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

语文老师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刚分班,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和大家交流孩子的学习。一直以来老师称你们为家长,说心里话,我一直试家长为朋友,为“战友”,因为我们共同教育着同一个孩子,风雨同舟,我们一起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欣喜,也会为孩子的淘气而大发雷霆。 我也是孩子的母亲,我完全可以理解,当您把孩子送进学校的那一天开始,就对学校的教师寄予了厚望,希望您的孩子能够在老师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但是,不知您是否想到过,其实,孩子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首先不是取决于老师,而是取决于您这位家长! 您想让孩子遇到一位好老师,同样,老师接手一个新班级,老师也想遇到一位好家长和我一起教育孩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识就是缘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家人,还有谁能和您一起教育孩子呢?是的,只有老师!</p><p class="ql-block"> 在我多年的工作体会中,我也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孩子的成材,主要功劳不是学校而是家庭。道理很简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氛围如何,家庭教养如何,家长素质如何,都将决定孩子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班级,我们孩子都是一样的,智力水平是相同的,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一样的,同一个老师教着,在同一间教室里一起学习,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难道没引起你的深思吗?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同,不会读书,不会动脑,造成了孩子的学习水平的差异,孩子的学习习惯在校老师都是一个要求,不会放松,非常严格,因为老师知道,如果不给孩子有个好的学习习惯,一个班五十几名同学老师管起来会身心疲惫!可是孩子长期的习惯是在家里形成的,是在家里家长平常不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而逐渐形成的!现在要想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单靠说教或者呵斥 打骂就能改变的,我们现在提倡的亲子共读就是非常好的办法!孩子只要喜欢读书,他就不再迷恋电视 游戏 手机,他就能坐住,有耐心,他就能逐步喜欢学习!学会动脑思考,那么要想让孩子尽快喜欢上读书,家长陪着孩子读书是最快的 最有效的方式!在您陪着孩子读书得过程中,相信家长朋友们也会真正喜欢上读书,知道读书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经常读书,阅读中的感悟才是最能打动他心灵的,他们在阅读中知道的远比我们父母整天在他耳边唠叨: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还要孝敬我更能触动他心灵!在童话中孩子们知道“说谎鼻子会变长的”尽管这是个童话,这是个“善意的谎言”但孩子们还是愿意相信!“白雪公主”的形象在孩子们心里永远是最美得!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当您的家中书香满屋,您的孩子一定会成长为优秀的 ,再也不用你操心,成为您心中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了,这个假期一定让孩子多读书,这才是孩子进步的前提!试想,课本上的生字只要让孩子一遍遍的写,即使您不认识字,只要严格要求孩子,孩子都能会写,字词在考试中拉不开距离,拉开距离的只有阅读和习作,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但阅读和习作不是盯着孩子多写几遍的事情了,它需要长时间的阅读培养语感,只有多读去积累才能出口成章,作文中的好的句子词语不是孩子创造出来的,是他们根据书上学习的,积累在脑子里的。一本名著能让全世界的人去读那就说明这本书有很多写作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如不去读 ,孩子的语感从何而来?甚至有的同学阅读题在短时间内都读不明白,何谈做题?</p><p class="ql-block"> 所以,读书,可能在短时间内没有见成效,但只要阅读能力提高了,掌握了阅读方法,您会发现,有一天孩子突然就会阅读和写作了,即使小学不见成效,初中和高中绝对有成效!</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六年级了还不去读书,可能奇迹永远不会出现!您会一直为他的学习发愁。</p><p class="ql-block"> 所以只要有一丝希望,家长们就要努力,不要放弃孩子的学习,家长不放弃,孩子就不会放弃学习,不会躺平。</p><p class="ql-block"> 最后想说: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让我们一起努力,相信孩子会更优秀!希望,不交作业的同学家长主动联系老师,让我们一起加油!</p><p class="ql-block"> 语文老师:薛飞</p>

孩子

家长

老师

读书

学习

阅读

习惯

我们

一起

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