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可以选择——再读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娉婷雨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米兰·昆德拉 《生活在别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7月12日,欧洲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b></p> <p class="ql-block">再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节奏慢了许多。因为我的关注点已经不再了解一下情节和内容上了。这次,我关注更多的蕴含其中的人性与人生。</p><p class="ql-block">《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小说好就好在它不是故事有多美,情节有多么的跌宕起伏。而是作者通过托马斯的人生故事,为我们提出了很多生命在哲学意义上的命题与思考。</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生活没有意义,不过是人间来去无牵挂的走了一遭而已。也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曾经存在过,并且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留下了生命的痕迹。</p><p class="ql-block">不管有没有意义,在我们看似偶然的生命里,活下去,更好的活下去,则是大多数人一种追求。至于这一过程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践行。就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主人公,用他们生命的轻盈与沉重之间给我们以启示。</p> <p class="ql-block">一、关于轻与重</p><p class="ql-block">小说的一开篇,就抛出了一个不太轻松的哲学命题,关于生命的轻与重,关于永恒与轮回。</p><p class="ql-block">“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困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谗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p><p class="ql-block">“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p><p class="ql-block">那么,生命到底有没有轮回和意义呢?米兰在这里并没有进一步阐述,也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他只是顺着这条思路,抛出了他要思考的轻与重的话题,在我们短暂的生命里,何为轻?又何为重呢?</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我们的生活,是否可以展现出她的轻盈呢?然而,重就真的残酷,轻就是真的美丽吗?在作者看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p><p class="ql-block">那么,到底能不能选择呢?是重还是轻?答案当然不是在苦思冥想中诞生的。而是在每个人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活历程里,用生命做出的无言的回答。</p> <p class="ql-block">二 偶然漂来的爱情</p><p class="ql-block">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就像托马斯的一生传奇,因为一次偶然,或者多个偶然,人生轨迹就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p><p class="ql-block">在认识特蕾莎以前,托马斯医生有过短暂的婚史。离婚后没多久,他不仅和妻子没了往来,甚至对儿子也不管不顾了。为此,父母谴责他,也和他断了关系。可以说,这段婚姻让托马斯最终一无所有,唯一留下的就是他对女人的恐惧。</p><p class="ql-block">他渴望女人,但是又惧怕她们。在恐惧与渴望之间,托马斯最终找到了一种妥协,那就是“性友谊”。所谓的性友谊,就是在灵与肉之间只选择后者。这种方式让托马斯既能拥有许多老情人不断线,又能拥有很多露水情人。他的女友很多,他的行为也常常不被人理解。不过,只有一个女友例外,那就是画家萨比娜。</p><p class="ql-block">“性友谊”的不成文约定要求托马斯这一生与爱情绝缘。他原以为自己的一生会一直这样走下去,没想到一次偶然,或者说一个又一个的偶然,却成全了他与少女特蕾莎的爱情。</p><p class="ql-block">那一年,在特蕾莎居住的城市的医院里,偶然发现了一起疑难的脑膜炎,请托马斯所在的科主任赶去会诊。但是,出于偶然,科主任犯病无法成行,便派托马斯代他去外省的这家医院。那座城市有五家旅馆,可出于偶然,托马斯偏偏在特蕾莎打工的那家下榻。还是出于偶然,他在乘火车回去之前进了旅馆的酒吧,特蕾莎又偶然当班,偶然为托马斯提供服务。恰恰是这六次偶然把托马斯推到了特蕾莎的身边。</p><p class="ql-block">很快,那个美丽的少女特蕾莎,那个不甘心一辈子呆在小城里伺候一群酒鬼的特蕾莎,选择了离家出走,也选择了来到托马斯的身边。他们第一次见面就做了爱。然后是特蕾莎发了烧,托马斯不得不违背了他一贯的原则,把特蕾莎留在了他的家中。望着美丽的女孩儿在他的沙发上熟睡,托马斯的心里也起了微妙的变化。他深信特蕾莎这个孩子是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送给他的。而从那时起,托马斯就很珍惜被遗弃的孩子这一形象。</p><p class="ql-block">他对她的爱除了欲望以外,很大程度上还有一种同情和爱怜的感觉。而为了给特蕾莎以安全感,后来他们还是结婚了。