中间六个琉璃佛龛,寓意乾隆60岁大寿!大红台顶部四周还有80个小佛龛,代表皇太后80大寿,可见乾隆是个大孝子。</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内部是“回”字形建筑,正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张导游建议我们一行背靠金山合影留念,寓意幸福平安!</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从平台俯瞰可以看到的一个特殊建筑,一座圆形的深井似的塔楼,问导游才知道是关喇嘛禁闭用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大红台上,远远的不仅能看到对面山上避暑山庄的围墙,远处的棒槌山也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在张导的带领下不到两个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我们一行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小布达拉宫”,直奔下一站“棒槌山”,初次到承德,对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