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转千回追古迹,寸毫丈纸诉衷肠——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张跃进

<h3>为期两个月的篆书学习结束了,这次选择了甲骨文和邓石如白氏草堂记。两个书帖跨越千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本月气温连创几十年的记录,持续40度的高温,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像天气一样高涨,许多同学从来没写过篆书,更没有站着书写的经历,但大家克服了许多困难,每天勤学苦练,一遍又一遍打造作品,精益求精。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已有所突破,不少同学上了一个新台阶。网展作品展示了同学们的风采,临帖感言表达了大家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五合堂是个温暖的大家庭,不是简单的教书法而是广交朋友,在学书的路上我们一起走,快乐学书法!</h3> <h3>包钖:五合堂公益书法课第二个月,篆书,邓石如《白氏草堂记》。才摸笔的我,刚开始真感觉无从下手,就一遍遍看张老师的示范视频,试着一点点地写。一个月下来,虽然裹锋还是运用的不完全自如,绞转也很生涩,字形幼稚,但经过张老师认真的指导点评和鼓励,也能蒙蒙外行,唬唬门外汉了 非常感谢张老师、崔老师,课程虽为公益,但两位老师却比很多收费课程的老师还认真,还尽心尽力,感动之余,也很想勤学苦练,不负两位老师的付出。感谢五合堂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感谢张老师、崔老师无私的奉献,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接下来的8个月,继续加油!</h3> <h3>高寒雪:能够成为五合堂书法公益课的学员是我的荣幸。感谢崔老师、张老师耐心教导和悉心指点看到群里诸位书友老师的佳作,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每一次看到老师发布在群里的讲解视频,令我受益匪浅<br>老师们精心挑选的字帖也让我领悟了书法艺术博大精深。<br>  每一次临帖,感觉心特别静,闻着墨香,整个人都很清净,虽然现在写的还不好,但通过书法让自己平心静气,心情愉悦也是种收获感恩感谢!</h3> <h3>何玉梅:能够加入到五合一书法班非常荣幸,在这两个月的学习中让我收获满满。<br>书法博大精深,崔老师的甲骨文和张老师的邓石如篆书给了我们有了深刻认识。我们每天从打卡交作业到老师的点评指导还有老师的视频教学对我们的书法学习有了非常大的帮助。<br>我是一个初学者,能和这么多学友在一起学习,能够听老师的点评指导,使我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接下来继续努力写好每天的作业。同时特别感谢两位老师的辛苦付出,谢谢两位老师,你们辛苦了!谢谢!</h3> <h3>黄洪彩:为期四周的小箓学习即将结束,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学习,那是跌宕起伏。因为基础为零,在此从未接触过小篆,故开始时懵懂无知,求知欲望强,兴趣极浓;第2周,因临写不得法而遇阻,郁郁寡欢,愁苦焦虑;第三周苦下功夫,加大作业量,反复揣摩老师的用笔,以米字格掌握字型,逐渐进入了角色,基本掌握了用笔诀窍及字型结构要领,从而自信满满,渐入佳境。<br>  通过四周的学习,对篆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收获颇丰。在这期间感谢张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感谢乡贤江秀萍书友及时鼓励和鞭策。如此的学习我喜欢,期待着下期。</h3> <h3>王聚慧: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打造的公益书法学习平台,让我和书友们有机会共同学习书法,共同进步。<br>  因为有崔老师和张老师悉心的讲解、细致的纠错、热情的鼓励,严格的管理,还有书友们的激励,为我增添了学习书法的动力,使我受益匪浅。<br>  我会以本次学习为契机,按照老师的指引坚持练字,认真临帖,学好书法,不负老师的教诲与期望</h3> <h3> 江秀萍<br> 汉文墨字蕴涵深<br> 漫步书坛兴味浓<br> 撇捺点横藏雅趣<br> 篆隶行草见真功<br> 心驰古今接千载<br> 笔走龙蛇临万宗<br> 化雨春风催知时<br> 纸张跃然竟双雄 </h3> <h3>李环香:张跃进老师,崔之石老师,谢谢你们二位老师在每次作业讲评时,对我这个书法小白不厌其烦的点评指导,谢谢二位老师费心费力辛苦的劳作可是我的落款还是写不好,字写的不好,落款也没规矩。<br>  我经朋友引领参加了五合堂公益书法班,跟着崔老师学习甲古文,跟着张老师学习篆书,已近两个月,自我感觉已经进步很多,因为从学习甲骨文和篆书中,就感觉到中华文化历史渊源深厚博大精深,我如管中窥豹,激起我探索之心;崔老师和张老师对每个学友都悉心指点,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激励我作为学员,要努力的学习;通过甲骨文、篆书的不断学习,在老师每次讲解指导的过程中,在读帖习字过的程中,感到了书法的美!有柔韧的美,有力量的美。虽然我基础差,和学友有很大差距,但我要努力!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松劲,多练习,保证出勤率,在老师的引领下,和学友一起努力完成学习任务!