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清河复航华丽蝶变</p><p class="ql-block">小清河是山东省内河航道布局规划“一纵三横”高等级航道网中的重要“一横”,是山东省现阶段唯一具备开发条件的水运通道,集航运、防洪、生态、环保、旅游等多重效益于一体。根据总体规划,小清河沿线规划4个港口11个作业区,共164个泊位,综合通过能力7960万吨。其中,济南港总体规划港口岸线6170米, 生产性泊位总数30个,陆域总面积246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发布,提出构建“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创造新增量尤为不易,内河水运一旦通江达海,山东内陆腹地制造业就能享受更多低成本物流,提升产业竞争力。</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专门为小清河复航研制的2000吨级电动河海直达船舶开建。山东版河海直达船按海船标准建造,还能跑内河,在内河港和沿海港口无缝对接。</p><p class="ql-block">6月28日,《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对当下高质量发展下构建新的交通货运格局做出了积极回应。</p><p class="ql-block">一个经济大省如何构建多式联运的现代货运体系,寻求货运的高效配置和最优解?在这个最新顶层设计中,到2025年,山东内河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要超过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准箱,内河航运要成为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系列支持内河航运的政策相继出台,包括减免航道通行费、过闸费等;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创建工程中涉内河航运的牵头企业,省级奖补600万元。</p><p class="ql-block">同时,山东已着手研究京杭大运河与小清河的连通工程。2021年、2022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两次发布公告,对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工程对区域运输、产业结构影响等专题研究进行了公开招标。</p><p class="ql-block">随着小清河复航,从济南到聊城等沿线及腹地城市都在畅想如何借水运开新局。而《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公布,更是给了沿河城市以巨大驱动力。</p><p class="ql-block">这些城市中,山东最大内河港口城市济宁动作最大。</p><p class="ql-block">“小清河复航,带动的只是济南、淄博等沿线五个城市;如果小清河和京杭运河连起来,带动的是半个中国。”济宁能源中交润扬(山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永高说。</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说,通过小清河与京杭运河相连,进入国家航道网,通过水路直达长江、赣江、湘江,才能真正把山东内河水路运输全面盘活,济宁港这个山东最大内河港口才能价值最大化。通过京杭运河链接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两大城市群,北方货运格局或将一变,进而改变地方产业发展格局。</p><p class="ql-block">沿瓦日铁路-新兖铁路-京杭运河-长江水道搭建的这条“丰”字型物流大通道上,《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勾画的以物流带动产业聚集,培养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目标在济宁港已有体现。</p><p class="ql-block">现在,济宁正在以临港产业园为依托,打造煤炭、粮食、农产品、汽车等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其中梁山港突出煤电,龙拱港突出集装箱运输,跃进港突出钢材及粮食加工交易。</p><p class="ql-block">在内河航运这个新要素搅动下,谁将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内陆枢纽港?那就要答好“深度挖掘内河资源对新兴产业的拉动潜力”这张新考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