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山——道教的发源地

大山

<p class="ql-block">周末早起,大晴天,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开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库峪村口,村民在此修了一个拦车卡哨,说是每天进峪的车辆只有两百个名额,而且要网上提前预约。旁边是村里人平的一个简易停车场,一村民拿了个二维码,让扫码五元停车一天,截图给他看,但没有收据。进里面还有将近九公里沿着库峪河走的水泥路程,所以,村民还有车等你拼呢。</p> <p class="ql-block">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只是想进库峪打个卡,所以我选择了步行进峪。在这段路上,遇到第一个同伴,从他那里我知道了这里的终极目标是上山看铁庙,那就奔这个目标吧!</p> <p class="ql-block">山里的野黄花菜很多</p> <p class="ql-block">走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山脚下,也是停车的位置。这段路后面的路程,坡度有45度了,体力消耗还是蛮大的。因为上山的路只有一条了,所以为了不耽误同伴的时间,我们在此告别,各自按体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要转弯上山了,路都是羊肠小道,绿树掩映,所以阳光的直射还是可以避免不少的。</p> <p class="ql-block">每走一段路,就会有道观、寺院、尼姑庵座落在路旁。在这段路上,我又结识了第二位同伴,他偏胖一点,我们的速度还比较同步。</p> <p class="ql-block">大概走了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了,我们来到了南天门,门道的过堂风很凉快,是一个休息的好地方。这里有两个返程的伙伴,他们是昨晚八点就登山了,大概凌晨一点多到的山顶,看到了日出。</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天门上居士住的地方,我在这讨到第一杯开水,十分开心😁</p> <p class="ql-block">这里山涧泉水很清澈冰凉,洗洗十分舒爽。</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加水点,除了吃的和矿泉水要收费,开水是免费的,这有点让我感动,一路艰辛,似乎找到了温暖。而同伴因为眼镜不知什么时候丢了,折回去找眼镜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都是蜿蜒曲折的山路,没有太多的看点。已经中午了,走的也累了,决定就在这里吃午饭了。除了干粮,还带了一个小西瓜,补补水和维生素还是很好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台阶有564阶,坡度在这里加大到六十度以上了,我开始手脚并用了,(而且返回时我也是这么倒着退回的,感觉对膝盖是一种保护,也安全一点点)。</p><p class="ql-block">路程很艰辛,一路有人的道观都是可以免费加开水的,走了这么多景点,唯有这里最温暖,点个赞。</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我遇到第三波同伴的地方,他们很会关照人,在险路上两个男同胞一前一后保护着我们,十分感激此次相遇,我们一直同行到返程。</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进入第三个艰难路程,但希望也正在接近,加油!</p> <p class="ql-block">海拔2340,太兴山我来了,山风真爽。在这个道观我除了加开水,还喝到了凉茶,不愧是道教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太兴山道观的后面就是通往铁庙的山脊。绕过三个神仙居,准确的说最后一个是穿过去的。一路都有介绍,去铁庙有点险,但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铁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铁庙目前是一个迷,路上听人介绍,好像是建于隋朝,但网上又是别的故事。所以,哪个朝代不重要,但古人是怎么搬上去的,我到是更好奇,因为我们过去时,都交代把行李放在庙宇,而铁庙是一吨重的铸铁,它怎么过去 ,又怎么放在那最高处的呢?大家帮忙找一下答案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铁庙</span>是一段难忘的历程。在伙伴们的鼓励下,我攀爬、跨越了这段山脊。在回心石我有过犹豫,甚至想放弃,但挑战的心态也让自己决心赌一把。十分开心,虽然步步惊心,但我成功了。</p><p class="ql-block">整个上山到铁庙用时五个半小时,下山用时三个半小时。路程坡度都是考验体力和耐力的难题,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看见最美的风景。顺便提一下,有摩托车的,上去最省事。没有的,最好把那一程水利路的体力节省一下,以备上山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