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和顺的第二天,清晨出门看到小巷边的水池有位老人在洗菜,听说洗衣也在这。</p> <p class="ql-block">下雨了,我们乘游览车到终点站,下来一看是昨天晚上走过的“双虹桥”。和顺图书馆、和顺文昌宫、滇缅抗战博物馆(后得知博物馆迁走了)。</p> <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我们进到图书馆参观也避雨了。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和顺图书馆占地面积5577.34平方米,现有藏书11万余册,分设古籍、民国、现代三个书库,典藏文献较为丰富。</p> <p class="ql-block">走进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图书之府</p> <p class="ql-block">从“文昌宫”走出。上次来时在旁边还有“滇缅抗战博物馆”,现在搬迁到腾冲市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腾冲市和顺镇水碓村,——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p> <p class="ql-block">雨中这片湿地的景色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和顺和谐</p> <p class="ql-block">洗衣亭,沿着小河边修建着样式不同的洗衣亭,这是和顺外出闯荡的男人回家来,为留守老人、抚养儿女的女人修建的,洗衣亭像出门男人的宽阔肩膀,总为老家的女人避风挡雨。</p> <p class="ql-block">翡翠大王</p> <p class="ql-block">寸氏宗祠,寸氏宗祠又称寸家祠堂,是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是腾冲寸氏宗族的象征。从内到外建有正殿、厢楼、花园、客堂、大厅、二门、大门, 大门外有两层石月台。寸氏宗祠的南亚风格大门;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扩建于清代嘉庆十年(1806年),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p><p class="ql-block">寸姓族人主要分布于云南腾冲、盈江、保山,贵州遵义,台湾新竹,缅甸(华侨)等地均有分布。每年清明节在海外的子孙都会回到和顺参加寸氏宗族清明祭典,看生活在四面八方寸氏后人聚集一堂,也看到了中国宗族和传统文化是如何在生活中延续并产生着影响。而今,寸家二十万子孙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多从商。每到清明时都会归根祭祖。</p> <p class="ql-block">大门前两尊金狮子</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带我们参观讲解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马帮起家</p> <p class="ql-block">玉石铺廊道</p> <p class="ql-block">玉石</p> <p class="ql-block">停院里盛开的茉莉花</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寸氏银坊</p> <p class="ql-block">良好的生态</p> <p class="ql-block">和顺小巷</p> <p class="ql-block">这是商业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前辈走马帮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手工造纸作坊,全国最小的造纸厂。</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门前的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酒吧</p> <p class="ql-block">买几块新出炉的鲜花饼。</p> <p class="ql-block">和顺特色小吃“淞花糕”,路上经常能遇到提篮卖自家做的淞花糕。</p> <p class="ql-block">走出和顺小巷,又来到昨晚走过的野鸭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