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透视

旺旺旺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故乡那轮明月》之十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耕云种月》第五十六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断亲现象十分普遍,亲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显得淡漠了。现在亲戚之间基本上已经不怎么来往了,那种传统的家族宗亲观念也差不多都土崩瓦解了,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见面也不怎么亲了,什么血浓于水、骨肉亲情几乎成了过去时。即便有些来往,那也是为了利益而矛盾重重,为了攀比是非不断……”这是最近这几天偶然看到的一则关于“断亲”的小视频,加之前一段关于自己撰写的关于“断亲”的小文章加在一起,引发起诸多的联想。</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有人总要去断亲呢?好好的亲缘关系咋又会弄成这样子呢?”纵观自己家族中“断亲”的种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扼腕:侄儿不分青红皂白,三文不值二价卖了祖屋后一人独呑,自知理亏主动“断亲”;亲大姐在当年建房时认为还不起钱,为区区五百元借款到处张扬,把他的穷舅子讲得一无是处;亲大姐家嫁到县城的女儿当年穷得叮当响,是我们极力地扶持她,给她许多帮助,待到家境好转后一翻脸就认不得人;当年到昆明去妻子医病时,大哥家在昆明的大女儿在我们面前哭穷,当时还需支付医疗费的我们一咬牙,借给她两万元,待到女儿在外购房跟她讲及此事时,马上翻脸后直到现在,一直没有来往……</p> <p class="ql-block">  最让人气愤的,是妻家这边有个亲戚,为妻子的一个亲血表姐。表姐夫早年亡故,留下两个女儿,家里十分艰难。那一年,她的小女儿考上大学找到家里,请求帮忙找人申请金秋助学补助和关爱困难补助,看着孤儿寡母的可怜,自己二话没说,便依托当记者时已有的人脉资源,去为她家找人求人办妥,所欠下的人情债,自己三更半夜帮人去写材料写稿子还“债”。事隔多年后,她的这个在乡下教书的女儿想调动工作再次找上门来,由于自己早已改行,以前拥有的人脉不在,无法帮她家办理。一次没有人办成,她家便反目成仇,翻脸比翻还要快……</p><p class="ql-block"> “怨人穷、怨人富,怨到骨肉之间反目而成仇。”这就是当今社会家门户族中最真实的现状和写照。就是在最亲近的姊妹和侄儿男女之间,也都莫过如此。大家相互间除了无法改变的血缘关系,就只剩下物质利益关系,再也找不到一丁点儿哪怕是最小得可怜的人情味。</p><p class="ql-block"> 那么,家族里一般的亲戚又如何呢?绝大多数除了割不断的血脉关系,早已把老祖宗留下的那点厚德载物、以人为善的遗训忘记得一干二净!</p><p class="ql-block"> 说到朋友,则更不值得一提。把自己当成朋友,给你帮助和鼓励的人少之又少,屈指可数。反而倒是那些时常把“朋友”二字挂在嘴上的人,除了你有利用价值时来找你办事,全部都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其余的,别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你就什么都不是……</p> <p class="ql-block">  有一句古语叫做“好人没有好报。” 用当地一句土话形象地说,称为“好心人,遭雷劈。”你为族人和亲人们去办的事情越多,惟恐有一件帮不上,那就成了真正的“帮仇”。</p><p class="ql-block"> 对于家族,自己曾经认真仔细地反思过,自认为不是那种“不够厚道、遇事不帮、六亲不认”的主,更不是自身教养不足或者修养太差的问题,而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亲人之间的修养参差不齐,导致人心不足、恩情淡漠,甚至是人性力量的缺失。</p><p class="ql-block"> 然而,有些“亲”不是想当然地说断就断的,最起码还得维系起家族之间的那一些丝剪不断、理还乱的血脉亲情关系。至于那些没有半点感恩之心、以德报怨者,没有必要硬撑着去勉强维系。特别是对于那些所谓的“朋友”,该断则断,不被其乱!</p><p class="ql-block"> “家和才能万事兴。”家庭是家族的一个细胞,家族又是社会的一个最小的细胞。家族兴则社会兴,家族和谐社会也才能和谐。而家族文化的传承和教化,是每家家族成员不可推卸的一项责任,家族文化不可失更不能失!</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自己要做的,是传承好良好的家族文化,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当好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让下一代人在潜默移化中继承好的家风。其次是不羡神来不羡仙,求人不好求己,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自强自力,自食其力。再次是帮亲要有度,既要让其在帮的过程中懂得知恩感恩,更要让其懂得帮的不易,令其发奋进取,壮大自己,形成一种凝心聚力、和睦共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最终把家族文化发扬光大……(写于2023年7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