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关古道到葛牌镇

青青予我

<p class="ql-block">周末,早起下起了小雨,闲来无事的我们决定到蓝田看看,于是很快我们的车子行进在了终南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经过魏鸣路,走在107国道,城市、村镇、房屋被远远抛掷在身后,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从107国道上看去,前方白云缭绕的群山之处就是蓝关古道。</p> <p class="ql-block">穿过薛家村,远远看到一条盘旋而上的道路,路旁山花烂漫,花枝在细雨中自由自在地摇曳生姿。</p> <p class="ql-block">窄窄的水泥路蜿蜒曲折,经常有摩托车呼啸而过,两车相遇时,得小心翼翼才能错开而行。</p> <p class="ql-block">蓝关古道其实是一条绵延起伏、长约20公里的山岭脊梁道,古代蓝关古道既是防卫来自东南威胁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争夺天下,发兵东南必经的第一要塞,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现在是重要的电网西商线。</p> <p class="ql-block">登高远眺,山脚下的福银高速、西安外环线如同两条彩绸交织,万里江山尽收眼底,心中蒸腾出指点江山的满满豪情。</p> <p class="ql-block">车行至一处开阔地,山色空濛,青山似乎伸手可及,山间白云刚出岫,不由想起那首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途经蓝关时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诗句。韩愈所走的这条蓝关古道,是中国古代沟通秦岭南北,也就是沟通中国地理南北方的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  雨滴越来越稠密,山头的云雾也不断被风飘散又聚拢,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青山却自有一派烟雨朦胧的神秘美感。从车上下来的年长者打开车门休憩,两个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停车驻足。同是游客,大家攀谈起来,老人爱怜地看着两个小伙,问他们:为什么不穿件雨衣,应该注意出门看天气。两个小伙子笑笑说:想出发所以就出来了,并没有来得及准备。</p> <p class="ql-block">周围的人笑了,因为理解,美景在路上只有出门才能知道;因为年轻,所以不曾患得患失,从而失去了出发的勇气;因为懂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万事具备的。</p> <p class="ql-block">从蓝关古道原路返回,我们去往葛牌镇,在福银高速上疾驰半小时后,出了高速就能看到葛牌镇红军的群像雕塑。</p> <p class="ql-block">再向前展示在我面前的是这样一副画面:一个夏季雨后的晌午,小桥下河水在缓缓流淌,轻柔的柳枝在空中轻松飘荡,一个白发苍苍的红衣老人坐在屋檐下,山就在屋后,白云更在山之后。</p> <p class="ql-block">河岸边的老树枝繁叶茂,桥上的栏杆也披着绿绿的青苔,爬山虎随着栏杆肆意生长。天色阴沉,天际不时传来轰隆轰隆的雷声。我不禁在想不知这是谁的家乡?这里又牵挂着哪位游子的心房?</p> <p class="ql-block">葛牌镇看起来是这样一座平平无奇的小镇,河边有着一棵古老的柳树,拥有相同的窄窄小巷,走在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路上了,街边的渠水活泼跟随着游客的脚步,小巷深处店铺前盛放着绣球花和玉簪花。只有绿色的爬山虎不小心泄露这里过去曾经的峥嵘岁月:这里是曾经的“明清老街,红色古镇”。</p> <p class="ql-block">1935年,红二十五军在葛牌镇创建了长征路上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留下了“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p><p class="ql-block"> 现建立在旧址上的“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占地800平方米,展出资料照片400余幅,已成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安市廉政建设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繁华已经落尽,时光磨碎过去,书不尽前人功绩,才有这眼前这平凡、简单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