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晒背,不花1分钱,晒对了能健康一整年

光宗耀祖

<p class="ql-block">火辣辣的太阳,太阳的毒舌,紫外线伤害……烈日炎炎,这是我们常常“指责”太阳的词汇。</p><p class="ql-block">今天,要为它正名,夏日的太阳,尤其是三伏天的太阳,这可是千金难买的灵丹妙药,是为身体保驾护航的天火下凡。</p><p class="ql-block">“冬病夏治”和“三伏贴”渐渐被大众所认识,今天要介绍的也是和三伏天太阳有关的——晒背,可别小看这个动作,不用你花一分钱,也不用动手,但是晒对了对健康作用巨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伏天的太阳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是扶阳排邪的最好时机</b></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里所说“无厌于日”,就是说在夏天这么激烈、奔放的时候,我们不要讨厌太阳。</p><p class="ql-block">中医讲天人相应,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必然受天地自然的规律约束,我们的气血也随着天地变化而变化。</p><p class="ql-block">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受天地规律影响,我们人体情况亦是如此,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所以夏天我们要顺养体内的阳气;其次,阳气的向外透散的过程中可顺便把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p> <p class="ql-block">因此,夏季是内阳易虚的季节,也是扶阳、排邪的重要时节。</p> <p class="ql-block">这当中要数三伏天时,人的阳气最旺盛且向外开散,毛孔张的最开,易发泄到体表,所以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晒背,就是给督脉充电</b></p><p class="ql-block">中医说:腹为阴,背为阳。因为从人体来说,阳经多行于背部,阴经多行于胸腹部。</p><p class="ql-block">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古人称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而且主全身之阳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寿命;</p><p class="ql-block">膀胱经在中医经络里是一条从头到脚、贯穿全身的重要经脉,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座堡垒,那么膀胱经就是守护这个堡垒最忠诚的“战士”,他可以为人体抵御各类病邪的侵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这条最重要的膀胱经。</p><p class="ql-block">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p> <p class="ql-block">追溯到人力耕种的时代,农民们成天都是面向黄土背朝天地劳动。尤其是耕种季节,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工作。</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工作有两点好处,第一点,使督脉接收了大量的太阳能量;第二点,腠理开泄,毛孔张开的状态,正好为体内伏邪打开了一条外散的通路。</p><p class="ql-block">所以毛孔的一收一泄,谓之阴阳之一开一阖,开合之间,在田间地头耕种的农人们,身体便越来越硬朗起来。</p> <p class="ql-block">制作:光宗耀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