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幼儿园里游戏及其案例分析兼及观察与指导——丁海东</p><p class="ql-block"> 7月5日下午,丁海东教授的学习笔记复盘,丁教授在培训过程中提及了保育教育中游戏的保障及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他此次想表达的一个主要目的。</p><p class="ql-block"> 首先,丁教授以指南中的原则,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讲解了要为幼儿做好识字的经验准备。丁教授提到,只要是在生活中,游戏中有阅读中,操作中,体验中,在幼儿的直接经验中的识字方式都可以称为是专业的。幼儿的课程要扎根于生活和游戏中来。丁教授以实例“斜坡上的滚木”为讲解,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游戏中科学领域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其次,丁教授讲述了在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情境(一日生活)中游戏的位置在哪里?(教学,生活,游戏)</p><p class="ql-block">游戏中的两种组织方式:</p><p class="ql-block">集中教学中的游戏、自主活动中的游戏</p><p class="ql-block">1、集中教学中的游戏(教学)</p><p class="ql-block"> 游戏成为教学的手段或者是工具,为教学而游戏(此处的教学为上课)</p><p class="ql-block">2、自主活动中的游戏(自主游戏)</p><p class="ql-block"> 为游戏而游戏,因游戏而发生的“学与做”</p><p class="ql-block">实例:打枣,赶鸭的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丁教授对这个两个案例进行分析,这两个案例具有任务型,是孩子们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实例。是游戏中学习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丁教授还讲到自主游戏,自主为背景。这也解决了我的一个疑问,传统和自主游戏如何进行结合?这就说明这两个并不是一个冲突体,而是在一个大环境下另一个游戏的展开与实施。</p><p class="ql-block"> 接着,丁教授讲述到了幼儿园自主游戏的三种类别:自发性、探索性、规则性。</p><p class="ql-block">自发性的游戏→象征与角色→闭嘴与放手</p><p class="ql-block">探索性游戏→问题与情景→材料与介入</p><p class="ql-block">规则性游戏→规则与竞争→由“控”到“放”</p><p class="ql-block"> 最后要知道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发挥想象,满足愿望,解决任务过程,完成过程中的经验较为重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