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伊朗(3)——艺术(一)

淡定

<p class="ql-block">  波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阿瑟·波普说“伊朗的最高艺术一直是它的建筑,适用于伊斯兰教之前之后”。在我们短暂又匆忙的行程中能深切感受到这一点,无论是清真寺、宫殿、陵园还是宅院、风塔、鸽子窝甚至最普通的土坯房,无不让我惊叹这其间的精妙与无以言表的美,那种排列组合、那种出乎意料的色彩搭配······让一切都恰如其分又显得超凡脱俗。</p><p class="ql-block"> 早期伊斯兰建筑直接采用了波斯帝国的传统和方法,公元15——17世纪是伊朗后伊斯兰建筑的巅峰时期,并大多保存下来,可惜的是艺术高度发展的萨珊王朝遗存很少,不过在一些后期建筑中还是能找到萨珊王朝时期的元素。</p><p class="ql-block"> (色拉子瓦基尔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的仅是建筑外在的美,看不到的是建筑本身所有的技术含量、指导意义。2012年入世遗目录的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其入世遗理由是:这个清真寺可以被视为清真寺建筑从公元841年以来12个世纪演变的令人惊叹的例子,它是伊朗保存最古老的这类建筑,也是整个中亚地区后来清真寺设计的原型。是第一座将萨珊王朝宫殿的四庭院布局与伊斯兰宗教建筑相结合的伊斯兰建筑。它的双层肋形穹顶代表了一种建筑创新,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建筑结构模式。该遗址还具有引入注目的装饰细节,代表了一千多年来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这里提到的双壳肋穹顶结构,简单说,单壳肋穹顶就是完全半球形,但凡球形上带点尖顶的便是双壳肋穹顶结构,内外壳之间有些大的可供人行走,这样的改进无疑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有些“洋葱头”为三壳肋穹顶结构)</p><p class="ql-block"> (聚礼清真寺没拍到外部穹顶,这是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最著名的内扎姆·奥尔·莫尔克圆顶,世界第一个双壳罗纹圆顶结构。</p> <p class="ql-block">  圆顶下面部分。</p> <p class="ql-block"> 波斯人对清真寺建筑的贡献还不止于此。罗马万神殿在建筑界是神一般的存在,巨大直径的圆穹顶建成后十几个世纪无法超越,不过圆穹顶之下只能是圆形空间的问题被其一百年之后萨珊王朝的波斯人解决了(尽管穹顶直径不大),即用填充方形建筑的角部——突角拱(穹顶周边内凹的部分)使得方形建筑上能架起圆形穹顶,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清真寺内部空间基本没有圆形的,就得益于这个发明。拜占庭早期许多教堂也采用这种建筑方式,直到罗马人发明帆拱取代了突角拱。</p><p class="ql-block"> 为何都那么执着于圆穹顶?两河时期的苏美尔人认为,半圆的弯曲形状代表了天空女神,通过建造穹顶建筑可以增加神与人的沟通。巴比伦人、亚述人都认同这种观点,并影响了之后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伊朗最早的穹顶建筑出现在公元前6800年至前3000年,这还不是最早的,谁最早现无定论。</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圆顶,出于精妙的计算,这个圆顶历经900年间数次地震啥的都没有倒塌,去时正值装修,此图片来自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在阿拉伯人未进入波斯时,波斯的建筑风格主要延续着伊朗高原数千年来的建筑经验和审美,就地取材,不断加以升级美化。后伊斯兰从之前建筑中汲取灵感(尤其是艺术高度发展的萨珊王朝),保留了那些几何、花卉、书法图案,重复连续又有变化的习惯,用马赛克,瓷砖、雕刻灰泥等材料,将之用在宗教建筑上,出现了一大批至今看来都是美到极致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展示了从公元841年以来1800多年间多朝代的建筑装饰风格,走了一路看了不少清真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清真寺有四个不同风格伊万(伊万是萨珊王朝建筑标志,即三面被围,一面全开放的圆形大厅,在伊朗伊万只用于清真寺。四伊万清真寺基本是从伊儿汗国开始发展起来)。中间是巨大的庭院(整个清真寺面积20000平米),有模仿麦加的净身泉(近伊万的小建筑),恺加王朝没作啥变动,主要就是建了这个净身泉。</p><p class="ql-block"> 这是最高大漂亮的南伊万,有两座圆锥形宣礼塔,后面就是内扎姆·奥尔·莫尔克圆顶(被伊万完全挡住了)。</p> <p class="ql-block">  拱门的装饰,由无数细小的马赛克组成。</p> <p class="ql-block">  南伊万壁龛和中心上方那著名的穹顶。