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他欺骗小孩,老师!”<br>星期一早上,同桌忽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我的脑袋,向老师告发我的“罪过”!我的脑袋“嗡”的一下,一片空白,不明白我什么时候欺骗小孩了。<br>说实话,在我家附近,方圆两里之内,我可是“孩子王”,每天放学,每到周末,几乎都“率领”一二十个小孩,不是抓强盗、老鹰捉小鸡,就是导演县官审理罪犯、解放军大败国民党的游戏,抑或找几小块废弃的玻璃画上几幅连续的人物故事图案,再用一个手电筒从图案背后照射,就把图案投到墙上,如同今天的投影仪,另配上人物语言,就成了“有声电影”!即使下军旗、玩接龙也从不耍赖,对年龄小些的孩子更是时刻照顾,格外关照,也正因如此,大大小小的伙伴们,才会认我这个“司令”,附近大人们也放心让他们的小孩跟我玩,什么时候欺骗过小孩了?<br>“昨天中午,我看见他骗一个六七岁的小孩玩玻璃弹珠,那小孩的玻璃珠子都被他赢了。”同桌,一个做事极其认真、班里学雷锋标兵、素来让我佩服的男孩,信誓旦旦的说,“老师,我亲眼看见的,那小孩都哭了!”<br>哦,原来他告发的是这件事!<br>昨天中午,天像下了火,热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小伙伴们也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正闲得无聊,隔壁才七岁的小Q,人小鬼大、不自量力、痴心妄想、死磨烂缠非要我和他玩弹珠,想要把前几天输给他人的弹珠从大他五岁的我的身上赢回去。我被他吵得心里很烦,同时也想趁机教训他一番:小小年纪就不分对象一心想着赌博。<br>于是到附近的弄堂里教训他。说实在,他哪是我对手!三下五除二,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把他刚通过满地打滚绝食抗议的手段,从他妈那里要来零钱买来想翻本的二十粒弹珠,全赢过来了。<br>他往口袋里一摸,已空空如也,顿时委屈地满脸涨得通红,小嘴撅得可挂起个书包,眼里泪花不停的打着转……终于,豆大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往下落。<br>“赢弹珠呢。”我的同桌在我们身边路过,见我手上拿着弹珠,笑着打了个招呼,走了。<br>我也没在意。待小Q哭够了,我好言好语地跟他说了许多道理,告诉他以后千万不要玩这种赌博的游戏,然后把他的弹珠还回去。<br>没想到,同桌竟误会了我!急性子的女老师滔滔不绝的教育也让我抓不到开口解释的机会!<br>生活就是这样。明明是好心,有时却被误会。直到今天,我也没与人解释。因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又何必在意人家的看法呢?<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