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P. Beauv.),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形似狗尾巴得名。 狗尾草根为须状;茎直立;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直立或稍弯垂,主轴被较长柔毛,刚毛绿色或褐黄到紫红或紫色;颖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 狗尾草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晚春性杂草,以种子繁殖,种子可借风、流水与粪肥传播,经越冬休眠后萌发,原产欧亚大陆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暖温带和热带地区,因喜长于温暖湿润气候区,故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及粘壤土为宜。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狗尾草有清肝明目,解热祛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黄疸,痛肿疮癣,小儿疳积等;花序宿存经久不凋,可供观赏;种子炒熟后,可加工各种搪食;嫩茎叶浸去苦味后,可作野菜食用;全植物可作饲料。广种于中国北方和西南山地的旱作谷物粟就是从“狗尾草”的野生植物驯化而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时候的夏天,我经常和小朋友们用狗尾草到小河沟的石头缝里钓螃蟹。割回来喂牛、喂兔子、喂鱼。其实成片的狗尾草也是非常漂亮的风景线。</span></p> 文字介绍来自网络 <b><font color="#ed2308">谢谢观赏!</fon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