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有幸能够听到来到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黄爱华老师讲授的《指向关键能力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改革》,他从不同的方面来阐述新中考改革,作为一名资深命题专家,他的眼光独特,想法新颖。特别是对比分析中美日三国的教育,让我感悟颇深。在即将迎来全省中考命题的前夕,在不知道以后怎么教,教什么?的今天,送来这样的及时雨,让我在之后的教育教学中理清思路,找准方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大灵魂拷问:</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考?</p><p class="ql-block">考什么?</p><p class="ql-block">怎么考?</p><p class="ql-block"> 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去教育去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为我们提出新的教育目标:当今教育要对孩子的未来起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历史知识点而言,中国的考生重视应试教育,大部分依靠死记硬背。这种没有区分度和难度可言的考试,考的是熟练程度,是仔细程度。优秀的考生,往往为了一分两分的区别,需要刷题奋斗一年,这是典型的增加负担,也是增加无效负担,更恶劣的是,这也在磨灭这批“天才少年”的求知欲。对分数的追求背后是社会竞争的递延,并不是因为试题的难易,普通人可以这么简单甚至错误地看,但专业人士,尤其决策者绝不能把表象当成本质,找错问题,用错解决方法。在</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融合、阅读、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我们教师今后教会学生的方法。有学习有思考有调整,所以我们要积极努力,做教育的有心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