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儿炖茄子

赠人玫瑰

<p class="ql-block">  离上班时间还有半小时,照例我还要去小菜园转一圈儿……</p><p class="ql-block"> 忘忧草花期将过,但她依旧盼望着每天都能走上我家的小餐桌,这道菜需要日出前趁花前采摘,做法极其简单,开水一焯,清水拔凉,就可以装盘了,蒜泥儿一捣,加味达美香醋适量,再淋上几滴香油,拌匀即可食用,这道简简单单的凉拌菜不只是这个夏天里我的最爱,邻居们也能天天分享的,不说下酒了,单是“忘忧”一词就不可辜负!再者说,品香餐花是不是带着诗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豆角正是青春期,别看只有七八米的一架,但每天一两把的收成还是我每年的骄傲,凉拌就趁细趁嫩,炖肉则选择丰腴圆润,蒸吃就等她发福发白,也可焯水之后晒干,隆冬时节再配个五花肉,不需入口,单是浓郁的清香和绵长的豆角味儿就足以让你如沐春风了。</p><p class="ql-block"> 辣椒,毫无疑问是个百搭菜,这里就不赘述她作为配菜的美艳和温顺了,单单炝个辣椒皮当主菜如何?一口馒头一口辣椒是不是也能口舌生香?你还记不记得“窝窝头儿,蘸辣椒,越吃越上膘。”的口头禅?每次见到他,我都会想起儿时那一段难忘的岁月。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吃法,那就是和蒜瓣儿捣在一起,只需要加上一点儿碎盐,在我这儿就是无上的美味了,当然,当这样的蒜泥儿再遇到了几滴香油,啧啧……真真是妙不可言了,关键还减肥! </p><p class="ql-block"> 茄子炖小鸡儿是我儿时最甜蜜的回忆,这种享受好像只来自于八月十五,那个时候的中秋节,大家都串门儿,去姥姥家,去姨家,哪像现在,大家都忙着秋收,忙着工作,以至于连走亲访友的空都没了,实在是遗憾得很!不仅仅是家里有了客人小孩子们可以跟着解解馋,八月十五这天更是孩子们的节日,从去岁盼到今年,再从年头盼到今日,这一天在我的记忆中用“鸡飞狗跳”来形容那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没有钟表不要紧,大家都无数次瞪着太阳呢,再者说还有肚子不断地在提醒,保证误不了“正事”,半晌午,村子里就开始有鸡的惊叫声了,只要鸡声一起,农田里的孩子就无心干活了,看到孩子们魂不守舍的眼神,父母们自然明白,当孩子们听到“回家”的命令马上就是“嗷”的一声,于是田间的小路上到处就都是飞扬的尘土和孩子们的笑声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小鸡儿可野着呢,别看个不大,跑起来可是飞快,撵急了轻轻松松就能飞过墙头,只留下一串“咯咯咯”的惊叫声,也有智力超群的,家里的大柴垛就是他绝佳的藏身之所,一旦让他钻进去,八成就会逃过一劫,不过,绝大多数的小鸡仔儿就没这么聪明,也没这么幸运了,因为捉鸡的时候,往往都是男女老少一起上阵的,又是追又是截的,现在想一想这个场景都常常忍俊不禁。看杀鸡,也是孩子们的最爱,那时候没有人想到“少儿不宜”这个词,更没有那么多的专家“研究”孩子的心理健康,大家都是过节,都是开心,哪来的“心理阴影”?</p><p class="ql-block"> 杀鸡不只需要胆量,还是个技术活儿,因为一只手里握着菜刀,另一只手既要抓住鸡的两个翅根、一条粗腿,还得捏住鸡脖子,下刀的位置、力度都很关键,否则不能一刀毙命往往还会节外生枝,我就亲眼见过“挨了刀儿”的小鸡儿飞跑着钻进了柴垛里,也见过流着鲜血的小鸡长长的伸着脖子摇晃了好长时间就是不肯倒下,迫不得已的主人只好再找来一根棍子狠狠地敲死他,这就有些“残忍”了,对吧?就是吃鸡的心情也受到了影响,“大吉大利”,讲究的就是一个顺字,老人们杀鸡还讲究一个“蹦”字,就是放完血的鸡扔出去之后要“蹦”上一阵才好,否则味道就会差了好多,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反正这样的知识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了。</p><p class="ql-block"> 炖鸡的过程我不记得了,但锅里的茄子却永远也不会忘记,一定是小鸡儿太小的缘故,炖鸡时一定会配上茄子,而且“茄子腿儿”也必不可少,一个茄子腿儿一定会劈成四瓣儿,和鸡肉一起炖熟,这个好像就是孩子们的专利了,同时成为孩子们专利的还有“鸡爪子”、“鸡翅膀”,鸡血和鸡胗则被大人们分吃了,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是吃了鸡血不识数,吃了鸡胗翻嘴唇,既然有了这样的忌讳,大人们自然也就不肯冒险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一想,不管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但一切为孩子着想的初衷确实令人既感且佩。</p><p class="ql-block"> 当然了,我家的菜园里绝不仅是是这些菜,黄瓜、丝瓜、菜葫芦、空心菜、苦菊、香菜……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别看这些菜不稀奇,也不值钱,在我的心目中却亲切得很,每到饭点儿,去地里拔棵葱,摘把菜,一来一去好像就是生活了。再加上菜地四周五彩缤纷的鲜花,是不是惬意得很?</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羡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您想过没有,他老人家的“饥寒交迫”哪能和我的“丰衣足食”相提并论,他老人家饿着肚子尚能“悠悠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生活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