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之前,养儿必养“三气”,养女必练“三力”

爱正扬

<p class="ql-block"><b>3岁养贵气</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熊孩子高铁上吵闹不止、电影院故意踢别人椅背、损坏他人或公共物品......诸如这些场景,新闻中频频发生,现实中也不少见。而主角,往往都是几岁的小男孩。记得曾有一张很普通的小男孩坐地铁的照片意外走红了网络。</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男孩端坐在妈妈旁边,手摆在膝盖上,哪怕妈妈注意力不在他身上,也不吵不闹、不多占座嬉戏。网友都说,这孩子,一看就是个“小绅士”,惹人喜爱。小小年纪如此有气质,走红完全不奇怪。旅行作家凯鲁亚克曾说:<b>“教养是一种不用说出来的美好。”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光是看见,就能让人觉得如沐春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男孩天性调皮好动、叛逆任性,但并不意味着能够没有教养。孩子的3-6岁,被教育家称为<b>“潮湿的水泥期”</b>,是他们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最适合立规矩的年纪。3岁开始,家长就要有管有罚,给男孩正确的引导:不能做的事情,坚决说“不”;约定好的事情,要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要承担责任;别人的东西,要尊重爱护。</p><p class="ql-block"><b>男孩懂规矩,有教养,才是真正的有“贵气”。</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7岁养脾气</b>综艺节目《爱的味道》中,7岁的小男孩在饭桌上谎称自己睡过午觉了,却被爸爸拆穿。本来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却点燃了他的脾气。他伸手拍打妈妈,狡辩说:<b>“你又没有监控!”</b>接着他又反抗爸爸让他罚站的举动,大吼、跺脚,还激动地扇自己耳光。</p> <p class="ql-block">养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很多这个年纪的小男孩,都是一言不合就大发脾气。这是因为,相比同龄小女孩,他们大脑中控制冲动的部分发育迟缓,缺乏自控力,且受到睾丸激素的影响,往往更粗暴、好斗。与此同时,他们的语言系统还不足以支撑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只能用发脾气的行为来宣泄愤怒。所以,面对男孩爱发脾气,以暴制暴是不可取的。首先,要接纳他易怒的生理原因,保持理解和共情,因为他需要我们的帮助;其次,看见他的内心感受,引导他用语言表达出来,是难过、生气,还是郁闷、沮丧......随后,告诉他如何面对情绪,教他冷静思考、解决问题,或者用运动等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当他懂得向父母诉说,知道父母能理解自己、帮助自己,就自然不会再暴力对抗,胡乱发脾气。</p><p class="ql-block"><b>男孩“好脾气”,不仅对自己身心健康有益,还能够更好地和父母以及他人平和沟通,在社交中也会更受人欢迎。</b></p><p class="ql-block"><b>12岁养正气</b>前阵子在网上看见一个很暖心的新闻。陕西西安的初二男生刘艺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照顾特殊同学“兵哥”到现在,六年如一日。</p> <p class="ql-block">他带着“兵哥”一起上下学,帮助他收拾需要的课本,考试时也会先送他进考场之后再离开。“兵哥”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摩擦,都是他从中协助。同班很多同学在他的影响下,也会主动来帮助“兵哥”。或许他不是成绩最好、成就最卓越的人,但他身上所体现的善良和责任感,却是比“金牌”和“奖杯”更熠熠生辉的存在。古人说:“善人者,人亦善之。”</p><p class="ql-block"><b>一个懂得共情、关心他人的男孩,内心一定充满阳光,如花香盛开,蝴蝶自来。</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还记得那位在讲座上怒斥教授崇洋媚外、唯利是图的庐江中学高中男生吗?</p> <p class="ql-block">他用勇敢、坚定和正直,打败了权威和世俗偏见,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也赢得了社会的赞许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青春期,是孩子人格健全、三观建立最关键的时期。</p><p class="ql-block"><b>父母也许教不了孩子许多知识,却可以教他善良正直、有责任感,而这些,才是为人之根本,是男孩未来能够披荆斩棘的最大资本。</b></p> <p class="ql-block"><b>养女必练“三力”3岁练抗挫力</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小女孩拿着可乐摔了一跤,洒了自己一身。爸爸看见了,没有第一时间过来安慰和扶起她,而是让她自己爬起来,又引导她自己处理好。