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一堂,抚今追昔

爽妈

<p class="ql-block">白马过隙,弹指一挥间大学毕业已经40周年啦。2个月前同学们就情绪高涨,纷纷表示一定要搞一次能留下难忘记忆的同学聚会,致敬我们远去的青春年华。几经讨论,终于把聚会地点定在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建水县。</p> <p class="ql-block">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此次参加40年毕业纪念活动的同学仅14人(男生9人、女生5人)。</p> <p class="ql-block">6月28号,14名同学前前后后分别从重庆、成都、北京、天津、深圳、广州飞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集合。人到齐后由早预约好的当地一个旅游社的中巴车把我们送去距昆明160多公里的建水县。</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建水县选定的住处是“临安酒店”,5星级,目测应该是当地最高档的酒店了,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建水县城已经是傍晚8点左右了,街上的饭店大多已打烊,东转西拐在古城里总算找到一家正准备关门的店愿意为我们做顿便餐。</p> <p class="ql-block">打卡文庙。据说建水古城里的这座文庙的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的那座。</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等着吃建水著名的“烧豆腐”</p> <p class="ql-block">吃起烧烤来形象全然不顾了</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东城门(也叫朝阳楼),有630多年的历史,外形风格与北京天安门城楼神似,据说建筑年代比天安门城楼还早28年。</p> <p class="ql-block">建水陶器。建水是我国著名的陶器产地之一。所产以汽锅最为闻名。评估了一下,自己用汽锅来炖鸡的概率不大,但来都来了,还不得买一个小茶壶留纪念。</p> <p class="ql-block">坐建水古城米轨(铁轨宽距1米)小火车是建水游的客人大都要去感受的一项活动。该火车从临安(建水古城)出发,到达团山村站,全程13公里,时速20公里。</p> <p class="ql-block">候车</p> <p class="ql-block">车厢里</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途经的乡会桥车站</p> <p class="ql-block">室内候车室</p> <p class="ql-block">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团山车站</p> <p class="ql-block">团山古村落位于建水古城周边,2006年被列为世界级的保护遗产。村落中最气派就要数张家花园。整个院落给人的印象是古朴典雅、文化气息浓厚。</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这是在建水旅游照中出镜频率最高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板井</p> <p class="ql-block">位于建水古城西门的大板井(溥博泉)是建于明朝中期的一口古井,距今600多年了,但现在仍然是古城居民饮用水的来源之一,每天拿着各种容器到古井取水是他们生活的日常。据说建水名小吃“烧豆腐”就是取大板井水做的。奇妙的是井里还有不少锦鲤悠闲自得的游来游去。</p> <p class="ql-block">一院长同学宴请大家</p> <p class="ql-block">协和医科大学的罗教授同学代表女生向男生敬酒</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的朱家花园被戏称为西南边境的大观园,由清朝乡绅朱氏兄弟建造,占地2万多平方米,有房间200余间。院内亭台楼阁,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从建水转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蒙自。到了蒙自,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吃享誉世界的云南过桥米线。</p> <p class="ql-block">草坝镇碧色寨距蒙自城区10公里。碧色寨火车站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火车站(法国人修建的),因为当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在此取景,这个早已废弃的火车站近年成为了蒙自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换上民国时期女学生装在火车站摆拍,自己都想不明白究竟是在扮演等待坐车离去还是远去归来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身后墙上的双面挂钟来自巴黎,在岁月的洗礼中显得破旧沧桑,仿佛述说着往昔的繁华早已被雨打风吹远去不再。</p> <p class="ql-block">穿长衫的男士,有人说像《红岩》的叛徒圃志高,有人说是一进步青年准备奔赴革命圣地延安。</p> <p class="ql-block">这次聚在一起的五朵金花</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五天的行程我们没有去太多的景点打卡游玩,时间更多地留给了叙旧、拼比牌技或歌艺。大家感叹最多的是时间太快,叮嘱最多的是保重身体。的确,茫茫人海中我们能相聚在一起,度过5年的大学时光,毕业后的40年,也许大家工作内容不同,生活环境各异,但这种至纯至真的同窗之谊将铭记一生。同学,别来无恙,下次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0年不变的好朋友</p> <p class="ql-block">戴脑壳同学(脑外科医生)依然声音洪亮</p> <p class="ql-block">慷慨热情的谭医生</p> <p class="ql-block">永远向往诗和远方的徐院长</p> <p class="ql-block">自信满满的张院长(红衣)</p> <p class="ql-block">严肃寡言的顾将军和周游世界的熊院长</p> <p class="ql-block">鸟类摄影大师肖院长(招手)和永远都助人为乐的张书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