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马鹏程,夹江县三洞小学书法教师,中师毕业便开始在小学教育的第一线教语文、数学,并从事班主任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良好,是夹江县推进“书法进课堂”工作中的优秀教师代表<br> 生在纸乡 醉心书法<br> 马鹏程小时候家里是生产宣纸的,他从小喜欢书法,小学到中师,他一直是班里书写最漂亮的同学。参加工作后也一直临池不辍,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和指导,始终无法有大的突破。2018 年,他参加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每周五晚上开办的教师书法培训班。4 年来,他努力学习,谦虚好学,在老师的系统指导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和临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书法理论和书法技能取得了明显的提升,他还和全县的书法老师经常交流切蹉,通过学习交流,增强了他对书法的热爱。每天工作生活之余,他总会认真揣摩字帖、挥腕作书。为了激励自己,他还专门刻了一方“痴墨半生”的闲章,逐渐树立了“传统文化薪火传,书法教育我当先”的志向<br> 书法进课堂 教学得相长<br> 2019 年 9月前,马鹏程老师担任的是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是数学老师,但他一以规范的粉笔字影响着学生。2017 年下半年开始,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大力推进“书法进课堂”由于缺乏书法教师,推进工作面临一些困难。三洞小学极力想破解这一课题。虽然书法教育是新的课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对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挑战,马鹏程老师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得到了李毅校长的信任,校长说:“书法进课堂,我们学校只有你最适合,我想就把书法教学工作交给你了。你想怎么做、需要什么,学校会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支持。”<br></h3> <h3> 马老师欣然答应了校长。从此之后,他主教数学,兼职教书法。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家长不理解,甚至有不正确的认识“书法学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难道比语文数学还重要吗?”“古人字帖中的有些字的写法和现代汉字完全不一样,老师会把孩子思想教乱的?”面对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马老师积极面对,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同时他更用心地上好所教班级的每周一节的书法课,他给学生们讲书法的起源、书法家的故事,从认识毛笔开始悉心指导他们掌握笔法。同时他指导学生开展 “一日一练”和“毛笔晨练”活动。所谓毛笔晨练,就是每天早自习前,老师和学生到书法教室共练毛笔书法。每天,马鹏程老师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对帖观察、蘸墨拯笔、挥毫运腕,他细心指导着这些质朴的农村孩子,在书法的海洋里畅游,每周五天,从不落下。经过一年多的坚持,同学们从刚开始连笔都不会拿,到后来能够自信落笔写出漂亮的毛笔字。学习书法让孩子们收获了自信和快乐,不仅更加热爱书法,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br><br> 2020 年,夹江县举行中小学生禁毒书法比赛,三洞小学周芷钰、李月婷等获得了毛笔、硬笔书法的三等奖,实现了三洞小学书法教育<br></h3> <h3>零的突破。书法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所接受。三洞小学的书法教育从此走上了正轨。<br> 坚持社团教 书法入心田<br> 孩子们的成长和所取得的成绩,学校看到了选择和坚持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把书法教育的信心。后来,马老师接手了繁杂的报账员工作,但他在书法教育上下的功夫更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除了日常的书法课教学外,他还承担了书法社团的教学工作。书法社团的孩子来自全校各个班级,让他们学好书法可以带动班上其他同学热爱和学习书法于是,马老师坚持让社团的孩子们也一同参加“毛笔晨练”活动,并每天提前一小时到校,组织社团的孩子和自已所教班级的孩子到书法教室进行晨练,练习结束再回教室上早自习。三楼的书法室夏热冬凉,但马老师和孩子们每天坚持从不叫苦。而马鹏程老师所付出的劳动远远超出社团活动和书法教学规定的时间范围,但他既没收过孩子们一分钱,也没有领过一分钱的加班费。老师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孩子们也很争气,2022 年 8 月,周芷钰同学参加四川省首届“书画传习 强国有我”书法大赛获得了省二等奖(乐山市有 2 人 ).同年 10 月,组织学生参加“融汇杯”首届四川省师生硬笔书法大赛获优秀作品奖,优秀组织奖。2023 年 4 月,我校学生获乐山市“新时代 蜀少年”硬笔书法 2 个一等奖,1 个三等奖,2 个优秀奖;同月有 3名学生受邀参加了四川省“新时代 蜀少年”现场书法比赛分别获得 1个二等奖,1 个三等奖,1 个三等奖。4 月底全县的“笔墨中国 书香夹江”现场书法比赛,有 10名同学参赛,共获得 2 个一等奖,6 个二等奖,2 个三等奖,在农村小学中名列前茅。<br> 书法学习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成长,他们的背挺直了、笑容自信了、学习劲头变得更足了。学生家长们的态度也从当初的怀疑转变为理解和大力的支持。<br> 学研相合继往开来<br> “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这是马老师经常说的话,同时也是他乐于书法学习、乐于书法教育的实践。为了教给孩子们更多、更全面更专业的书法知识,马老师始终坚持每天读书学习、笔耕不辍,始终坚持和孩子们一起练字。近三年时间里,他先后临习了《圣教序》《自叙帖》《书谱》《洛神赋》《宣示表》《离骚经》等名家书帖。教学工作要讲究因材施教,书法教育更是如此。但每个孩子一个帖,书法教师面临的教学难度非常大。一般而言,多数教师会选择一个统一的帖让孩子们临习,但马老师没有选择避难就易,而是尊重学生的爱好,选择了难的方法,选贴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和特点,楷行草隶,字体不拘,风格不限;在教学上,因材施教,注重个别辅导。马老师曾对很多人说:“为了教好孩子们,孩子们学习的字帖我都要先涉猎,到现在连自已都不知道自已擅长什么了。”这是他心底的老实话。每个跟他学习书法的孩子拿着作业和字帖向马老师请教的时候,他总能精准的给孩子们示范讲解日子就在这种枯燥而充实的的重复中一天一天的过去,马老师的书法水平也逐渐提升,先后在一些比赛中获奖,并加入了四川省硬笔书法协会,是夹江县书法骨干教师之一. 马老师用心指导学生学习成长,对待同事和其他学校的书法教师,他也总是拥有一颗热心和耐心,与大家积极交流分享学习和教学心得。他经常和学校的年轻教师进行交流,为他们如何上好书法课、指导学生的书写出谋划策,指导方法,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他的示范和引领带动了三洞小学全体书法兼职教师的成长和教学热情,也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了“书法进课堂”的魅力。<br></h3> <h3> 马老师接受书法教学任务以来,他用自己的书法专长对书法教育的执着和对孩子们真诚无私的爱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尊重,也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收获了成功与自信。而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喜爱和向往,更促使他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积极的实践中,逐渐积累不断丰富自己,逐渐形成书法教育教学的良好风格。其对书法教育的执着和爱大家有目共睹,体现了一位农村小学书法教师深深的书法情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