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h3> <h3> 7月13日,在“晴朗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溢”的福州,2023年福建省高中骨干教师“三新”能力提升培训班(化学1班)进行了第3天的学习。</h3> <h3> 上午,先是由厦门双十中学的佘晓敏老师带来公开示范课《科学使用过氧化氢消毒剂》。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落实氧化还原反应、定性和定量实验等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深入探讨温度以及催化剂等对于反应体系的影响。通过分析过氧化氢在水产品及纺织品等中的使用情况,以实现调控反应和科学合理使用过氧化氢的目的。</h3> <h3> 公开示范课结束后,来自福建各地的90位老师分成6组,按照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主任吴新建教授的分工,分别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教学逻辑关系是否环环相扣、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学术科学性视角、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素养落实和观念建构等六个方面对此节课展开了深度评课。6个组的教师代表也分别上台分享了研讨结果,吴新建教授做指点提升。</h3> <h3> 下午,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副主任张贤金副教授带来了一场理论性与使用性双强的《“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方法与路径》讲座。一开场张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的书越多,搞研究才能有据有方向。而后张老师从为何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成果如何表达、研究成效如何五个方面展开讲座。讲座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备课,用好中国知网很重要;要想写好一篇论文,必须知道典型的论文框架;关于论文投稿那些事,听了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当代火焰山”福州炎热的下午里,张老师用深厚的学识和诙谐幽默的语言为参训学员带来了一节如沐春风般的讲座。</h3> <h3> 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员们必将带着经过培训被拓宽的知识与被提升的灵魂回到一线,造福学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