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数学课堂人文价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3年7月6日在钉钉群召开山东省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基于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首先张晓杰老师执教《昆虫界的“几何高手”—蜜蜂》,通过蜂巢的建造及其巧妙之处引出自然中擅用正六边形的几何高手—蜜蜂。也由此引导学生发现蜂巢的开口是正六边形,并提出为什么蜜蜂“选择”做正六边形开口的蜂巢,而不是更简单的正三角形、正方形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发现与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的蒙古包》和《围篱笆的学问》,青岛市教科院的刘仍轩老师进行专家点评,老师们借助一系列的数学文化、趣味活动为载体,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同时学校致力搭建数学文化传播平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发现数学的奥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现思维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孙晓艳老师展示的《丰富的剪纸》和孙小涵老师展示的《圆的魅力》也是丰富多彩,让人眼前一新。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郁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体会与理解,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提供了展示数学才能的个性舞台。这些付出和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p> <p class="ql-block">通过培训学习我们对基于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组织和引导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数学理解和观点,通过探索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爱上数学并学好数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