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为解“红楼之味”,我们高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长达六个月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约读红楼,手不释卷。</p><p class="ql-block">与学生相约,利用寒假时间,阅读《红楼梦》原著,并写故事梗概。</p> <p class="ql-block">二、周读红楼,似曾相识。</p><p class="ql-block"> 1、在原著阅读的基础上,利用每周晚自习的时间,教师组织学生阅读《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具体安排如图。</p><p class="ql-block">2、每周完成一页读书笔记。笔记本由高一年级语文教研组设计,内容包括:故事梗概、好词妙语、名家点评和读后感。</p> <p class="ql-block">三、精读红楼,深解其味。</p><p class="ql-block"> 此阶段为课堂活动阶段,要求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和相关资料,设计教学设计,展开专题研讨活动。 </p><p class="ql-block">本单元学习任务分成了六个部分,清晰明确。</p><p class="ql-block">任务一: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红楼梦》编织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梳理人物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把握小说情节发展脉络,领悟小说丰富的社会内涵。 </p><p class="ql-block">任务二: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细读小说描写人物的细节,探讨人物性格的多样与复杂,领会小说如实描写“真”的人物的艺术特点。 </p><p class="ql-block">任务三: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工笔描绘了贵族世家富贵奢华的生活,展现了人物不同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并在繁华热闹的背后蕴藏着衰败没落的悲音。引导学生关注书中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帮助学生理解全书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领悟以小见大的艺术特点。</p><p class="ql-block">任务四: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红楼梦》中众儿女结社作诗,将大观园打造成一座诗意的乐园。且书中所有诗词,都是贴合人物的语气、性格与命运写的,学生通过赏析书中诗词曲赋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p><p class="ql-block">任务五: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红楼梦》后40回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定论,但不能否认与忽视后40回对于《红楼梦》整本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体会后40回与前80回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辩证思考后40回的意义与价值。</p><p class="ql-block">任务六: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历来学者对于《红楼梦》的主题研究就是丰富而多样的,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意蕴,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四、梦连你我,展示成果。</p><p class="ql-block">将班级在本次“《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展示教室外面的墙壁上,要求形式多样,彰显班级个性。</p> <p class="ql-block">五、悦评成果,越述红楼。</p><p class="ql-block">组织年级语文老师和各班学生代表分别对成果墙进行评比打分,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由年级领导亲自颁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