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凹山地质公园,位于家乡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原为一座露天铁矿采场,开发于1917年,停采于2017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功勋采场,有“华东第一矿”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这座铁矿采场,经历了民国初期"实业救国"时期的私人资本开采,日军占领期间的掠夺式开采及新中国收归国有后的全面开采这三个历史阶段。百年沧桑,难以一言以蔽之,而屹立于采场不远处的这棵百年"南山松",应是她默默而忠实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凹山铁矿采场,由最初的海拔184米的露天山坡开采,到收官之时的负215余米的矿坑开采,累计为马钢输送了2.1亿吨铁矿石,是实打实的“马钢粮仓”,而在开采之后的这片土地上,也向人们呈现出一个硕大的人造"天坑"!</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2017年6月5日,采场停采前的最后一炮"绝响",所留下的图景。</p><p class="ql-block"> 高空航拍的这一图景,看上去很美很震撼,但从环保的视角上,这座亚洲最大的铁矿坑,却又犹如一块城市硬伤,有悖于生态文明及"两山"理念,亟待整容蝶变。</p><p class="ql-block"> 2021年,马鞍山将采场所在地向山地区列为绿色转型示范区"一号工程",对包括采场在内的产业体系本着"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原则进行整治。</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19日,凹山采场华丽转身,一座冠名为"马鞍山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在采场原址上正试开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公园位于采矿坑西侧,总投资约4千万,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设有文化广场、矿山设备展示区、观景平台及停车场等。现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深受市民及游客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文化广场,多用展板形式,展示了凹山采场的百年苍桑史。</p> <p class="ql-block"> 矿山设备展示区,展示了该采矿区用于采挖及运输铁矿石所需的主要设备。从装备机械化程度上看,应是近几十年所更新换代的设备,而早先的机械却一件没有再现。这多少让人感觉有些遗憾,因为少了一份百年采场她所应有的沧桑美!</p> <p class="ql-block"> 公园最有看点的中心景点是:观景平台。在末登上观景平台前,首先看到的是这块刻有"源"字石雕及侧面的一小块用以注释此石雕的石碑。从石碑上文字说明可以看出,刻有"源"字的这块石头,并非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取自于本采场,且具有60%以上的高品位铁矿石!而一个"源"字,则道出该采矿场在马鞍山之地位所在!</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家乡的马鞍山,是因为有铁矿才有了炼铁厂,因有了炼铁厂进而又有了练钢厂,再因钢铁厂之规模而建市,更借之于钢铁而立市。追根溯源,则凹山铁矿当推首功!因而,将此矿场寓为马鞍山的城市之"源",就一点也不为过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源"字石向右侧边缘宽阔的观景平台台阶拾级而上,采场华丽转身之后,一座蓝宝石般美丽无比的人工湖,便映入我们的眼帘啦!</p> <p class="ql-block"> 其实,凹山铁矿采场,还有一个姊妹矿一一东山采矿场,尽管凹山矿场已停采并蝶变为一座人工湖,而东山采矿场则仍在继续地开采之中。在观景平台看人工湖的左侧地面上,铺设着一条铁路,这条铁路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一趟装满矿石的列车,由东山采矿场开出,经人工湖湖边堤坝处开往选矿的下一道工序一一精矿!而每当列车通过人工湖侧,且又恰逢我们正在欣赏湖景时,这动静相触的场景,真的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在本文的结尾,让我们通过一小段视频,全方位地再此感受一下这人工湖的动感与秀美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