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自古以来谦虚是美德,提倡低调,为何现在这两样儿都不吃香了?我认为他的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第一,谦虚和低调不是同义词,谦虚的人有可能会低调,但是低调的人不一定就谦虚,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这里不多说。第二,谦虚和低调在我看来根本就不能算作是道德范畴,他们不属于人的品质,而是人的性格特质。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但是我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伪命题写我自己的感想呢?因为他的问题让我想到了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动不动就把人的行为用道不道德来衡量,也不管某些行为其实根本和道德没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的文化为什么动不动就用道德来衡量人,动不动就拿道德出来给人贴标贴呢?谁喜欢给人贴道德标贴呢?因为集权统治的需要,是统治阶级和那些自古以来帮助统治阶级统治人的所谓的文人志士,士大夫阶级。集权统治的关键是人要听话。怎么让人听话呢?人都有廉耻心,比如儒家总是把礼义廉耻挂在嘴边,以示自己道德品质的高洁。因此,如果说某人没有道德的时候最能戳到此人的是廉耻心,一旦戳痛了人的廉耻心,他们会立马条件反射般地纠正自己的行为,或者变得沉默寡言,谦卑恭敬,或者变得低调行事不敢轻易展露锋芒,甚至为了不被再次戳到廉耻心,干脆就按照贴他们标贴的人的指示去行事为人了。这样大家都变的谦虚了,低调了,顺从了,道德了,统治阶级也便于统治了,多好,两全其美。这个时候被统治者甚至还会言不由衷、自然而然地形成条件反射,反过来动不动就指责剩下的还没转变的人、新人,还有他们的孩子,指责教育他们要谦虚,要低调,否则就是不道德。周而复始,一代代传承,一直到今天,新中国都成立70多年了,但是这种几千年的糟粕还是在被继承,那个提问者就是典型的继承者。</p> <p class="ql-block">那么谦虚和低调不是道德是什么呢?他们只是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比较外向的人喜欢说,喜欢让别人多了解自己,于是通常也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长处也一并说了出来。这不是不谦虚,而是一种外向的沟通社交方式。低调的人也一样,他们少言寡语,性格天生比较害羞,不愿意成为别人聚焦的焦点,即便是自己有的长处和优点也不愿意轻易让人知道,否则自己又要被聚焦,自己又害羞了。每个人的心理压力不同,害羞对性格外向的人不是什么压力,可是对性格内向的人来说,会是很大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和道德扯上关系呢?很简单,看这个人的言行有没有对他人造成自然而然的伤害,和带来自然而然的好处,如果造成了自然而然的伤害,和带来了自然而然的好处的言行才能和道德扯上关系。这里的自然而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掺有任何人为的因素,比如自然而然的伤害,就不包括伤害的结果是因为某人的挑拨后而产生的,A在B面前说了一句话,B当时并没有被伤害的感觉,可是当C告诉B,A这样说的原因是如何如何,而且C说的原因根本是无中生有,听了C的话语后B就感到了伤害,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能说A不道德,而真正不道德的是C。自然而然的好处也一样,当A为B做了一件事情后,B得到了好处,但是这个好处的背后是以牺牲C的利益为代价的,那么A的行为就不是道德,那么这个好处就不是自然而然的了。</p> <p class="ql-block">那么知乎上的这个伪命题值得回答吗?我认为去掉美德二字可以回答一下。这有多种原因,第一,受够了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禁锢的人越来越多了,不愿再被约束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逐渐地学会追求解放思想,活出自我;第二,现在的人都喜欢攀比,要把别人比下去,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然是要高调不谦虚了,当然要炫富了;第三,现在人的压力都很大,放纵地不谦虚高调一番也是疏解压力的一个途径。</p><p class="ql-block">谢谢阅读,抛砖引玉,欢迎交流,欢迎点赞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