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丝路——观西北美景,叹人文情怀

Eric

上午——寻觅黄河之美 <p class="ql-block">上午,我们来到了黄河百里风情线,参观了黄河母亲雕像和百中山桥,中山桥长234米,宽7.5米,在旧中国,与济南道口铁桥、郑州铁桥同列为黄河上三大桥梁。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沿用至今。可以说,这座桥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来到了黄河母亲雕像前,望着沙石筑成雕像,感受到的不仅是眼前的宏伟更饱含着黄河的无尽沧桑。</p> 结语 <p class="ql-block">望着如此之滚滚河水与沉淀了几千年的那抹黄色,想起的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奔腾与豪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温暖与幸福,更是我们作为黄种人的那种"五千年终于轮到我上场"的自豪之感!</p> 下午——博物馆探秘 1.探寻生物名起源 <p class="ql-block">距今约39亿年—35亿年间,是地球演化史中有明确地质记录的最初阶段。距离地球上生命的诞生,真是太遥远了。到了中生代(2.3亿年—6500万年间),是大型爬行类动物的时代,我们在动画片中看到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些熟悉的名字和那些称霸地球的恐龙就是这个时期的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中,这种美丽的菊石最为繁盛,而哺乳类动物才刚刚出现。展厅的一个独立壁柜中陈列着发现于甘肃靖远县的一段黑灰色的硅化木标本,亦称“木化石”。为常见植物化石之一。硅化木的形成是由于木头掩埋在地层内,木质部的有机成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所置换的结果,因此树木的形态轮廓,包括它的年轮花纹还栩栩如生呢!这不禁让我们感叹万物之奇。</p> 2.遇见彩陶之美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来到了彩陶展馆,馆中陈列着各时期的彩陶盆、钵。如完整的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堆积,内容同豫、陕二省仰韶文化遗存相吻合,为解决仰韶文化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大地湾一二三期彩陶。其中不乏有三角花叶文彩陶盆等诸多精兵品。精彩万分的彩陶不禁令人感叹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a href="https://mbd.baidu.com/ma/s/rHiqDdRO"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彩陶展</a>.</p> 3.寻丝路开放之秘 <p class="ql-block">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在长安,终点分别是姑臧,张掖。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要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甘肃省博物馆有着中国第一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展馆。当我们进入丝绸之路展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青铜奔马(马踏飞燕)。青色的马身飞奔的样子,勾勒出独有的动态美。同时我们还参观了随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文化展厅。参观到此,我们不禁回想起上午所参观的黄河百里风情线以及之前的场馆,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丝绸之路的开辟无疑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地球上的生命与文明不断经历着发源,交融与衰落,毁灭。这一系列的种种因素造就了如今的繁华盛世!<a href="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186747549302467984%22%2C%22sourceFrom%22%3A%22search%22%7D&urlext=%7B%22cuid%22%3A%22luSHtgPH-8jOavtHluHui0aa2t_paHuG_i28ila12fKu0qqSB%22%7D&sid_for_share="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古丝绸之路展</a></p> 4.探寻红色回忆 <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一首红军的赞歌,甘肃的会宁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方。这是一个红军发展乃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当然这也留下了许多红色回忆,望着陈列柜里的破布包以及泛黄的书页,我们不禁感叹如果不是当年的先辈们的坚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p> 结语 <p class="ql-block">一晃眼,美好的下午就接近了尾声,而我们在这甘肃省博物馆的旅途也将结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生物化石,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我们领略了古代文明对于艺术的追求,欣赏了古人高超的制陶技术。我们跟随丝绸之路探索中西文化的交汇,接触了佛教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文物巨大无比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