因此,孩子也没哭闹伤心,而是自己去洗手换衣服。她没有被意外打败,而是学会了如何处理面前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都说女儿是爸妈的“小棉袄”,比起男孩让人操不尽的心,女儿总是乖巧、可爱,惹人喜欢。所以,很多父母都习惯于给小女孩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被爱着长大,不让她受一点伤害。而这往往会让她变得玻璃心。<b>其实,养女儿就像种一朵花儿一样,让她经历一些风雨,才能生长得更强韧。</b>让女孩多跑一跑、跳一跳,摔倒了就鼓励她自己站起来;遇到困难,不直接插手,引导她自己处理,然后给她认可;还可以让“心大”的爸爸来带女孩玩耍,给她多一点自由探索的空间。比起妈妈的细心细腻,爸爸往往“粗”一点,不会阻碍孩子去尝试、去冒险,还能够用强有力的臂膀为女儿兜底。</p><p class="ql-block"><b>总之,养女儿,不妨让她大胆去尝试,去跌倒,一个从小接受过历练的女孩,才不会被轻易被打败。</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7岁练体力</b>Cindy田雨橙跟着爸爸田亮参加《爸爸去哪儿》时,一直被喜爱她的网友称为“风一样的女子”。做任务、搬东西,干什么都是一马当先,跑起来连身为男孩的天天都追不上,摔倒了就立马爬起来继续跑。</p> 如今多年过去,她也凭借着对运动的天赋和热爱,在网球领域小有成就。这份阳光、健康的气质,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而这和她从小的运动和锻炼脱不开关系。 <p class="ql-block">普通家庭或许不需要培养一位运动少女,却同样应当重视女孩的体力锻炼问题。联合国曾发布过一项青少年调查报告,85%的青春期女孩体育活动缺乏,相比男孩的78%更为严重。女孩开始上学以后,天然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在学业上,户外活动的时间就少了,严重的还会影响健康。儿童时期,家长要注重引导女孩的运动兴趣,带女儿多尝试各种运动形式,除了跑步跳操,还有网球、羽毛球等都很适合女孩。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女孩的运动习惯,每天陪伴孩子30-60分钟、帮助孩子形成有规律的运动时间。如果可以,让女孩和小伙伴一起锻炼,她也更容易坚持和享受这个过程。<b>女孩有强健的体魄,自然更有能力保护自己,同时更自信更勇敢,热爱生活也爱自己。12岁练定力</b>《女孩危机》一书中写道:<b>“男孩的问题是表面的,女孩的问题是深层的。男孩像一条河,女孩像一口井。”</b>养育女孩,一路上并不容易,最险的一关,就是青春期。女孩们站在通往成人世界的门口,小心试探,可四周荆棘密布,诱惑丛生,稍有不慎就会遍体鳞伤,踏入歧途。<b>去年8月,青岛一位16岁的少女,在网上认识一位男网友才一星期,连对方真实姓名都不知道,为了见他就拉黑父母,独自坐上去常州的火车,惊动了民警才寻回。今年3月,河南一位12岁女孩的父亲,发现6年级的女儿偷偷买了手机,和陌生网友聊天,和对方达成所谓的“恋爱”关系,还被对方诱导发身体的照片。</b>如此种种,让女孩家长警醒。12岁左右,正是女孩对身体发育和长大成人感到憧憬又懵懂的年纪。作为女孩的家长,一定要有“打预防针”的意识,提前告知女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守好底线,保护自己,在纷纭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定力”。当她过度关注外表,被外界不良价值所引导,不自信或容貌焦虑时,一定要关注她的心理,给足她安全感,帮她找到真正的价值感所在;当她对身体和性感兴趣时,不妨坦诚地和她聊一聊,给她一个清晰的底线,让她在安全的区域内探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对青春期女孩的真正富养,应当是心灵的富养。一个懂得不断学习、自我思考、自立自强的女孩,永远不会被外界因素所困、所伤。</b></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养男孩就像种树,养女孩就如栽花。</p><p class="ql-block"><b>一棵树,唯有根正、身直,才能参天而屹立不倒;一株花,唯有扎根、强韧,才能芬芳而不惧风雨。</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人民日报曾刊文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我们看到他们的灵性和特性所在,因材施教,给树木阳光,给花儿雨露,成为他们合格的引路人。12岁之前,养儿养“三气”,养女练“三力”,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在规矩与爱的阳光下盛开、盛放。</p><p class="ql-block">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END-</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洞见父母</b>,和千万父母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_5oGY0pGPJIt_DNdHCj0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