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一回,又见敦煌

和谐健康自由

<p class="ql-block">我们行程的第三段,走出柴达木盆地穿越祁连山,到达敦煌古城。</p> <p class="ql-block">从大柴旦向西北方向直奔敦煌,全程不到300公里,但是由于G215有一段路非常艰险,海拔从3500米降到1500米,车行在崇山峻岭之间,限速60,按照这样的速度行驶了3个小时,过了当金山就算驶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整体由黄褐棕色三色组成巨幅国画山体图。</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水墨画,远山、近沙都被晕染成了极简的黑白两色,被轻纱似的薄雾笼罩着。</p> <p class="ql-block">祁连山脉神奇的植被,是整个祁连山脉唯一一抹彩色点缀着国画山体图。</p> <p class="ql-block">敦煌古城</p> <p class="ql-block">敦煌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非常的合格,整个街道非常干净,我们穿行几百公里沙漠戈壁之后,突然发现远处的绿洲敦煌古城,心情顿时愉悦。</p> <p class="ql-block">千年敦煌一直都在,如今绿树成荫,人民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敦煌夜市,干净,整洁,物美价廉。</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下的每一粒沙都是历史的承载,拨开飞扬的黄沙,敦煌的故事正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四周似火焰般的黄沙,中间一汪清泉,似地球眼睛,绿宝石一般,深情地注视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月牙泉东西25米,南北100米,方圆不到一里地,可能一场黄沙都有将它掩埋的可能。但就是这样一口泉眼,在茫茫沙漠中独自守护千年,在西汉时期武帝开拓边疆时就已存在。月牙泉以“沙不掩泉、千年不涸”的美誉闻名全国,但同时也引起大家的疑惑与好奇。在漫漫黄沙与烈风中能汇聚一眼泉水极其不容易,月牙泉又是怎么做到经过千年的取用而不枯竭的呢?要知道,普通的沙漠绿洲因沙丘流动以及风沙侵袭,不过数十年就会消弭无形,月牙泉却打破了这一规律。</p><p class="ql-block">这一疑问也困扰了近千年。古代先民将此视为神灵恩赐。现代讲究科学,在经过数代学者的实地考察以及探测后,月牙泉的神秘面纱已经被逐渐揭开。从形成来源上看,月牙泉属于古河道残留湖,也就是说月牙泉是地下河道显露在地表的部分,泉水是与地下潜流相勾连。愿我们持续环保,保护好这湾千年古泉。</p> <p class="ql-block">听着莫高窟讲解员的叙述,尘封千年的故事被慢慢解开,脚下的黄沙变得厚重而真挚。听完我已经满眼泪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看着窟洞中岁月脱落的壁尘,思绪万千。</span>千年以来,为了开疆扩土,先辈们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们坚毅的性格应该刻进我们基因,继续绵延千万年。就像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的一段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又见敦煌值得一看。一部新颖的大型舞台情景剧。前面三个场景观众都是站着跟演员互动,就像自己身临其境跟历史人物在对话,感同身受,尊重历史,保护敦煌,是我们民族子孙后代的重要责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