</p> <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装饰中不得出现人物和动物,所以装饰都以植物、花卉、几何图形、文字等为主。</p> <p class="ql-block">  花卉中间是安拉、穆罕默德、阿里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北伊万,塞尔柱风格。伊斯法罕11世纪中叶被塞尔柱人攻占,成为塞尔柱帝国首都。塞尔柱建筑融合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风格,外观壮丽,装饰精细,结构复杂。</p> <p class="ql-block">  祈祷大厅石柱、穹顶等均由泥砖建成,图案都由泥砖表现,非常质朴。</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可以看到沿墙一圈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  典型的塞尔柱装饰。</p> <p class="ql-block"> 壁龛。伊斯兰教禁止个人崇拜,所以在清真寺内没有人像,只有标明麦加方向的壁龛。</p> <p class="ql-block">  西伊万,最初建于塞尔柱王朝时期,萨法维时期进行了改建,主要就是增加了釉面砖装饰。</p> <p class="ql-block">  13世纪蒙古人统治伊朗时期,伊朗宗教建筑返回到塞尔柱帝国及之前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 西伊万边上苏丹乌尔朱提(14世纪什叶派昄依者)之屋。(蒙古统治时期) 。</p> <p class="ql-block"> 内有清真寺最重要珍宝之一:石膏精饰的《古兰经》经文壁龛。</p> <p class="ql-block">  壁龛两边分别有五级和七级阶梯,加起来正好12,意为伊朗主流的什叶派12伊玛目教派,有的清真寺壁龛旁直接为12个阶梯。</p> <p class="ql-block">  分别被保护起来的老柱子和地基。</p> <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伊玛目清真寺(1604—1629),建了25年,在阿巴斯一世在位最后一年竣工,波斯建筑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最伟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阿巴斯希望保持伊玛目广场的完整,要求所有建筑处于长方形广场的周边,但清真寺的建造必然要考虑正面面向麦加方向,于是建筑师用正门面与清真寺之间形成个偏角来解决了这项难题。</p> <p class="ql-block">  伊玛目清真寺用了大量的蓝色瓷砖、马赛克,在外墙、内饰拼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 穹顶阳光照射下来,在穹壁形成一条光柱,照到地上形成美丽的光斑。但这条光柱并不是任何位置都能见到,如果站在穹顶最下方就什么也看不到。穹顶最下方有一块“回音石”,站上面说话,周边能听得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  镀金的穹顶。</p> <p class="ql-block">  壁龛,前方下沉的长方体是做礼拜时领拜人站立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伊玛目清真寺内壁龛边12级阶梯。</p> <p class="ql-block">  伊玛目清真寺伊万上的蜂窝装饰也是其特色之一。最早看到由石膏制的蜂窝装饰是在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立马看傻了,但那都是素色,到伊朗看到那些蜂窝装饰上竟全是细小的图案,惊得无语。</p> <p class="ql-block">  伊斯兰的一些世界观为伊朗建筑带来了影响,穆斯林哲学家与神学家认为,物质、时间、空间皆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组成(原子论啊),而物质的属性属可变因素,依神的意志而变。于是伊朗建筑追求建筑构件的粒子化,以小尺寸砖代替笨重的石料;建筑装饰中强调将小单元发散、重复,依靠强大的数学逻辑,将不断重复的基本图形单元经各种变化演变为复杂的图案,在此过程中保持了均衡的几何美感,当然还有色彩的跳突和融合的协调。你不得不承认伊朗人就是有这份天赋!</p> <p class="ql-block">  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是一座供皇室家眷做礼拜的场所,始建于1602年,是阿巴斯送给岳父的清真寺,虽然没有宣礼塔没有庭院,但外部、内部装饰的釉面砖、马赛克,穹顶均很华丽。</p> <p class="ql-block">  穹顶射下的光柱酷似开屏的孔雀。</p> <p class="ql-block">  亚兹德聚礼清真寺,有伊朗最高的宣礼塔:52米。在亚兹德任何方向,高出城际线的便是那一对宣礼塔。</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主色调还是蓝色 ,相比于伊斯法罕那些清真寺,这里显得朴素沉静安宁。