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轮廓 — 大洋洲的召唤

Giorgia 季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小女儿暑假的第一天,也是大女儿的生日。每年的7月1日总要庆祝一下,因为这是一年里我们4人中第一个生日庆祝日。</p><p class="ql-block">早在3月份在浦东美术馆看“绝美之境”展时,就被展馆露台的“绝美之景”震撼。记得当时看完展走上露台已是下午5点多,尽管饱了眼福,但一阵阵飘来的牛排香让人直流口水,隔着玻璃看着需要预订的“江景”盛宴,女儿说下次我们来饱口福😅。</p> <p class="ql-block">当然要先饱眼福再饱口福,看展是必须的。提早2周买了展票,重要的是预订了“江景”餐厅😋</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展也是重量级的,来之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70幅画作,从15世纪到20世纪跨越600年的巨匠之作。</p><p class="ql-block">德国煤矿及钢铁业大亨提森家族的藏品怎么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呢?原来经过提森家族3代人的积累和收藏,藏品达到一定规模,1985年,第三代提森“海尼”与一名西班牙女郎结婚,1992年10月,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在马德里开馆,不久就把藏品半卖半送给了西班牙政府。</p> <p class="ql-block">从“中世纪”一路走到“20世纪90年代”,波澜不惊,3个多小时没有拿出手机,谈不上惊艳、兴奋,坐在长凳上歇歇脚、聊聊天,倒也平和、满足。</p><p class="ql-block">但往往惊喜在不经意的拐角处,惊艳在意料之外的陌生处😇</p> <p class="ql-block">初看“时间的轮廓”,无感;但是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吸引着我们走进大洋洲的时空隧道,没曾想一发不可收,手机不断咔嚓,太新奇太野性太自然,以至忍不住再写“美篇笔记”,梳理学习</p> <p class="ql-block">广阔无垠的太平洋几乎覆盖了地球三分之一的区域,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宽广且最深的海洋。太平洋,是岛民们的高速路, 是连接各部族的互联网,人们热爱它、依赖它、崇拜它。</p><p class="ql-block">5000年至3500年前开始的迁移浪潮中,他们的先人(早期南岛航行者)栖息于此,定居在这片地球遗落的区域。独木舟将岛民们送往新的家园,而大洋洲艺术也如“船只”,把祖先人像、织物、面具和盾牌等在不同的岛屿间“装”和“卸”,让“现在”,“过去”和“未来”彼此交融,横跨过去的四个世纪。以共同的祖先为纽带,以木材、树皮、纤维、贝壳和骨头为材料,通过令人惊叹的创作讲述了有关起源、祖先力量、仪式知识与表演的众多故事。</p><p class="ql-block">在新领土上建立定居点,即“原始点”。人们将独木舟或房屋视为已知祖先的身体。当它被“移植”进新领土的“原始点”后,祖先的效力就有了基础。“原始点”会提醒部族后裔其根源,并保证来自祖先的精神支持和引导。</p> <p class="ql-block">南岛航行者(祖先)极高的流动性意味着总有人无法回到起点或故乡。当人们在新领土定居时,会保留关于起源的记忆。因此,追溯血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种谱系符号,血统不仅能指认一个人去往了何处,还能体现一个人来自何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更是地中海地区的法国人,他的精神世界和太平洋地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何不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陌生的大洋洲的艺术空间,好兴奋😁</p><p class="ql-block">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森林茂密的内陆地区,河流连接着村庄,男人摆动着独木舟船桨穿梭其中。这些独木舟由一整根空心的树干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一进展厅看到的:独木舟船头板,海浪🌊纹雕刻</p> <p class="ql-block">独木舟船首装饰,可爱的小鸟🐦站在狗?身上</p> <p class="ql-block">独木舟船桨,细看上面的雕塑,很可爱传神</p> <p class="ql-block">祖先雕塑:大大的鼻子长长的耳朵,蹲着的憨厚老者形象</p> <p class="ql-block">祖先雕塑:一位眉眼低垂的祖先坐在一只大陶罐上,安详地注视着他的后代。陶罐在太平洋岛国是非常珍贵的物品,主要来自中国,被用来交换有价值的森林产物(如犀牛角、犀鸟牙和芳香树脂)。作为珍贵的传家宝,这尊雕像(以及他的陶罐底座)是令部族后人与他们的祖先保持活跃联系的渠道。</p> <p class="ql-block">男稻神,是要弯身下稻田劳作吗?🧐</p> <p class="ql-block">盾牌,绘有鲜艳的图案,瞪着大眼睛,长着尖牙的骇人生物会令对手不知所措,还能抵御在战争中带来不幸的恶灵。