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AY 1 出发!·旅途的起点</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7日,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我们终于开启了研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里,老师简单交代了一下研学的注意事项,我们又坐上了大巴车,前往杭州。</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次需要从学校出发,坐大巴车到杭州火车站,接着坐近两天的卧铺到甘肃兰州。</p> <p class="ql-block">在大巴上坐了数小时,虽然有略微疲惫,但是一路上我们也看了许多风景,再加上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是远在西北的兰州,看不出一点疲惫。</p> <p class="ql-block">很快啊,我们到了杭州火车站,在进行常规的安检之后,我们便来到了候车站。我们的车要在下午四点才发车,可是我们却提早了好几个小时到。这中间的几个小时,对于常人来讲无疑是十分无聊的,也许手机会成为他们的唯一“精神寄托”。可是我们风华学校的同学们却一个个报起名著来阅读他们看的聚精会神。即使旁边有他人在玩游戏。他们也充耳不闻,我觉得这就是风华,风华的孩子就是跟别人不一样。</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要为这几位风华少年点赞!</p> <p class="ql-block">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不久轮到我们检票了,可是车站里面人山人海我站在队伍正中间。前面全是人,后面也全是人。不知该如何回到大队部。不过,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也是成功检票。</p> <p class="ql-block"> 在经过一系列的小曲折下,我们终于上到了火车,这是我第一次做有卧铺的火车。我们买的是硬卧,一个包厢一共有六张床,分上中下。而我也是被“幸运”的分到最上层。上下床真的非常不方便。但是看到沿途的风景,我感觉这一路都是非常值得的。今天看到的,还是跟浙江没有什么区别,因为都处于南方地区,可是明天等火车开到西北之后的景象可能就不一定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在火车上无聊,没有事干,我经常会把手机的地图打开,看看我现在的位置在哪个省?将地图放大,看着我们离家乡越来越远,又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心里的那份激动很难抑制住。</p><p class="ql-block"> 火车上因为火车进站时,车厢难免有些颠簸,有些同学的行李掉到地上,但是很快就会有其他同学帮他捡起并及时提醒他存放好行李。同学们,这种互帮互助的行为十分值得我们点赞,彰显了风华学校优良的学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到了晚上,不知是和同学们在一起,太兴奋了,还是火车的声音太吵。虽然我十分困,但是仍然睡不着。数羊数饺子都没有用。最后晚上十点火车熄灯了。通校已久的我DNA突然暴动——住校的基因回来了。于是我便在火车轰咚轰咚的声音下睡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激动第一天也就结束了,是在火车轰隆轰隆的响声中结束的。躺在床上的我期待着第二天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DAY 2 初来乍到!·旅途的开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起猛了,既然看到了以前都看不到日出,低头看手表才五点半,这个时候火车已经开了峡西站。光照透过峡西站照射到火车的车窗玻璃上好像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无形的光,立刻有了形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次打开手机地图,发现已经快要到陕西了,这个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现在下车,步行走回学校需要250个小时!而且还是不吃不喝不睡(说人话就是不浪费任何时间,一直走路)才可以走回学校。可见,人在地球上是多么渺小啊!咱们中国也真的是地大物博啊!</p><p class="ql-block"> 感叹之余,我也随手拆了一包泡面,这是我仅剩的干粮,泡开简单吃了一顿早饭。一天的火车生活又开始了。路途总是十分无聊的,一个人总是会盯着窗外的风景发呆,总是会对一个自然景象有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时候我也在试图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虽然说可能没有科学依据,但是有些时候确实把我自己说服了。</p> <p class="ql-block">由于是往西北开,所以会有很多山阻挡我们,山与山之间自然会形成很多山雾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好象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我的视线全被雾挡住了,好象在空间里就只有眼前这么大。雾太大太浓了,附近的岩石树木,都变得迷离恍惚了,深深的谷底填平了,髙耸的崖壁消失了近处有人在谈笑,却看不到他们的影子此时,云夭一色,使人分不淸是在山上,还是在云端,置身其中,飘飘然如入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车开过了,一座又一座的桥。</p> <p class="ql-block">转眼间,中午到了,我找到推着餐车的阿姨买了一盒盒饭,米饭,芹菜炒肉,西红柿炒蛋,青椒炒肉,豆芽。十分丰富,我狼吞虎咽地吃下。感觉比我吃过的任何一餐要好。</p> <p class="ql-block"> 火车逐渐向西开去,景色逐渐与浙江不同,山上从绿油油的变成了光秃秃的。变得毫无生机。这说明一件事——马上就要到目的地。这无意令我感到兴奋,看着眼前的景色迅速从我眼前向后“飞”去。打开地图,“近了,近了”我兴奋道,“离兰州近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00我们开始了整理衣物,同学们都十分激动——马上就要来到甘肃省的省会——兰州市了。对于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我们都难免有些激动。</p><p class="ql-block"> 6:50我们终于到站了,来到了兰州市,站在出站口,回眸看到那陪伴我们近两天的火车,心里竟然有一点不舍。</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饭店,今天的菜可真的是太丰盛了。九菜一汤,我们大家都吃的十分满足。</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吃完饭后回到酒店,由于酒店的标准间数量有限,有些同学住的可能不是标准间,甚至是总统套房,还有可能是双人大床。我和我的同学还算运气好,住在了标准间里面。</p><p class="ql-block"> 天空逐渐变得昏暗,我们在疲惫中入睡。结束这一天</p> <p class="ql-block">DAY3 兰州·行走中的课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了兰州,清早从酒店中醒来早晨的晨辉照入房间内。