</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看到了最华丽的领拜人站立位置,通常只是一个朴素的下沉长方形坑。</p> <p class="ql-block"> 做礼拜时,男、女教徒分不同的区域,礼拜结束后,领拜人和教徒之间可以交谈释疑,边上这两个小门分别通向女教徒做礼拜的场所,她们如果要和领拜人交谈就从这里进出。</p> <p class="ql-block">  祈祷大厅角落有一些椅子,是专供不方便跪拜的老年人使用。那些小泥砖是祈祷时垫在额下,用来自几处圣地的泥所制。</p> <p class="ql-block">  墙上朴素的大块蓝色瓷砖在别的清真寺也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亚兹德阿米尔乔赫马克广场上,纪念第三位伊玛目侯赛因·本·阿里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设拉子是赞德王朝都城(公元1747——1777年),借鉴伊斯法罕城市建设,建造了包括城堡、花园、清真寺 、巴扎、浴室等庞大建筑群。瓦基尔清真寺便是1773年与卡里姆汗(当时的国王)城堡同时建造。</p> <p class="ql-block">  瓦基尔清真寺是伊朗宏伟的二伊万清真寺之一,11000平米,庭院中间是水池。19世纪重建时加了入口和门廊的瓷砖。</p> <p class="ql-block">  礼拜大厅有48根斜蛇纹柱子,每四根支撑一个小圆顶。第一排石柱罗纹按顺时针方向盘旋,第二排按逆时针方向盘旋。</p> <p class="ql-block">  壁龛和边上的12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 设拉子,建于1876—1888年的莫克清真寺(卡扎尔王朝)与伊斯法罕那些清真寺不同,外墙釉面砖以粉红色为主,又被称为粉红清真寺。在波斯文化圈里,粉红色非常庄严,是烈士鲜血稀释的颜色。中世纪普遍将粉红色视为男人的色彩,蓝色是女人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有两个伊万,中间是水池。</p> <p class="ql-block">  冬宫祈祷大厅十几根斜蛇纹柱子支撑着一个个美丽的小圆顶(和瓦基尔清真寺很相似,只是这里更华丽)。</p> <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彩玻射进来,形成神秘美丽的光斑,所以这里成了拍照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墙上壁画,中间的花瓶象征着琐罗亚斯德教的圣火杯,玫瑰花象征穆罕默德—好的男教徒,水仙花象征圣女—-好的女教徒。</p> <p class="ql-block">  冬宫人满为患,同样美丽的夏宫清净多了,只是少了彩色光斑和波斯地毯。</p> <p class="ql-block">  圣祠清真寺,圣人瑟伊哈梅兹的陵墓。主体建筑是恺加王朝时期所建,地震受损,现在的建筑是19世纪重修。清真寺外观比较朴素。</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建在原来的墓地之上,外面庭院里可以看见地上铺满了墓碑。</p> <p class="ql-block">  圣祠清真寺分男女两部分,但都能看到位于中间的陵墓,一些人在祈祷。</p> <p class="ql-block">  由于穹顶的绿色玻璃和周围无数细小镜子在灯光下反射,呈现出魔幻的绿色,故又被称为“绿镜清真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前面提到过,伊朗人赞同穆斯林关于物质粒子化的世界观,圣祠清真寺是建筑粒子化的极端例子。他们认为一个粗糙的的几何形状可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即具有相似的性质。如此将其分形是为了消隐。现在回想处身于圣祠清真寺内,除了满目的闪耀,真的感受不到建筑的本体!</p> <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大教堂(旺克大教堂)是伊朗境内亚美尼亚人聚住区最大最美的教堂。奥斯曼土耳其的种族灭绝式大屠杀,杀了大约100–150万亚美尼亚人,萨非王朝国王阿巴斯接纳了迁徙而来的亚美尼亚人,并允许他们建教堂,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当然他们也要参与到伊斯法罕的建设中。建于1606–1664年的教堂内部不大,做礼拜都站着做,但非常华丽,四周壁画是圣经旧约和新约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作为国教的国家。也是现代书籍印刷出版的先驱,在教堂边的亚美尼亚博物馆有最早的书籍印刷机器和各年代《圣经》,最早的十世纪。</p> <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到教堂装饰融合了波斯风格,四周壁画最下部是波斯釉面砖纹饰。</p> <p class="ql-block"> 伊朗的建筑靠照片和视频真的体现不出其无法形容的美,只有亲眼所见,才能够体会到那种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