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学习记:家校社合作——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正中央!

周广金

<p class="ql-block">  仲夏之月,万物正盛。威海高新区山大实验学校的校园里,盎然旖旎。培训学习进入第三天,带着虔诚求教、立志求新的心,我们实小集团一行15人又乐享了一整天的精神大餐。</p> <p class="ql-block">  上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家、博导李淼教授分别以《如何做调查研究》、《家校社合作的实践探索》为主题做了两个报告。李教授的专家报告持续近3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关于“如何做调查研究”,李教授从社会学角度切入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什么是调查研究、转变调查研究理念、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果问题的三要素、质性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既有哲学和社会学的高度,又有指导教师如何成为调查研究者的具体方法。</p> <p class="ql-block">  李淼教授在《家校社合作的实践探索》报告中,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此方面的实践经验,梳理了自2015年以来涉及家校社共育的国家政策,提出了家校社合作活动的六种类型和家校社交叠影响域理论的指导意义。李教授的研究明确指出,只有当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内容和方式一致时,学生才最有可能同时充分利用家庭和学校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家校社合作的关键在于扩大并保持交叠影响域。</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大脑豁然开朗,恰如久旱逢甘霖,家校共育的创新工作思路在我们心中开始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下午,山大基础教育集团赵勇校长作了《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的报告。从教师到校长,赵校长在教育战线上已经工作了近38年。赵校长真实生动的教育故事展示了一位教育家的情怀和担当。</p><p class="ql-block"> 赵校长还讲述了集团各校区的校园设计理念,那就是:把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放到第一位,把校园建成一个有安全感的地方,让学生从小乐享优雅和安全,培养文明和素养。</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学生充分享有安全感、归属感、责任感、关系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政教主任张天凤以《让我听见你——社会情感学习实践路径》为题作了专家报告。</p><p class="ql-block"> 张主任报告中阐述了社会情感学习的概念和实践路径,还展示了学校基于此主题开展的结构化活动,如开蒙礼、成长礼、跳蚤市场、帐篷节、家长一日职业体验等。另外,学校还开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实现了德育活动和学科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p> <p class="ql-block">  山大辅仁学校的孙成蕊校长以《素养时代的校本教师专业发展》为题作了专家报告,从挑战、愿景、路径和突破四个维度展开,给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精神上的饕餮大餐。</p> <p class="ql-block">  培训学习的第三天很长,长到我们记满了学习手册,也装满了自己的头脑。第三天的学习也很短,短到我们唯恐聆听之不周,却不知铃声之即响。</p><p class="ql-block"> 专家的话语是精神盛宴!是行动指南!是课改战场上的子弹!也是迷茫课堂上的作战手册!感恩引领!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