就因为一次偶然事件,而让人生偏离了自己设定的航线,所以每每想起特蕾莎和他的婚姻,对托马斯来讲,好像有点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实,谁的人生不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偶然,或者成就或者被毁灭的呢?特蕾莎的命运也还不是如此。对于特蕾莎来讲,她的命运仿佛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似的。</p><p class="ql-block">这还要从她的母亲说起,曾经她的母亲是那么美丽,那么骄傲,身边9个追求者围在她的身边。第一个英俊,第二个机智,第三个富有,第四个健康,第五个出身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具男子气概。面对这么多的诱惑,特蕾莎的母亲最终选择了第九个,倒不是因为这个男人多有气概,而是在他们做爱的时候,她悄声叮嘱他,小心,一定要小心。但是那个男人却故意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导致后来特蕾莎的母亲不得不嫁给了他。</p><p class="ql-block">就这样特蕾莎降生了。就在众多亲朋好友围着特蕾莎的摇篮,表示祝贺的时候。特蕾莎的母亲却一句话也不说,她心里在想着另外八个求婚者,觉得每一个都比这第九个强。她觉得自己的婚姻简直荒唐透顶,所以,当她又遇见一个男人,这个男人非但没有男子汉气概,而且还有过婚史,犯过几次诈骗罪。即使这样,特蕾莎的母亲还是跪倒在骗子跟前,抛下特蕾莎和丈夫走了。后来,特蕾莎的父亲被判了刑被关进了监狱,死在狱中。</p><p class="ql-block">特蕾莎只好去投奔母亲。但是母亲的生活并不好过,她和骗子在山脚的一个镇子利安家。母亲后来又生了三个孩子,她老了,也丑了,并且变得俗不可耐,举止粗鲁。她把罪责归咎于他的两人丈夫,同时也迁怒于特蕾莎。</p><p class="ql-block">母亲的遭遇影响了特蕾莎。尽管她聪明、美丽,喜欢读书,但是在这种家长环境中长大,让她困惑却又无可奈何,她非但不能出人头地,反而不得不伺候酒鬼们喝酒,还得给弟弟妹妹们洗脏衣服。谁也不知道,在她身体里却渐渐聚积了一种巨大的潜能。她一直在找机会寻求一种改变命运的机会,直到有一天托马斯出现在她的眼前。所以,没过多久,她便选择了离家出走,她来和托马斯生活在一起,就是为了逃离母亲的那个世界。</p><p class="ql-block">一个是事业有成的著名医生,一个是聪明美丽的少女,本是一段郎才女貌的佳话,可是美好的生活却总是好景不长。婚后不久,他们的矛盾就暴露无遗。</p> <p class="ql-block">三 沉重的生活与爱情</p><p class="ql-block">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有一个梦幻的开局,可是接下来的婚姻并不幸福。尽管他们之间有爱,在物质方面也不成问题。他们的最大矛盾在于价值观的不一致。</p><p class="ql-block">尽管结婚了,可是托马斯的“性友谊”观念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他照样在外面拈花惹草的行为让特蕾莎不仅相当反感,而且导致她十分没有安全感。她每天焦虑、恐惧、做噩梦。托马斯呢,却觉得他的行为从来不影响他们之间的爱。他还一再向特蕾莎灌输爱和做爱是两码事,不会影响他对她的爱。可他的这一观念特蕾莎一直不能接受。</p><p class="ql-block">这时正好赶上苏联入侵捷克,特蕾莎也因为她的摄影照片惹出了麻烦。在内忧外患的双重作用下,托马斯决定听特蕾莎的建议,他们搬到了苏黎世。</p><p class="ql-block">他们想换个环境生活也许会从糟糕的状态里抽离出来。可是没过几个月,特蕾莎发现托马斯还是那个从前的他。不可否认他们之间是相爱的,但是在这一段爱情里,托马斯太强大了,强大得让她无从改变一直以来他的花心。而这,是她心里永远的一根刺,时常扎得她心里出血所以,在国外呆了几个月后,她想逃离,于是便不辞而别回到了布拉格。</p><p class="ql-block">面对特蕾莎的不辞而别,托马斯先是一阵从来没有的解脱与轻松。他终于又重回自由了,没有人管他,没有人唠叨,也没人人让他心累。可是须臾的轻松过过后,他还是放不下特蕾莎,那个坐在篮子里,漂到她身边的孩子,需要他的爱怜,需要他的保护。所以,他也立马赶回了布拉格,回到了特蕾莎的身边。</p><p class="ql-block">回到布拉格的托马斯继续干他的医生老本行,却不想因为公开发表了一片关于俄狄浦斯的文章,而卷进了一场整治纷争。后来,为了自己的尊严和立场,他不得不选择辞去医生的工作,转而投靠家政公司,靠擦玻璃谋生。</p><p class="ql-block">在给人擦玻璃的那些日子里,他更加自由自在,无论思想上还是肉体上,他竟然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此同时,特蕾莎却感觉心情异常沉重。一方面,他受不了托马斯身上的别的女人气味,另一方面她也觉得是自己连累了托马斯,使她失去了他心爱的医生工作。她爱他,却又始终得不到他的全心全意,这让她感觉要发疯。</p><p class="ql-block">于是,在一中矛盾心里驱使下,特蕾莎也做出了让她后悔不已的傻事,这件事也成了她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她怕自己的丑事哪天被托马斯知道了,离开她。因此上,提出了搬到乡下去的决定。</p><p class="ql-block">去乡下生活,对托马斯而言,不仅是换一个生活环境,还得不得不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也许他今后再也不能穿梭在女人堆里了。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他是深爱着特蕾莎的。所以,他才真的仔细的反思起他的所谓性友谊的生活方式。然后,决定和特蕾莎一起搬到乡下,过一种安宁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在乡下的日子是简单的,也是快乐的。特蕾莎给人家放牛,托马斯则靠开车聊以谋生。在没有了众多女人的纷扰,也没有了政治的困扰后,特蕾莎也开始重新看待她与托马斯的爱情。原先,她总在内心深处责怪托马斯爱她不够深。