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电脑绘画艺术的探索》

葆菽

<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已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电脑功能如此强大, 势必会进入绘画创作领域, 电脑绘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p><p class="ql-block"> 我曾有一段在大学任职的经历,因工作须要,我使用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有了一些能力,除了用它收集学生作业和整理照片外,突发奇想用它画画,这完全是为了好玩……。今和盘托出,抛砖引玉,有心人或当作块垫脚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电脑绘画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油画效果</u></b></p> <h1>海岸</h1> <p>冬日</p> <p>阳光</p> <p>雄鸡</p> <p>山林</p> 山林局部 <p>静物(临摹图片)</p> <p>人体(临摹图片)</p> <h1><b>版画效果</b><b></b></h1> <p>纳西老人</p> <p>丽江古镇</p> <p>傣族村头</p> <p>香格里拉</p> <p>香格里拉高峯</p> <p>仿张怀江老师刻作~黄宾虹</p> <h1><b>国画效果</b></h1> <p>山鹰</p> <p>搏击长空</p> <p>群鹰</p> 群鹰局部 群鹰局部 <h1><b>利用电脑软件功能</b></h1> <p>花卉</p> <p>成果</p> <p class="ql-block">近年作品</p> <p class="ql-block">《我找爸爸》</p> <h1> <b>《我的童年》导言</b></h1><p> 我出生那年正是“七七事变"日本对我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1937年。国难当头,遍地战火的岁月中度过了我的童年……</p><p> 那种苦难的日子令人不堪回首,却又刻骨铭心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承受着同样的痛苦!看见现在的孩子过着甜美的生活,就会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更因为日本的当政者,八十年了,还在为他过去的罪行,百般抵赖……</p><p> 抗日烈士的英灵离我们越来越远,在世的老兵所剩无几,像我这一代感受过这番苦难的人,也渐渐的老去……</p><p> 时光逼着我赶在老眼未花,手脚尚无大碍之际,刻出这几幅画来,一吐心中的闷气!</p><p> 不能再让我们的孩子经历这种苦难,只盼后生们"莫忘国耻"!知道“贫穷落后、愚昧无'志`必受人欺”!唯有“富国强军、振兴中华”,才能“持久和平"!</p> 莲塘澄碧湖旁 绳金塔 滕王阁 <h1><b>抗疫宣传画</b></h1> <p class="ql-block">小区春意浓</p> <p class="ql-block">夜战</p> <h1><b>电脑篆刻</b></h1> <h1><b> 我对电脑绘画的探索</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b>(一)</b></h1><p class="ql-block"> 我用电脑作画的方法很笨,开始仅是用电脑中”铅笔”工具的大小笔型,调着色彩一笔笔在屏幕上画,(用绘图板代替鼠标)。开始不习惯,渐渐地就能掌握了……。这阶段只是适应软件工具的功能,参照图片尽力在电脑上画成一幅类似油画的彩色画面。</p><p class="ql-block">(图一,二)</p> <h1><b>(二)</b></h1><p class="ql-block"> 当找到些绘画感觉后,我将在云南写生的素材,试着在电脑上刻作版画,方法也简单:在黑色板面上用“橡皮擦”( Photoshop中的一个工具)当刻刀,变换它的粗细和形状,一刀一刀刻出来的,感觉与木板上作画差不太远,只是一些用刀的特殊风格,要重新磨练才能体现……套色很方便,在主版下面加个图层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图三,四)</p> <h1><b>(三)</b></h1><p class="ql-block"> 我试着表现中国画的水墨韵味 ,在画这群老鹰时,我运用“毛笔”工具加强用笔的宣染效果、用“铅笔”工具和破碎的笔形追求中国画中的枯笔、飞白效果。用“透明度”调节浓墨、淡墨。图层是用来保护不出败笔……也会用些其他的功能加強国画的笔墨效果,如柔擦、羽化、锐化等功能……</p><p class="ql-block">(图五,六)</p> <h1><b>(四)</b></h1><p class="ql-block"> 上面多是仿照国丶油丶版画的艺术效果,电脑绘画应有自身独持的艺术语言。这盆花那么细碎的花朵,我只画了左边的一小部分,用剪切复制的功能,取其中的某些块面,反复粘贴到画面的其它部位,将这些块面旋转、伸缩、扭曲、变形、翻转……构成完整的图形,再用颜色作些渲染,加強体积感和空间感,下面的桌布也只画了一边,另一边是翻转复制过去的,加点皱纹和光影,就不呆板了;花缽和树叶的肌理是在“滤镜”中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苹果的制作就没有手绘的部分了,找出一些合用的图片,将它剪切、伸缩、变形、旋转和增加透明度,堆积而成的。</p><p class="ql-block">(图七)</p><p class="ql-block"> </p> <h1><b>(五)</b></h1><p> 电脑只是一种工具,虽有强大的功能,不可能取代传统的绘画艺术,但在绘画的殿堂中必然会有它的一席之地。今后电脑绘画艺术会是什么样式呢? 我想像不出。</p><p> 上面推出的部分拙作,仅是“童心未泯”丶出于好奇摸索着画的图画。今抛砖引玉,希望有心者将电脑绘画发扬光大。</p> <h1><b> 《个人简介》</b></h1><div><b><br></b></div><h3> <b>葆菽</b> 姓名熊伟1937年生 江西南昌人 1955毕业于师范艺术专业。1982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版画系进修结业。1980年进南昌画院从事美术专业创作, 二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曾任江西版画研究会副会长。 南昌市政协笫九、十届委员。</h3><p> 进入画院之前从事群众美术的组织辅导工作二十五年, 80年进入画院后,以版画创作为主,先后有三十多次入选国内、国外画展或获省级以上奖励,有数件作品分别由中国展览公司、上海美术馆,浙江图书馆,神州版画博物馆及省美术家协会收藏。1997年退休前编印了《熊伟版画集》,并举办个人展览。</p><p>退休后,在民办大学兼课,江西大宇学院聘为为美术系主任期间,大力推广 “职业技术教学”。同时探索电脑绘画技法,2005年三件电脑绘画作品在江西省首届电恼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奖。</p> <h1><b> 附《退休前的版画节选》</b></h1> <p><b>《渔村》</b> 黑白木刻 1983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版画展</p> <p><b>《农妇》</b> 黑白木刻</p> <p><b>《山深情亦深》水印木刻</b> 1984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p><p>获江西省政府优秀文艺奖</p> <p><b>《创世之神》~盘古</b> 水印木刻</p><p>1986年参加日本“中日美术交流展</p><p>1987年参加江西十二人版画(赴京)展</p><p><br></p> <p><b>《小庭院》</b>纸版画 </p> <p><b>《屠人与狼》</b>~(聊斎组画)。纸版画</p><p>1984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p> <p><b>《南风习习》</b>铜版画</p><p>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p><p>1992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p><p>上海美术馆收藏</p> <p><b>《十里飘香》</b>铜版(美柔汀)</p><p>1993年参加首届中国铜版画展</p><p>1992年参加日本神奈川国际版画展</p> <p><b>《塑造》</b>石版画</p> <p><b>《红叶》</b>石版画</p> <h1><b>  敬请指教 欢迎点阅其他美篇</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