一天的旅行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第一课 黄河第一桥——中山桥</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1-3]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4]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p> <p class="ql-block">第二课 古代科技·黄河古水车</p><p class="ql-block"> 兰州水车是古老黄的提灌设施,他取巧黄河之水灌溉农田,为黄河两岸人民带来了便利,推动了各项生产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此外兰州还被称为“水车之都”。</p> <p class="ql-block">第三课 黄河风情·黄河母亲像</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水车园后,美丽的黄河母亲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座雕塑是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的整体造型是一位神态娴雅的母亲侧卧在黄河岸边,看护着怀抱中游泳的婴儿的情景,分别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幸福快乐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p> <p class="ql-block">第四课 黄河文明·甘肃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甘肃博物馆坐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平方米,周围平面呈山形,中间五层两翼三层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台。</p> <p class="ql-block">此乃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根据河西汉简的记载,马被广泛的用于交通驿站,长城防御,军事行动,民族和亲等方面。史料记载,汉武帝曾三次派人到西域求乌孙马,可以看得出,马在汉代可谓是战功赫赫,功绩卓著。</p><p class="ql-block">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一天的参观,我们回到了兰州火车站,我们将坐火车前往敦煌,众所周知,我煌的莫高窟是赫赫有名的。我们这次拜访的正是敦煌莫高窟,去参观一下,只有在书本上能看见的莫高窟壁画</p> <p class="ql-block">坐在火车上,已经是晚上八点了但是天还是十分的明亮,由于我们一直在向西,落日的时间也会随之越来越晚。</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浙江,天已经完全黑下去,两地不知跨了多少的经度。</p> <p class="ql-block">DAY 4 敦煌站——行走中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7.10我们早早的来到了甘肃省敦煌市,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为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自2100多年前汉武帝“据两关、列四郡”(两关:玉门关、阳关;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起,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中西交通中转站和西域门户,曾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更有《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天宝年间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敦煌,天空灰蒙蒙的。而我们就在这灰蒙蒙中,吃了早饭。吃完早饭后,天已经大亮,新的一天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第五课:沙水共生·鸣沙山、月牙泉</p><p class="ql-block"> 在我记事以来,从没有去过沙漠,最多也只是在电视上看看,当我听到人家说:“沙漠是很危险的”时,我一点都不相信,我看他们走在沙漠上,也看不出什么危险。今天,我来到了敦煌的鸣沙山和月牙泉,终于能有机会来看看真正的沙漠。</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我心中也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要叫鸣沙山呢?难道沙子还会发出声音”,我去查阅资料,发现鸣沙山的沙真的会发出声音。一种说法是沙粒碰撞发出的声音。由于鸣沙山位于沙漠地区,植被稀疏,不同方向的风几乎都可以吹到这里。在长期的风力摩擦下,鸣沙山的沙粒大小均匀,而且有了孔洞,形成了独特的结构,这些有孔洞的沙子在人为踩踏、滑沙时,会相互摩擦,便发出了声响。</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静电发声。当鸣沙山的沙子在人力或者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时,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便会互相摩擦,从而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就发出了声响,无数的沙子的声音汇集在一起,便声大如雷。</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共鸣发声的解释。这一解释认为,沙子之间是不可能完全贴合的,一定会存在着缝隙,在空气运动时,相当于为鸣沙提供了无数的“音箱”。当沙山中的大量沙子移动时,空气也会在它们的缝隙中以一定的频率振动。</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这个振动的频率和“音箱”正好共鸣,沙山就会发出声响。而且,沙山沟壑纵横,这种地质结构更容易引起共鸣,还会促进鸣响声音的放大,于是形成了独特的鸣沙现象。</p> <p class="ql-block"> 走进鸣沙山,我看到了和别处完全不同的景象。其他地方都有绿植,但这儿,却只有荒芜,了无生机。此时,一阵风吹来,我真的听到了沙鸣声。刚刚走进沙漠,脚底下从踩着坚硬的水泥路,变成了柔软的沙子。走起来十分又去。</p> <p class="ql-block">继续深入,我还看到了一群骆驼,它们载着游客,在沙漠里走着。更有趣的是——这些骆驼尽然还要遵守交通规则,瞧!它们还需要等红灯呢!</p> <p class="ql-block"> 在经过短时间的徒步,我来到了山脚下。看着这山好想没有这么高,但是却放了许多梯子——我不信邪,偏要自己爬上去。于是便开始从旁边走,可是这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容易,沙子是软的,攀爬时根本使不上力,而且走两步就累了。我就躺在旁边的沙子上休息,等体力恢复后再攀爬。就这样重复,我到了半山腰,看到了月牙泉全貌。可是导游说,山顶上的风景更好看。于是我便加紧向山顶赶去。</p> <p class="ql-block"> 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我终于爬上山顶。看到了月牙泉的全貌,比之前好看多少,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看到的风景永远是最美的!</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我征服了这片沙漠,当我登鸣沙山山顶后,发现后面的沙山一座连着一座,我们只是在沙漠的起点。真的是“正入万山围子,一山放出一山拦。”啊!我本以为到了旅途的中点,可没想到连旅途的中点都没有到!</p> <p class="ql-block">第六课:佛教圣地·莫高窟</p><p class="ql-block"> 或许,莫高窟这个名字尽人皆知。但是,真正去过的又有多少呢?