她认为自己爱的无可指责,可是托马斯对她的爱更像是一种恩赐。所以,每次她叫托马斯追随自己,就是为了考验他,为了证实他是否爱他。现在,她终于发现在他们的这段爱情里,托马斯这个强者才是无辜的牺牲品,为了特蕾莎他一再让步。直到他一天天的衰老,不再强大。</p><p class="ql-block">而曾经附庸在托马斯身上的一些东西,比如女人、职业、理想以及对整治的观望等等这些看似沉重的负担也逐渐从他的生活里剥离。或许,正是在这些东西隐去的背后,他们才看清了自己,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就这样,在爱的开悟与和解里,他们度过了余生一段温馨时光。直到最后,二人双双死于一场车祸。</p> <p class="ql-block">四、在轻中走向虚无的女画家</p><p class="ql-block">萨比娜,一个女画家,托马斯的情人之一。也是托马斯众多情人中,唯一能够对托马斯理解的女友。因为在灵魂深处他们俩是那么的相似。</p><p class="ql-block">萨比娜喜欢冒险,喜欢叛逆,喜欢她的我行我素。为此,她可以背叛亲人、配偶、爱情与祖国。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一样也不剩了,还有什么好背叛的呢?她一个人,不断变换着居住的地点,感到的却是一种虚空。直到她客死他乡也没弄明白,隐藏在自己那些背叛的欲望背后的目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种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可是,于萨比娜而言,她身上又有过什么重担呢?即使出现,也刚一露头就被她无情的抛弃掉了。可是,人生的最后呢?在没有任何重负的生活面前,萨比娜感受到的却是存在的虚无。</p><p class="ql-block">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过年,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正如作者在这里的反思: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她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生命中还能剩下什么?</p> <p class="ql-block">五、卡列宁的微笑</p><p class="ql-block">卡列宁是一条狗。当初,托马斯为了不让特蕾莎寂寞,从同事那里把它抱了过来。这些年,卡列宁一直是特蕾莎最忠诚的伙伴,无论她忧伤寂寞,还是颠沛流离,卡列宁都一样忠诚的守在它的身边,无形中已经成了特蕾莎生活的一部分。直到十年之后,在乡下,卡列宁病了,生命垂危。这时,特蕾莎才重新考虑起她与卡列宁之间的关系与爱。</p><p class="ql-block">她想,她对卡列宁的爱是胜过托马斯的。这份爱更美好,而不是伟大。她把这种美好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特蕾莎对卡列宁无所求,甚至不要求爱。也就因此没有夫妻之间那些总是让人头疼的问题。诸如,你爱我吗?会一直爱我吗?你爱过别人吗?正是这些问题的猜测和研究,有时候会使爱情变得脆弱不堪。其次,在与卡列宁的爱中,特蕾莎接受了卡列宁当初的样子,并且从没设法自己的形象来改变它,也不想把它据为私有。她养它不是为了改变它,而是与她彼此理解,相依相伴。另外,特蕾莎对狗的爱是自愿的,没有人强迫她。正是基于这些,特蕾莎与卡列宁之间的爱是一种没有冲突,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没有变故的爱。 </p><p class="ql-block">卡列宁在安宁中离去,它的离去不是没有意义。它最终让特蕾莎也终于明白,一直以来她爱得那么痛苦是因为什么,从而也终于找到了爱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在短暂又艰难的生命里,我们将以何种姿态面对生活,是接受生活的沉重是选择轻盈?这是难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托马斯最后说的这段话无疑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的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p> <p class="ql-block">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语录</p><p class="ql-block">01、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p><p class="ql-block">02、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3、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4、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5、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6、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7、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总想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也许就会永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8、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9、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是真正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p><p class="ql-block">11、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