</h3> <h3>李建华:自从参加了五合堂书法公益课的学习,使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发喜欢中国的国粹——书法了。<br>  从临摹开始的笔法、笔力不准,写字时手抖,每天练习,都得到了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非常感谢这个平台!感谢崔老师、张老师的耐心、热心、诚心和无私奉献!感谢我的朋友、同学李明全的推荐!<br>  现在我基本上能运用自如,只是笔画还略显单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喜欢书法,已通临——白氏草堂记三遍了。我愿意分享学习书法的乐趣!继续努力!</h3> <h3>刘丽芳:我曾是百日临的学员,以前有幸聆听过张老师的指导。因为朋友知道张老师开了这个班,然后又进来参加学习。因为平时工作很忙,只能抽空练习,但老师设置的这个打卡,能每天监督我一定要坚持练习交作业。每周的作业点评,张老师和崔老师都非常认真、细致、耐心的进行指导,并提出要求,指出问题,让我受益匪浅。张老师每次布置作业讲解清楚,目标明确并贴心的为我们做示范,有问必答,对不同层级的书友都有帮助。求学不易,但有两位老师的相伴我乐在其中。享受书法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感恩遇见</h3> <h3>刘萍:<br>提笔写临帖感言,感觉有很多话要说,2020年4月22日,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了百日临的第44期100的书法学习。<br>正是在这期间,有幸遇见张老师,记得当时张老师辅导我们的是第二十帖颜真卿《祭侄文稿》和第二十三帖《张旭古诗四帖》,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感受颇深,认定了老师,跟着老师又从《圣教序》走向了《书谱》,在老师从各个方面耐心指导下,从结构、字法,到章法……,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回看保留的几张《圣教序》的作业,和现在写的作业对比,进步真的很大,今年3月22日,老师又让我们参加了崔老师的学习班,在这个班,我虽然没有写作业,但崔老师的点评,每次都认认真真看了,很有收获!<br>回想和两位老师在一起的学习的点点滴滴,老师让我们背临,我没有做到,老师耐心的指导怎样写落款,我也没有做到,这么大的人,老师还能说什么呢,想想自己都很不好意思,辜负了老师的辛苦教学,好在因为喜欢书法,所以一直都在坚持!感谢两位老师,在你们的教授中,我在不断的进步。老师,我的老爷用毛笔写了七本家谱留给了他七个儿子,我妈妈和我姨没有,我准备向旧传统挑战,学好书法,写点东西留给孙女。<br>两位老师,再次感谢你们带给我们的这次公益课,让我们能接触这么多经典的作品<br>我坚信,书法不会负我,它将使我的生活更丰富,更雅致。书法会陪伴我一辈子。</h3> <h3>刘瑞仙</h3> <h3>刘瑞仙感言</h3> <h3>刘晓明:各位老师、各位学友,参加五合堂公益书法班已经两个月了,回想起最初入群时各位书友提交的作品,让我这书法菜鸟感到无比的压力,一幅幅流畅的行书让我觉得自己是一只混入孔雀林的鹌鹑,倍感惶恐。这时第一帖的甲骨文却让我们在触摸书法真谛的同时将我们放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尤其是崔老师徐徐善诱的讲解,每天晚上不辞辛苦的逐一点评,让我在看到自身一天天的进步的同时又看到了不足和错误,逐渐燃起了信心和希望。第二贴的张老师逐字的清晰演示不仅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裹锋、绞锋,还在对比讲评中学习如何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看着自己虽不完美却有长足进步的书法作品心中无比喜悦,在此对两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期待接下来的几个月与各位书友一起努力携手共进!<br></h3> <h3>秦世巧:用了两个早晨,终于临写完第二遍《庐山草堂记》,看着铺满一墙的字,虽然有不少问题,还是很开心。<br><br>一个多月时间里,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学完了整本字帖,从圆起圆收、提按的笔法到字型的把握,都有很大的收获。尤其是学会了站立书写,并乐此不疲。感谢张老师。<br><br>跟随崔老师学草书已两年多,与他有很多交流。他的教学,是总结自己在学书中的经验(教训),力求学生少走弯路、少费精力和钱财,这在铺天盖地的书法网课中,是少有的德才兼备的老师,也是至今我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br><br>崔老师的书画皆佳,但却谦逊低调,一直在研究古书法、突破传统教学上努力着。个人认为,临写很重要,但听老师对每位学员的讲评更重要,他们会把自己掌握的书写技巧,一点点地渗透在讲评中。<br><br>感谢崔张老师的公益课平台,辛苦了,为你们点赞并传播,希望五合堂发展壮大、接收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听老黑的话,跟老黑走,加油!</h3> <h3>师雅峰:偶然机会经一位老师介绍参加了“五和堂公益书法班”学习,和崔老师学习甲骨文、和张老师学习篆书,近两个月时间,收获满满。一是,体会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变化无穷,令人兴趣盎然。二是,两位老师指导学员,认真教学,浅显易懂,不辞辛苦,激励为主,尤其是“签到制”正了学风,教学风格应该适合每位学友。三是,我对书法虽有接触,仍是皮毛。两位老师的认真的教授讲解让我对书法有了进一步认识,尤其是笔法上有了更多体会。每日的签到,督促了我的练习,自我感觉有了进步。