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与养生

书画人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古人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b>每个时辰里都饱含着古人对天时、地利、人事的智慧解读,指导着子孙后代过好每一刻当下。</b>自汉代以来,古人为每个时辰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读起来口齿生香。今天,诗词君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十二个时辰所对应的时间,以及古人对于“事事有时”的解读,<b>读懂了十二时辰,也就读懂了我们的一生。</b></p> <p class="ql-block">  · 夜半 · <b>子时 23:00——1:00夜半,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b>,此时夜已深,千家万户都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但在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张继怎么也睡不着,寒山寺的钟声响起,重重地撞入他心坎里,撞出超越时空的永恒诗句:<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b>夜半是一天中极阴的时候,宜入睡保养身体。“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凡在子时前入睡,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现代人总是习惯熬夜晚睡,抱着手机怎么也不舍得放下,当意识到要睡觉了,却发现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b>没有张继的诗情,还是早点睡吧,</b>不然你收获的就不是诗句,而是浓重的黑眼圈和日渐靠后的发际线了。</p> <p class="ql-block">  · 鸡鸣 · <b>丑时 1:00——3:00</b>鸡鸣之时,天色由暗渐明,<b>万物由昏昏开始变得清明,曙光初现,</b>雄鸡啼鸣不已。王安石《登飞来峰》里写道:<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b>丑时肝经当令,《黄帝内经》载:“人卧则血归于肝”,此时应熟睡养肝,让肝血推陈出新,顺利排毒藏血。<b>丑时未入睡,则面色青灰,情绪怠慢浮躁,易生肝病。</b>所以,熬夜虽然能得一时的快乐,却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还谈什么梦想,还有什么未来呢?</p>   · 平旦 ·  <strong>寅时  3:00——5:00</strong>平旦,即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太阳露出地平线,天刚蒙蒙亮,万物开始蠢蠢欲动,熬过了最黑的夜,终于迎来了光明与希望。中医认为:“<strong>寅时睡得熟,面红精气足</strong>”。此时肺经最旺,睡得越熟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气血平均分配。<strong>寅时睡得好的人面色都会红润有光泽,精神也特别饱满。</strong>   · 日出 ·   <strong>卯时  5:00——7:00</strong>日出,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耀大地,万物生机勃勃。古人都是“日出而作”,古代朝廷这时也开始上班查点人数,称为“点卯”。<strong>“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strong>此时宜披衣起床,先闭目养神清醒一下,再喝杯温开水,清肠胃,排毒素。呼吸着早上新鲜的空气,<strong>很多人也有晨练的习惯,活动活动筋骨,和老友聊聊天</strong>,心情都变得愉悦了起来,自此又可以开始美好的一天了!   · 食时 ·  <strong>辰时  7:00——9:00</strong>古人有“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的时间。辰时,相传也是古代神话中群龙行雨的时候。辰时胃经当令,古语有言:<strong>“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strong>在这段时间吃早餐最易消化,吸收也最好。宜吃温和养胃的早餐,如稀粥、鸡蛋、牛奶等,忌吃燥热的食物。很多人因为早上太匆忙,选择不吃早餐,然后饿着肚子忍到中午,这其实是很伤身体的。<strong>以后,即使再忙,也要记得按时吃饭,</strong>这样才能拥有饱满的精神,干起活来也更加有劲儿啦!   · 隅中 ·  <strong>巳时  9:00——11:00</strong>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人们精神饱满地进入一天的工作。古人认为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因而也称为“巳时”。<strong>巳时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strong>早上吃的食物在这个时候开始消化。“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此时宜活动一下身子,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肠胃消化,也可缓解一下久坐的疲劳。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尤其是久坐工作者,<strong>一定要抽空从座位上站起来,时常活动活动身体,</strong>有些小痒小痛,早期还可缓解,若任由发展,积劳成疾,可太得不偿失啦。<br></br>   · 日中 ·  <strong>午时  11:00——13:00</strong>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阳光最猛烈,这时阳气达到极限。古时候,午时是集市交易的时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还有“午时三刻问斩”的说法。午时心经当令,<strong>“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strong>,午时能小睡片刻,有助于养心,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strong>一般来讲20分钟至30分钟是最好的时间,睡得多了反而会精神不振</strong>,萎靡无力,凡事适度,过犹而不及。   · 日昳 ·  <strong>未时  13:00——15:00</strong>日昳又名日跌,日晷,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人们从午睡的混沌中清醒过来,精神饱满地投入下午的工作。未时小肠经当令,“<strong>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strong>”,此时宜多喝水、喝茶,有利于小肠排毒降火。尤其现在冬季,天干物燥,长久地待在空调房里反而让身体水分流失更快,<strong>多喝一些降火清热的茶水,既为身体补充水分,又能有效的降低感冒的几率。</strong>   · 晡时 ·  <strong>申时  15:00——17:00</strong>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晡时”是第二顿饭的进餐时间。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是为“申时”。申时膀胱经当令,“<strong>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strong>”,此时宜运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一千多年前,杜甫也会在这时散步,才思泉涌时,还忍不住赋一首《徐步》:<strong>整履步青芜,</strong><strong>荒庭日欲晡。</strong><br></br>现代人工作都还挺忙,对于上班族来说,此时运动有些不太现实,<strong>但还是可以站起来多走动走动,伸展一下酸痛的肩背,</strong>眺望远处,让眼睛也得到一些放松。<br></br>   · 日入 ·  <strong>酉时  17:00——19:00</strong>日入,夕阳西下,古人这时候停止劳作,回家休息。古人认为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便是“<strong>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strong>”酉时肾经当令,肾在酉时进入贮养精华的阶段。“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此时宜放松身心。到了下班的时间,<strong>卸掉了一天的压力,可以和朋友约着一起吃个饭,小酌一杯,</strong>缓解一下一天的疲惫。   · 黄昏 ·  <strong>戌时  19:00——21:00</strong>黄昏,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这是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刻,青年男女常常在此时幽会,欧阳修还在《生查子·元夕》中写到:<strong>月上柳梢头,</strong><strong>人约黄昏后。</strong>戌时心包经当令,“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此时宜保持心情舒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一本喜欢的书,听一首好听的音乐。或与爱人牵手慢慢踱步在湖边的小路上,<strong>吹着微微的冷风,看小朋友嬉闹,也别有一番韵味。</strong>   · 人定 ·  <strong>亥时  21:00——23:00</strong>人定,是十二时辰的最末一个时辰。《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的诗句:<strong>奄奄黄昏后,</strong><strong>寂寂人定初。</strong>此时夜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入睡了。亥时三焦经当令,“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此时宜睡眠,<strong>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睡梦中,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息。</strong>所谓“美容觉”,就是要从此时开始入睡,让身体和肌肤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此,人的气色才能红润有光泽,精神也会更加饱满。 <p class="ql-block">一时有一时的生息,生生不息的时辰里,是祖先在指引着我们:<b>顺天时而动,相地利而为。</b>如此才能融人于天地之中,调和阴阳,知道何时应该做何事,<b>遵循万物规律,笑对四季轮回。</b>读懂了这十二时辰,其实也就读懂了我们的一生。余生,愿你能过好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个日夜,<b>在这短暂而又生机勃勃的一生光阴中,不再遗憾过去,亦不畏惧将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