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之新疆八路军办事处一长春达人制作于20230706

长春达人

<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为对新疆军阀盛世才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国际援助,保障同苏联交通运输孔道的畅通,在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设立八路军新疆办事处。先后由周小舟、滕代远、邓发、陈潭秋等同志领导。</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1937—1942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领导抗战的办事机构所在地。纪念馆建筑面积503.6平方米,占地1100平方米。共有12间房,楼下5间、楼上7间。一楼二楼分别设了文物展厅,拥有馆藏文物4000件,其中16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1962年,办事处旧址被乌鲁木齐市政府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革命烈士纪念馆”,1965年10月更名为“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目前,该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12月,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被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重点建设规划”之一。</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31日,我来到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由于正在维修,所以未能进入,只在门口拍照留念。新馆也己竣工,即将开馆。</p> <p class="ql-block">办事处大力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号召组织人民支援抗日前线,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帮助新疆发展各项建设事业,培训特种部队,同盛世才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其活动对扩大我党我军在新疆的影响,促进新疆建设事业的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觉悟起了巨大作用。1942年盛世才破坏统一战线后撤销。</p> <p class="ql-block">在乌鲁木齐市胜利路392号,静静地伫立着一幢中俄合璧风格的土木结构二层小楼。青砖压檐砌腰,深红门窗嵌墙,岁月印迹沧桑而沉静。1937—1942年,这里曾是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p> <p class="ql-block">从底楼门厅走进小楼,迎面是纪念厅。纪念厅正中,是一面用于播放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影像资料的LED屏,两侧有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孩子们的塑像。纪念厅左面,陈列有陈潭秋、邓发等烈士生前用过的衣物、毛毯、皮帽和书籍,右面则是陈云、滕代远、邓发、陈潭秋四位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的生平简历。</p> <p class="ql-block">由红色的木质楼梯上到纪念馆二楼,最靠西南侧的房间曾是党代表陈潭秋的办公室。推开门,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桌子、台灯、电话、衣架……简朴的陈设一如往日。</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再现的是1937—1942年以陈云、邓发、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和不屈不挠狱中斗争的历史风貌,是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历史见证。”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买玉华说。</p> <p class="ql-block">许多市民一家三代扶老携幼来这里参观,通过红色基地教育当代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来这里做志愿者。”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工作了十几年的艾山·阿布都拉告诉记者,他读研的儿子就来这里参观过七八次,还在参观日记中写道:“过去的新疆多么贫困,前辈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将新中国的旭日托起,我们当代人一定要深刻缅怀我们党的丰功伟绩,传承前辈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抗战精神,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90后”讲解员麦提拜尔·麦麦提特别喜欢给观众讲这一段历史,“每讲述一次,我都能感受到全疆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也更让我敬佩那些共产党人。历史告诉我们的要铭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更要传承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新馆总建筑面积7881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形,象征革命事业的崇高伟大。顶部造型是一颗巨大的红色五角星,与旧址的红色屋顶交相呼应,象征先烈精神将永远被传承。</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市革命历史纪念地管理中心)党支部副书记、馆长吐尔逊·克孜拜克介绍,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新馆集展示、保护、研究为一体,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感受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目前已经竣工,正在有序布展。</p> <p class="ql-block">一座旧址,一座新馆,跨越七八十年的时空,共同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写下的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如日月星辰,激励后来者仰望、追随。</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辉映下的这段历史已经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期激励着全疆各族人民,不惧艰难与险阻,踏上奋斗新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