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探圈畅游技巧】藏在深山人未识

今夜无眠

美篇昵称:今夜无眠<br>美篇号:13391773<br><br> 深山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br>阿尺木刮笛声残,夕阳山外山。<br>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br>人生难得是欢聚,同乐有几多。<br><br> 同乐傈僳族民居建筑群位于维西县叶枝镇,是维西县最具代表性和最古老的傈僳族山寨。山深处,与世隔绝,完全未开发,没有门票,没有商业,没有破坏。养在深闺人未识,99%的人都遗漏了这个遗世独立的小村寨,只有资深的驴友才知道。<br><br> 看过日照金山,离开飞来寺,我们一行8人,踏上魂牵梦绕的德维公路,前往同乐民居建筑群。同乐民居建筑群究竟在哪里,领队笑笑也不知道,前几次只是去梅里雪山。同乐探幽,也是大姑娘上轿——第一次。好在有导航引路。<br><br> 公路在云雾中穿行,路面五六米宽,一侧是悬崖,爱抬杠的袁师傅聚精会神,谨慎驾驶。雨季,多有塌方路段,路上飞落的碎石大小不一。车轮碾在大一点的碎石,猛一歪,吓得胆战心惊。除非老司机,不建议走这一条路。<br><br> 一路偶遇几个村民,车辆少的可怜,否则会车真挺费劲。我也不想这样起起伏伏,但公路带着你,在恋恋不舍中摇晃。路长得没有尽头。每次钻隧道之前,心里都紧绷绷的。军人出身的阿碧胆大,堪称女中豪杰,一手拉着车门,眺望山谷风景。<br><br> 山高路险沟深,驾车纵横驰奔,<br>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袁大师傅。<br><br> 路途雪山、梯田、绿树和炊烟,天光云影,怡然自得,让人想安居乐业。在同乐村委会附近,来回走三遍,还是没有发现民居建筑群蛛丝马迹。究竟该往哪里走,寻找同乐村古寨入口,袁师傅又开始和领队笑笑抬杠,结果俩人谁也没有赢。领队笑笑重新问问度娘,才知道同乐民居建筑群和同乐村委会相差甚远。<br><br> 打尖吃过午饭,顺着一条窄窄的简易山路,前往民居建筑群,山路蜿蜒,面壁临崖,因此要到达同乐村还不是一件很方便容易的事。 入村便是“同乐阿尺木刮传统展览馆”,免费对游人开放,主要对傈僳族的传统文化、歌舞、生产生活器具等进行展示。<br><br> “阿尺木刮”歌舞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主要流传在维西县康普乡、巴迪乡、叶枝镇一带。傈僳语“阿尺木刮”之意为:“阿尺”为“山羊”;“木刮”为“歌”或“调”。翻译为“山羊之歌”或“山羊调”。<br><br> “阿尺木刮”歌舞为无乐器伴奏的歌舞,舞蹈从起跳到结束,始终以歌唱伴奏,脚步随歌唱节奏而踏步。音乐以领唱与合唱构成。“阿尺木刮”的唱词内容异常丰富,从天上唱到地下,从高山唱到江河,从大自然唱到人类社会,从远古洪荒时代唱到今天,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可谓是包罗万象。这是一部傈僳族的百科全书,年轻的傈僳族一代就是从中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2006年5月,“阿尺木刮”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br><br> 历史上,傈僳族并没有文字,只能靠刻木、结绳记事。1923年叶枝镇新洛村哇忍波经过长时间酝酿之后,用10余年的时间创造了一套音节文字。将文字编成长短不一而又大致押韵的291句,易读易记,字数共1039字。哇忍波作为傈僳族祭天仪式第20代主持人,曾长期在同乐大村通过“阿尺木刮”歌舞吮吸了大量傈僳族文化精髓,为创造傈僳族音节文字奠定了基础。<br><br> 哇忍波创造的傈僳族文字也成为我国最后一种经认定由本民族自己创造的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而傈僳文是音节文字。傈僳族音节文字的读写都按照从左至右的竖行来进行,文章或典籍不分所落,从开头到结尾都相连。没有任何标点符号或间隔符号,读时要按内容停顿。80年代后整理音节文字典籍时,为了便于书写和印刷才把写字竖行顺序改为横排。傈僳族音节文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有的地方甚至将它用于写对联和告示。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这种文字的人越来越少。<br><br> 公路尽管修到村口,依山而建的村子,公路无法穿行在村子里,村内还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因为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没有收到外界的文化冲击,在这里只有三三两两的资深驴友。当地居民也不多同乐村全村127户,共计598人,常住只有25户,95人。<br><br> 瞧!这位身背木材的姑娘,刚刚从山里砍柴回来。这家烧柴码得整整齐齐。这里淳朴的傈僳族村民依旧保持着最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住着最原始的干栏式民居,日升而行日落而歇,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延续着自给自足生活。<br><br> 顺着小路往里边走,两旁房舍俨然,一条条木桩构成了木楞房的墙体,墙体的木桩采用交叠法横架而成,四四方方的长方形墙壁上铺盖木板,再用横木固定,整栋房子不用一钉一寸,却不留一丝缝隙,可谓巧夺天工。同乐村不仅房子是木头做的,就连屋顶上的瓦片也是木板的,这些厚实的木板上压着石头用来固定,这也形成了同乐村民居的另一大特色。<br><br> 这家房主姓王,建筑面积30平方,已经有300年的历史。这一家主人姓杨,对联是傈僳族音节文字,遗憾的是具体意思是什么不清楚。房屋多为木楞结构,形式有三种:一是三间相连,类似两室一厅;二是三间并排式,门都朝一个方向;三是院落式,过去为富裕者,现比较普遍。这家主人叫善布,曾经是家庭环境示范户,现在不知道搬在什么地方,房屋院落空荡荡的。这家小楼比较豪华,看着像新盖的,主人也不知道搬迁到哪里。慢慢抚摸着木楞房的一栏一栈,摩挲着岁月的痕迹,<br><br> <p class="ql-block">满园夏光锁不住,一枝芒果出墙来,大山的村落很少人留下,无人的路口有高大的核桃树,路旁开着不知名的野花。无眠友情提醒,路边的鲜花不要采,路边的野草不要摸。“金华”无意在大理手托曼陀罗花,然后摸了一下脖子,结果过敏一路。无眠好奇摸了一下路边不知名的宽叶野草,指尖好像扎进无数根刺,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就是疼得厉害,抹了风油精,才有一些好转。</p><p class="ql-block"><br></p> 大公鸡昂首挺胸站在台阶上,丝毫没有理会远方的客人。母鸡领着一群小鸡觅食,饿了吃青草,馋了吃蚂蚱。还是天蓬元帅口福好,吃饱了,躺着睡大觉,旁边还有四只小猪崽。静享安然,隐于山林,桃花源的纯自然生活。<br><br> 天青色等烟雨 ,同乐在等你,<div>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div><div>隐藏在深山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div><div>去同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div><div>她的美一缕飘散,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