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是火,肆意燃烧,熊熊烈火的七月带着激情与梦想向我们走来;七月是星,布满天空,满天繁星的七月带着绚丽与希望向我们走来;七月是风,轻轻拂过,风声顿起的七月带着凉爽与舒适向我们走来;火,是不灭的勇气;星,是永藏的期盼;风,是刹那的关怀;七月,是一个美丽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七月的天色,哪怕黄昏都是清澈的,脆蓝泛起火烧云,空气平滑地进入胸腔,呼吸带着天空的余味。</p> <p class="ql-block">七月的天空,是火热而又炽烈的。七月的天空,没有六月的燥热,也没有八月的闷热,而是带着一种淡蓝色,像极了你眼中清澈的湖水!</p> <p class="ql-block">走进七月,我们依稀看到13亿华夏儿女前仆后继,一路走来,历经102年,铸造成一座座共和国的历史丰碑!</p><p class="ql-block">七月,又是一个艳阳似火的七月!七月的大地,有一种旗帜在招展;七月的天空,有一种渴望在涌动。</p><p class="ql-block">“百年黑夜两茫茫 ,一盏明灯照四方。倒海狂掀千尺浪 ,红船之上谱华章。”嘉兴南湖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随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如今,以党的二十大为号角,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正向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p> <p class="ql-block">唐.武元衡的《小暑金将伏》“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写得就是小暑的特点。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七月的第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p><p class="ql-block">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p><p class="ql-block">在过去中国南方地区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p><p class="ql-block">一候温风至</p><p class="ql-block">小暑之日“温风至”,这“温风”是热风,但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是炙、烤,人如在天地间一个大蒸笼中,蒸出全身污垢;再如舒展在温水之中,此时温风徐来亦如酒,也可兴在其中——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p><p class="ql-block">二候蟋蟀居宇</p><p class="ql-block">后五日“蟋蟀居壁”,指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飞。它农历七月后才出穴,活跃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令小院鸣声鼎沸,天越凉离人越近。待农历九月不入户就要冻死,十月就在床下鸣了。它名“促织”,为督促女子纺织,“促织鸣,懒妇惊”,是为警示。</p><p class="ql-block">三候鹰始鸷</p><p class="ql-block">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p> <p class="ql-block">“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是宋·曾几对大暑精细的描述。意思是说大暑时的太阳十分毒辣,不知何时才能落下,清风也似乎躲了起来,无处寻觅。几卷经书聊以打发悠长的白日辰光,水中湃着的瓜果起起浮浮。大暑来临,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这样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p><p class="ql-block">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p><p class="ql-block">一候 腐草为萤</p><p class="ql-block">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p><p class="ql-block">二候 土润溽暑</p><p class="ql-block">《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大暑来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p><p class="ql-block">三候 大雨时行</p><p class="ql-block">大暑前后,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得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度。</p> <p class="ql-block">走过了春的旎旖,迎来了夏的蓬勃,是这般的缤纷着绚丽,灿烂着热烈。这夏天很美丽啊,承接着春的生机,蕴含着秋的成熟,展现了抖擞激荡着夏的精神。七月带给我们成功的前奏,带给我们回味激情,体验美好人生的快乐时光,七月你点燃了我们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让七月燃烧吧,激情燃烧的七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