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过《西厢记》的朋友,想必都了解“红娘”的由来。可《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哪儿?戏曲《拷红》中的红娘为何遭崔夫人拷问?为何后人又惜缘普救寺,将这座寺院视为"爱情圣地″?一些朋友却未必清楚。</p><p class="ql-block"> 欲想了解这些,来山西永济的普救寺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往今来,普救寺发生的数不胜数的故事中,唯有“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最为动人心弦,最为世间广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西自驾中,我们在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还真看到有一个村子叫西厢村。它就是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戏,就发生于西厢村普救寺内的梨花院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寺内大雄宝殿的东边的梨花院一侧,就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将热心给男女青年介绍对象的人称为"红娘"。其实,《西厢记》中红娘是相国小姐崔莺莺的丫鬟。拷红就是红娘送莺莺到张生的书房幽会,被相国崔夫人发现,在寺中梨花院唤来红娘进行拷问,责怪她玷辱了相府的名声,红娘据理力争,说这件事都是夫人许婚赖婚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生做为穷书生,本是到普救寺游玩,无意中遇到崔莺莺,一见倾心,于是住到了寺中,又是写诗,又是吟诵,以期赢得莺莺的芳心。崔莺莺也十分珍惜和张生在普救寺擦出的爱情火花,大胆追求自己的心上人。面对相国夫人的百般阻挠、千般反对,俩人一个死缠烂打,一个软泡硬磨,加之红娘穿针引线,崔夫人无奈只好应下了婚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百年过去了,现在游人一到这里,观赏当年张生与莺莺绝妙幽会的梨花深院,再抬头看看那越墙的杏枝,立马会进入“意似痴,心如醉”的遐想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缘于普救寺的这对爱情最后是啥结局暂且不说,但今人把这个寺院视为"爱情圣地"却不假,游客中少男少女处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雨中游览这里,突发奇想,诞生于西方的马列思想为何不被西方待见,却能在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大行其道?原来自古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意识绿叶中,就有一片嫩芽和马列思想一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看,西方流行"王子爱上灰姑娘"的故事,东方喜欢"张生、崔莺莺"、"董永、七仙女″这样的人物。西方故事表达的是一种良好期盼,期盼奴隶主的儿子和奴隶的儿子能同桌共饮,期盼王子能像上帝的化身一样施舍恩赐穷人。而东方的故事则告诉人们,从来都没有救世主,要创造幸福生活,就要不惧什么王权富贵,不怕什么戒律清规,全要靠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信,瞧瞧穷秀才张生,再瞧瞧贵为玉帝小女儿的七仙女,是不是都在高压下逆境中奋起抗争,自己争取幸福爱情?胡思乱想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游说,进入寺院求神拜佛求什么都可以,心诚则灵呗。可就是不要求情,不要求永生永世不分离。因为佛只渡有缘人,不渡有情人的。唯普救寺例外,可求情求缘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惜缘普救寺吧!惜缘普救的真正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普救寺中莺莺塔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即游人在塔西以下相击,可听到从塔上传来“咯哇!咯哇!”的蛙鸣声。这一奇异效应也让游客赞叹称绝。声学专家把"蛙鸣"的莺莺塔与缅甸掸邦的摇头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共同誉为世界六大奇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普救寺,求情惜缘的同时,也别错过了这个景点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分照片由伊丽莎白、艺术家提供,感谢。视频为艺术家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