由衷的感谢两位老师!</h3> <h3>王慕樱:自从参加了五合堂书法公益课的学习,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br>  从临摹开始的笔法、结构不准,每天练习,都得到了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非常感谢这个平台!感谢崔老师、张老师的耐心、热心、诚心和无私奉献!感谢张老师的推荐!<br>  现在我基本上能写,只是还写不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喜欢书法,继续努力!</h3> <h3>吴雪斌:我特别喜欢书法作品,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呢里琢磨,临帖,这次有幸参加了五和堂书法公益课程,在张老师和崔老师的细心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对书法甲骨文,篆书有了更为系统的认知,学习到了如何去落款,去用笔,在这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以前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真的受益匪浅,在这里再次感谢两位老师授业解惑,辛苦付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争取更大进步</h3> <h3>晓莉:我是百日临老学员了,认识两位老师也有三年多了,一直在临帖,只临不会创作,很困惑,这次两位老师开五合堂公益书法班,我积极参与受益匪浅,知道一幅作品中如何落款、用笔、书写性、章法等等的安排,感谢两位老师,将一如既往追随两位老师学好书法,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添上浓浓的一笔!</h3> <h3>薛书平:自从参加了五合堂书法公益课的学习,使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发喜欢中国的国粹——书法了。<br>  从临摹开始的笔法、笔力不准,写字时手抖,每天练习,都得到了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非常感谢这个平台!感谢崔老师、张老师的耐心、热心、诚心和无私奉献!感谢我的朋友、同学李明全的推荐!<br>  现在我基本上能写,只是还写不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喜欢书法,继续努力!</h3> <h3>杨卫红</h3> <h3>杨秀清:我是百日临的学员,张老师的学生,聆听过张老师的讲课与指导。但是理解能力差,手抖,老是写不好。进入五合堂书法班在崔老师,张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并提出了要求,指出存在的问题使我受益匪浅有点点的进步感谢老师!<br>这次老师要求站着写对我这个从没站着写的人是一个不小的锻炼,现在虽然写不好但是能坚持下来了。我要感谢两位老师。谢谢啦!以后我要坚持习字😛 谢谢老师</h3> <h3>张金荣</h3> <h3>张巨源:如何顺利迈入书法学习的殿堂,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畅游,必须通过名师教学与辅导,加上个人的领悟与苦练才是最捷径的方法。<br>经好友推荐有幸加入五合堂公益书法班学习,在张老师和崔老师的辛勤教学与耐心点评辅导下,在书友们的交流和鼓励中,每天持续练习,从单字到单行,再到今天完成结课作业。虽然还存在点画不准,用笔不畅等诸多不足,与老师的要求想去甚远。相信通过两位老师持续的传道,授业,解惑,为我坚持书法学习增强了信心和勇气,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倾情相授。</h3> <h3>张青丽:非常感谢老师们搭建这样一个公益书法讲堂,让我在这里打开了一扇全新的书法视界。之前写字也有几个年头了但认知一直在停留在临帖上很少敢动笔创作,难免时有枯燥无望之感。在这里老师选帖即有个帖特点又有效覆盖、串接中国书法流脉。让自己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知。老师不辞辛苦篇篇作业认真点评,除临帖内容悉心指正,还在章法布局文款搭配上耐心引导,让我们临创双练,虽未花一文学费确却收获颇丰,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益讲堂!除了在书法学习上感受到老师广博的知识,还在日日交流中感受到两位老师待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可能因为个人性格原因写字一直比较拘谨更不敢尝试创作,在这里临写甲骨文和清篆,得到两位老师不断的鼓励与肯定,让自己兴趣回归信心大增。在站立临帖时又对书写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感觉用笔更加大胆笔势更加流畅了……感谢老师,感恩遇见,今后会继续跟从老师的脚步认真临写努力前行,在书法的海洋里探求无边的乐趣。</h3> <h3>张熙敏:感谢两位老师怀着对书法的热忱为我们打造了这样一个公益书法传道授业平台,让来自天南地北我们有机会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为有老师们悉心的讲解、细致的纠错、严格的管理,同学之间的激励,我在用笔、线条、结构和落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我会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学好书法,持续临帖,真正将书法从爱好发展为习惯,不负老师们的教诲!