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骨气

舜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抓周的时候,我爸直接抓起一枝毛笔,就不松手了,这可把我爷爷乐坏了,他笑哈哈的说:看样子我们家又要出一个读书人了哟。我爸从小就喜欢看书,稍微长大点,不知什么缘故,他竟然稀里糊涂的爱上了画画,也许是天性使然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爸每天除了帮我爷爷栽田种地外,他还帮着家里砍柴、种菜、洗衣服、做饭……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活。但是只要一有空,我爸便会伏在大门前的一块石板上用土块或者石块在上面涂鸦,有时候他还会拿上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画,他最喜欢的就是把细细的柳枝烧成炭条,然后在平整的墙面上画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我爷爷看我爸饿着肚子也在地上写写画画,很是心痛。他每次出门去赶场卖东西,都会问我爸要买点什么回来,我爸从来不像其他孩子一样要我爷爷买颗糖或是买块饼干回来,我爸总是对我爷爷说能不能给他买张毛边纸回来。我爸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我爷爷能在赶场的时候给他买一张毛边纸回来让他画画,若是那天爷爷能给他带一张毛边纸回来,我爸爸就会欣喜若狂,高兴的不得了。虽然家里穷得连吃个白米饭都是奢望,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可我爷爷对给我爸买毛边纸这个事情,却从来没有吝惜过,隔三差五的总会给我爸带回一张毛边纸回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我们邻居家有一个孩子在外当兵(按辈分我应该叫他三伯),有一次回来探亲,说起外面的世界,我爸羡慕不已,内心十分渴望去外面看看,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我爸就央求三伯回部队的时候帮他看一下,他日思夜想的《芥子园画谱》要多少钱一本,他想买一本回来跟着学画。三伯在当兵前就和我爸关系很铁,我爸说起这事,他毫不犹豫就一口答应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果然,三伯回部队没多久,就在给家里的来信里说起了《芥子园画谱》的事,说要两块半银元,当时一块银元可买两担谷,这本书可得五担谷钱。我爷爷奶奶知道是这个价格,给吓了一大跳,可两个人什么也没有说,就卖了三担半谷,又借了点钱给寄过去,托他买回了一本《芥子园画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我爸得到这本书后,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抽空临摩起来。我爸那时候识字不多,书上很多字他都不认识,只能自己凭着想象去猜,他想找人请教,可村里读书最多的人就是我爷爷,我爷爷一天到晚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根本就没有时间教他,加上我爷爷他也不懂画,书上有些关于画画技法的描述,他无法理解,也无法表述给我爸听。于是我爸就有了要读书的强烈愿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正巧,我舅爷爷家开办了私塾,请了个先生教他们的孩子读书。我奶奶便把我爸想读书这个事给我舅爷爷说了,哀求他同意我爸也过去跟着读书。我舅爷爷是我奶奶的亲大哥,也是当时我们县赫赫有名的俞家大地主,他听我奶奶这么说,就同意我爸过去读书了,我爸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就这样我爸正式到俞家去上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我爸在我舅爷爷家读书,我舅爷爷并没有安排他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吃住,我爸和他家放牛娃益友住在一起(益友比我爸大几岁,人很善良,也很纯朴,是我爸在俞家最好的朋友),吃饭也和他们家长工一起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即便这样,我爸还是很开心,天天有饭吃,白天有书读,晚上还能和益友一起谈天说地,我爸很满足这样的生活。我爸总是担心舅爷爷家里人说他在舅爷爷家白吃白住,被别人看不起,他努力帮舅爷爷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放学回来,别的孩子都撒欢的玩,他不是帮着去扯猪草、剁猪草,就是帮着益友去放牛,农忙的时候,他还会帮着干田里、地里的活,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那天,过端午节,学堂不上学,孩子们都放假了,几个姨奶奶也带着家人回到了舅爷爷家,过节看到这么多亲人,我爸开心极了,他仿佛一下子就忘记所有的痛苦和不堪,和其他孩子一起高兴的玩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正玩得嗨呢,舅爷爷安排人过来叫他:你怎么没和益友一起去放牛啊?今天过节,人手少,益友一个人忙不过来,赶快去帮益友放牛吧。一句话让我爸羞红了脸。是啊,在这里白吃白住,还跟着他们的孩子一起上学,不干点活,实在心里有愧,我爸赶紧往山上跑去找益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益友看到我爸一个人上山来,就问我爸:今天过节,你一个人跑到山上来干嘛?我爸说:帮你放牛啊。益友挺好奇的:“我是俞家的长工,你可是俞家的外甥,大过节的,你不和他们一起吃好吃的,跑到山上来和我一起喝什么风啊?快回去吧,今天我这里不用你帮忙,一会儿有什么好吃的,偷偷给我带点就行了。”听到益友这话,我爸猛然一惊,是啊,怎么就叫我一个人来放牛呢?其他在一起玩的孩子,一个也没有叫,他们都在那里开心的玩呢,我爸心里隐隐感觉有点丝丝的凉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转眼,到了吃午饭时候,我爸和益友在山上远远的看到刚刚还在院子里玩的人,一个也没有了,应该是开始吃午饭了。我爸和益友俩也和平常一样就着咸菜吃起益友带上山的馒头来。吃着吃着,眼泪不知不觉从我爸眼睛里涌了出来,益友看到,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用手轻轻拍了拍我爸的肩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傍晚,牛群都吃饱了,我爸和益友像往常一样,慢慢的把牛往山下赶,牛群也习惯了,很听话的跟着他俩走下山来。俩人把牛群赶进牛圈的时候,家里已经点上灯了,堂屋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俞家的亲戚们正吃饭喝酒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他俩,跟平常一样,穿过堂屋,走到厨房边他们平时吃饭的饭堂去吃饭,今天吃饭比较早,饭堂早已经没有人了,桌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一碗没有动过的肉,还有几个粽子和其他几盘没有动过的菜,一看就知道这是其他长工们特意给他俩留下来的。好久没有吃到肉了,俩人坐下来,不一会儿就风卷残云般把桌上的饭菜吃了个干干净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饭后,俩人回到房间,我爸对益友说:“益友哥!我想回家,可我不知道路,你能送我回去吗?”益友点点头问:“你还回来吗?”我爸对益友说:“不来了,再也不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益友跑到牛圈旁边,用稻草做了两个火把,就和我爸出发了,从那以后,我爸再也没有踏进过我舅爷爷家的大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