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我们接力——梁山县教师参加传统文化骨干教师高端培训

心静自然凉

<h3>流火的七月,夏花灿烂。我们梁山县传统文化骨干教师一行11人,在县教研中心张华胜主任的带领下,怀揣着求知的渴望、提升自己的愿望、筑牢梁山县传统文化教育之根的盼望,全程参与了济宁市教育学院举办的传统文化骨干教师高端培训会议。</h3> <h3>别开生面的开班仪式拉开了培训的序幕。我们认真聆听了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唐立宁博士的专题报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转向》。<br></h3> <h3>唐博士指出,“没有人是脱离文化而存在的”,所以,在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往哪个方向育人?选择哪些资源育人?”都值得我们思考。</h3> <h3>唐博士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将转向何方”的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明确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本着“进课程教材、课程融合”的原则,通过学科课程的案例,更清楚直观地让我们明确:“要做好转型,必须要落实课程理念的四个要素”。同时唐博士还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都让我们眼前一亮,受益匪浅。</h3> <h3>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教研员荣欣安主任做了《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实施的思考》,直面老师们在推进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并给予关注和解惑,让老师们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的理念更清晰,行动更坚定。</h3> <h3>在交流展示环节,我们踏踏实实地学习了曲阜市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两创”助推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的育人模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金乡县王杰中学《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的披荆斩棘,满怀敬佩地领略了济宁任城实验小学《济宁地域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的成果风采 ,这些案例都是我们学习的方向和榜样。</h3> <h3>最后,由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周卫勇教授对案例进行了逐一点评。周教授提出了我们大家共同要思考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课程谁来教?教什么?用什么空间教?怎么教?”这些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唤起老师们思考的同时,周教授还诠释了在传统文化授课中“一体两翼”的内涵,周教授的报告和点评,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博得了在场老师们热烈的掌声。</h3> <h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一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拿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态度,发扬“弘毅”的精神,哪怕“任重而道远”,也要在教学工作中用心培育传统文化的“根”,让我们铭记——文化传承,现在由我们接力!</h3> <h3>编辑:梁山县第五实验小学 胡昌红<br>图片提供:梁山县所有参训教师<br>审核:梁山县教学研究中心 张华胜</h3>

传统

文化

梁山县

育人

文化教育

课程

我们

优秀

中华

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