</h3> <h3>赵庄挺</h3> <h3>赵庄挺临帖感言</h3> <h3>贺五合堂第一季公益班如火如荼开展<br>文/周志强<br>南风阵阵和蝉鸣,地北天南翰墨情。<br>授业求知浑不倦,楷行篆隶笔端成。<br><br>贺五合堂第一季公益班如火如荼开展<br>文/周志强<br>荷叶田田竞日娇,野凫相逐上津桥。<br>群英五合堂中聚,弄墨行文笑夕朝。</h3> <h3>朱维新:感谢我的好朋友明珠小妹推荐我加入五合堂公益书法课这个平台,回想起两月前进群时真是吓到我了,群里高手如林,我怀疑能不能跟上学习,带着疑惑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开始了我的学习之路。<br>两位老师从最基础的笔法、章法、结字、正文、落款等讲起,什么是藏锋逆入、中锋行笔、裹锋绞转、铺豪、圆起圆收、线条粗细提按等,不论时间多晚随时耐心指导,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的细致点评。我从开始拿笔手抖到现在能临完整的邓石如庐山草堂记。对博大精深的书法我虽然只学了一点点皮毛,但这两月一路走过的每一步都饱含两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和精心指导,在这里感谢两位老师无私付出,为传承中华民族瑰宝所做出的努力!我虽年逾古稀,两位老师是我的榜样,在有生之年不可能达到老师的境界但我愿意在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再一次感谢老师,感谢五合堂平台!</h3> <h3>王显强:好久以来第1次一次写了这么多字。终于在今天晚上11点之前交上了作业。虽然写的非常笨拙 ,但是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通过崔老师介绍,进入五合堂学习书法,真的非常为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虽然是公益教学,但是两位老师一丝不苟的认真教学态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实令人敬佩。学习书法,我是一个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应付型学生,但是进了两位老师的学习群,基本上能做到每日写几个字签到。今后的日子,一定要好好紧跟两位老师认真学习书法知识。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付出!</h3> <h3>陈萍</h3> <h3>李茹芬:临贴学习感言:我是百日临老学员了,加张老师微信有五年多了,平时工作很忙,鲜少练习,默默地关注着朋友圈张老师发的《书谱》作品,很想学习草书,这次跟着两位老师的五合堂公益书法班,从篆书入门,受益匪浅,知道一幅作品中如何落款、用笔、书写性、章法等等的安排,感谢两位老师</h3> <h3>茹心:非常荣幸能参加五合堂公益书法班,在这里感受笔墨书香!感谢两位老师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接受两位老师的指导,见识同学们异彩纷呈的书法作品!在此对两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期待接下来的几个月与各位书友一起努力携手共进!<br></h3> <h3>李明全</h3> <h3>明珠:张老师、崔老师,首先感谢二位老师开办的公益课堂,有幸在二位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通过这二个月的公益课学习,让我更加彻底地爱上了书法,特别是二位老师到位的传道授业解惑受益匪浅,后面继续跟着二位老师深入学习,坚定不移感恩感谢由衷的说一句,老师们辛苦了</h3> <h3>于丽丽:这几天都是半夜睡的,当我全部临完,内心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同时又觉得下笔不如开始那搬自如,每写一个字都会有不足之处,觉得写好一个字好难好难,临的不单是字形还有它的神韵,包括整体的布局等等。<br>  想来临贴也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让我受益良多,最庆幸的是认识了赵姐,因为是她让我认识了两位老师并进入了这个大家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h3> <h3>骆超群</h3> <h3>乔建敏:小篆是曼妙的舞者,且舞且沉吟。用笔是书写的灵魂,高贵且有趣。“有趣的灵魂千篇一律,好看的皮囊万里挑一”,掌握了用笔,可一通百通各种书体。“玩得起好看的皮囊,配得上有趣的灵魂”,唯一捷径是带着脑子百千万次的练习。感谢两位老师一直以来的辛苦付出,老师的督促与鞭策,使我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也坚持着每天的书写,享受着书写的快乐。</h3> <h3>王平平:<br>感谢老师搭建五合堂这么好的公益平台,让我学习书法不走弯路。通过一段时间篆书的学习,控笔能力有所提高,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了解了正文、落款,释文之间的布局与章法,如何用笔、用墨等书法常识。还学到了二位老师谦和与包容的人生智慧……很荣幸成为您的学生。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是我学习的动力……您辛苦了!谢谢</h3>

老师

书法

张老师

学习

两位

感谢

五合堂

公益

指导

临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