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午的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老师和南京市中学高级教师梁俊老师分别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教学示范课:四下第四单元靶心性训练课《我的动物朋友》,四下第四单元补偿性训练课《我的动物朋友》。两位老师都指出习作要基于目的、情境,教学生选择什么内容来写。在习作课中,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不同的情境会带来不同的立意,习作的方向、内容、侧重点也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第二阶段,吴勇老师为老师们做了《基于“个体语言经验”发展的小学写作教学探索》理论引领,讲座从写作任务与“个体语言经验”的逻辑关联、“个体语言经验”在写作教学中的生长节点、指向“个体语言经验”发展的习作教学设计等方面展开。</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强调,“个体语言经验”是学生个体“运用语言”的实践经验,它在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获得,又在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运用”是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通道。个体语言经验”在学生写作学习中,应当将“个体语言经验”形成和发展作为写作能力和素养的具体担当,写作教学设计也应当朝着这个目标和方向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位老师依然先上了两堂示范课——六上第一单元靶心性训练课《变形记》和六上第一单元提升性训练课《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让参会的老师受益匪浅,打开了习作教学的新思路,获得了习作教学的新方法。</p> <p class="ql-block"> 两节示范课例后,吴勇老师作了《创意表达 文学性阅读与写作的融合点》的讲座,吴老师指出:“独到的新鲜”是“创意表达”生命之所在,创意表达是一篇文学作品的言语内核,语文老师最基本的本领就是能迅速捕捉隐含其中的“创意表达”。</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辛苦教授必将盛开智慧之花,与会老师们必将收获智慧之果。习作教学的探索路上,我和我们一直在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