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第十八章有感

渝州书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①;六亲不和②,有孝慈;国家③昏乱④,有忠臣。</p><p class="ql-block">【注释】 ①智:智巧。伪:伪诈。 ②六亲:王弼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 ③国家:古代的国和家是有区别的,古汉语是单音节词,它们分别是两个词,诸侯统治的区域叫“国”,大夫统治的区域叫“家”。④昏:黑暗、昏庸。乱:混乱、动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一章老子阐发他的社会政治观,那是治理国家的大事情,我等百姓无须深究,所以我就跳开了。在本章,老子认为如果社会是合理的,即大道不废,就不会出现“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这些问题,一旦崇尚仁义道德,那么这社会也就到了道德沦丧的危险境地了。在这里,老子表达了一种看似相反、实则相成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这话或许有些哲理化了,老子的主张通俗地说就是“家贫出孝子,乱世出忠臣”的道理,老子在本章的论述颇有警示、喻世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老子强调自然无为之道,因此主张“大道废,有仁义”,这和孔子极力推行仁义、匡正天下的观点截然不同。在历史上,孔子曾经数次拜访过老子,两人关于仁义有同的看法,自然会有一番言论。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通行本《老子》中不乏一些批判儒家仁义思想的章句,但事实上老子并没有如此强烈地反对仁义,有人依据1993年湖北出土的楚简本《老子》与通行本《老子》对比发现,通行本《老子》中的那些激烈的批判儒家仁义的章句都是后人加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老子的观点是大道在,我们只需遵循大道而行就可以了,何必竭力推行仁义。老子举了很多例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并用“鱼相忘于江湖之道,胜于相濡以沫而德生”来喻说只有社会丧道才会提倡仁义这个道理(《庄子·天运》)。两位大思想家的观点不同,当然,老子也看出了儒家思想的不足。他们两人或许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论仁义,我们只能自己去品味和理解。世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是否可以把他们二人的观点综合起来看呢?</p><p class="ql-block"> 本章论述了当社会上出现了“伪诈”、“六亲不和”这些恶劣的社会风习俗时,为了调节家庭的正常功能,自然会有“仁义”、“孝慈”的提倡。同理。如果没有社会的昏庸混乱,就不会有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样的忠臣产生。所以老子说:“国家昏乱,有忠臣。”</p><p class="ql-block"> 依我的理解,老子的观点也许就是只有“大乱才能大治”了。我能理解老子讲的道理,却不一定完全赞同。我认为民是可教化的。人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在上面书写什么全凭生长环境和家庭成员。人在三岁以前是极为关键的时期,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在这段期间打下了伦理道德的思想基础,今后再怎么样也不会有多大的偏差。这也就是“孟母三迁”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我有时候看到那些子女不孝敬父母、虐待老人的事情,我会感叹那些当父母的为啥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加强教育呢?一味溺爱、迁就,那些被宠坏了的孩子是不会懂事的,等他成年后是不可能再教育好的。谁能把歪脖子树矫正?</p><p class="ql-block"> 解放以前,我国很多老百姓都是文盲,他们不识字却懂得很多人生道理,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戏曲的功劳。古时候,我国的戏曲很发达,各种戏剧、曲艺(含评书等等),这些娱乐形式蕴含着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点在里面,有着寓教于乐的教化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必须提到我国明代白话小说“三言二拍”,冯梦龙、凌濛初收录的故事来源于说书人的话本,后来又成了书场中说书人的话本,流传甚广、影响颇深。过去,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其中的几个故事来。这近200个故事都有警戒、劝慰人的教化作用,那些故事都是以人生轮回、因果报应等等宗教道理来警示人们,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人们在看戏、听书的过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懂得了做人的基本的伦理道德思想,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劝人行善、积德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老子在本章的的论述,应该是从事物的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也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和参悟的。</p><p class="ql-block"> 老子遵循的是大道,是返璞归真。作为心功,作为内心世界的调整,是值得我们好好领会和学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