</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我也是久仰莫高窟大名了,可是没有去过,今天机会来啦,我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这只有在书本上看见过的敦煌莫高窟。</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为抵御匈奴,设敦煌郡作为边防哨所。自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后,作为西陲重镇的敦煌,成为沟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沿线的商业中心,以及各种民族与文化交汇的场域。其中,佛教文化和艺术在内的中西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这是敦煌石窟艺术产生的历史根源。</p><p class="ql-block"> 进入莫高窟,我对古人的智慧感到深深敬佩——这么大的一尊佛。他们是如何雕刻的?无论如何,怎么大的佛也得近现代才能修。而他们却已有数千年历史。(由于莫高窟内不允许拍照,所以无法呈现照片,保护文物,人人有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一天的研学,我们的晚饭吃的是沙漠火锅,大家都吃的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 一天研学又结束了,大家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酒店,第四天的研学在大家洗漱后的睡眠结束。</p> <p class="ql-block">DAY 5 嘉峪关站——万里长城的终点</p><p class="ql-block">第七课:连陲锁钥·嘉峪关</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嘉峪关长城内,荒凉的大漠,干旱炎热,动植物极少,几簇长不盈寸的小草,让人感叹。在一片黄色的大漠中,屹然矗立着一座黄色伟岸的城墙高楼。看着这千年不倒的天下第一雄关,我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我们的祖先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坚守着军事要地﹣﹣嘉峪关,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人攻破这大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之河无情地流淌,守在这里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所有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坚守阵地,不轻易放。即使是面对强大的外敌,他们也一直坚守阵地因为——身后就是祖国。</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完嘉峪关后,我们又去看了《天下雄关》。《天下雄关》讲的就是汉朝人抗击匈奴创建丝绸之路的故事。当表演开始时,我被这副场面震撼到了。每一个演员,都是用自己的声音出演,完全没有通过后台配音而成。每一个演员都是真功夫,杂技、空中飞人、甚至是喷火都是演员们通过了刻苦训练而成就的。</p><p class="ql-block"> 在演出的最后,所有的演员随着大屏幕的下降而立场,而他们也获得了我们的热烈的掌声,迟迟不能褪去。</p> <p class="ql-block">DAY 6 酒泉站——我国航天梦的起源</p><p class="ql-block">第八课:神州启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原总装备部20基地,1958年10月20日成立,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基地并负有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隶属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现隶属于战略支援部队。(由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属于国家机密,内部不允许拍照,所以能提供的照片有点少。)</p><p class="ql-block"> 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数公里开外,原来就只有一点绿植的地方变得更荒芜了。可以说是一个不毛之地。</p><p class="ql-block">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里面,我们还参观了宇航员出征前接受采访的地方,这里是由一个曲型大玻璃罩将一个房间分割成两个部分这是为了给宇航员们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这两个房间,一个适用于给记者采访,和领导人下达指令的房间,另一个房间中,宇航员们就身穿宇航服坐在里面。玻璃是隔音的,所以宇航员听不见外面在说什么,那么就会用到话筒交流。</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我们还听了一个讲座,讲述了酒泉中国火箭发射的历程,以及部分发射原理。总的来讲,讲座是十分精彩的。之后,我们又去了博物馆参观,进一步了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些航天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我们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台,近距离的看到了真的发射架,谁知,就在这天上午全球首枚——朱雀二号液氧甲烷火箭发射成功。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又为中国争了光中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上又迈出了一步。</p> <p class="ql-block">DAY7 张掖站——丹霞地貌</p><p class="ql-block">第九课:彩色丘陵·丹霞地址公园</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来到了张掖市。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5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2015年被全国多家知名网站评选为全球25个梦幻旅行地。</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丹霞山,抬望,只见绿色环抱,万花绽放,色彩斑斓那丹霞地成的山,是火红色的,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砍,有的横卧谷中,有的直指蓝天,有的隐藏于山中,有的靠在江畔,奇特景色堪称一绝。这让我不禁想起李白<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中“南</span>星变大火,热气馀丹霞。”的妙句锦言。</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丹霞地质公园,我们便踏上了前往青海的路。路上,我们看见了成群的羊和牦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抬手看到手表,气压和海拔均有很大变化。人也在这是会出现高原反应。同学们即使这样还能乐观地说,给我的肺上点强度,好好的训练一下我的肺。这样的话,即使有的人已经出现了轻微的高反。</p> <p class="ql-block">P.S研学长达11天,会持续更新</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