盾牌前方的钻孔中插着从被弑敌人首级上取下的头发,以此显示持有者的声望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在北太平洋地区的环礁和岛屿上,女性在交流与财富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珍贵的织物伴随着每一个重要的仪式场合。</p><p class="ql-block">美,没有女人不行;消费,没有女人不行;沟通,没有女人不行;发展,没有女人更不行😄</p> <p class="ql-block">饰品(菲侓宾),由贝壳,珠子,纤维,金属等构成</p> <p class="ql-block">(帕劳🇵🇼)女人用的龟壳货币(这用起来多不方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庆祝婴儿诞生到结婚庆典的人生重要场合中,人们会呈上并交换纺织品。较小的方形纺织品则被长者用作坐垫。</p> <p class="ql-block">仪式用织物(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p><p class="ql-block">这件织物上,船的桅杆向上延伸,杆上船帆和旗帜飘扬,与一对在天空中威严地张开翅膀,头带羽冠的鸟儿相呼应;船舱内演奏的乐队正取悦一位卧躺着的贵族;在船的下方,遍布着丰富的植物和海洋生物:螃蟹、海龟和章鱼,以及成群的海鳗和水母……</p> <p class="ql-block">在印度尼西亚,织物和席垫也被用于划定神圣和仪式空间。地位显要的人使用一种特殊方形垫子,这类垫子由精细劈分的藤条捆扎而成,并用加热的铁笔勾勒图案。这件藤垫描绘了一个天体中心,被四个球状物和一系列新月和飞鸟环绕。图案分布于四个角上。这一构图反映了贵族领袖与宇宙秩序的一致性,并强调了这种一致所带来的神灵庇佑和稳定性。</p> <p class="ql-block">女性仪式裙(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p><p class="ql-block">年轻女性在从青春期过渡到成年的仪式中,应正式穿着仪式裙。华丽的纺织物包裹着女性的臀部,以保护女性身体这一重要而神圣的部位——它是承载着部族血统和未来血脉的容器。四条餅织带衬托着两块精致的丝绸刺绣,上面描绘了两组名为“卡密卡密”的鱿鱼状人像,其无定形的线条则强调了这件纺织品在生育方面的象征意义,以及对身着此物的妇女身体的庇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条仪式裙由地位显要的女性在仪式上穿着,点缀其上的玻璃珠被认为有着超自然的起源(珠子曾经与黄金同样珍贵)。相传,珠子和其他形式的财富都生长在一棵先人们种下的树上,这棵树(隐喻独木舟)被贪婪的村民砍倒后就消失了,带着它积累的财富流转到了爪哇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洋洲各部族惊人的流动性是一种催化剂,促进了文化和艺术传统如万花筒般的绚烂多姿。在这一广袤的区域中,近两万多座岛屿上产生了1800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身处辽阔且具有世界主义特征的中心,岛屿既可以是出发点,也可以是目的地。在岛屿或群岛上定居下来,人们不会与外界隔离,而会构建一个动态关系网络。鉴于人们的高流动性,岛屿定居点从来都不是静止或固定的,它更像是一个中转站,人们会从这里出发,去建立起更多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祖先夫妇雕像(印度尼西亚,佛洛勒斯岛)</p> <p class="ql-block">“祖先”讲述了创世的故事,人们与土地以及生长于此的作物(如西米和山药)之间密切的亲属关系(赋予植物同等生命)。诸多复杂的仪式品最初是为安置在部族中心的仪式屋而设计的,以此召唤来自祖先的支持和引导。这让我联想到天主教教堂,我们的仪式感也很强。在地中海地区的欧洲,教堂里都存放着珍贵的圣物和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柱装饰雕塑(西巴布亚,桑塔尼湖)</p><p class="ql-block">妈妈抱着儿子?联想到了圣母子😊 这么圣神的雕塑是要刻在梁柱上😄</p><p class="ql-block">头上像锅盖似的帽子象征土里的块茎植物,代表人与土地的亲密关系,扎根在赖于生存的土地上代代繁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木舟艄柱(西巴布亚,帕马茨河)</p><p class="ql-block">这件精美的独木舟艏柱上的卧像(舟底座)描绘的是父亲,他双手放在两侧,平坦而修长的身体支撑着他的后代。他们面朝前方,手臂以奇特的方式向前伸出再回到嘴边。这些修长的手臂来源于螳螂(猎首),在柱最前端,犀鸟正在啄食父亲的头顶,犀鸟是一种具有锯齿状喙的大型森林鸟类。有一种“炽热”的精神力量。(忍辱负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祖先柱(西巴布亚)</p><p class="ql-block">这根祖先柱描绘了一个非写实的鳄鱼祖先,它的身体覆盖着神灵像和猎首符号。一个人紧紧抓住鳄鱼的头部,具有螳螂般修长的身体和弯曲的四肢,这是猎首强有力的符号。猎首是彰显男性仪式威望的重要活动。</p> <p class="ql-block">祖先柱(西巴布亚,法里希河)</p><p class="ql-block">壮观的祖先柱是纪念节日的焦点,人们以此向近期离世的人表达敬意。柱子竖立在男性仪式房屋前,雕像面向的河流通往大海,在那之外便是祖先界域。柱上的每个人物都以逝者的名字命名,作为前往精神领域的载体,命名的方式确保其代表的逝者安全渡入祖先的领地。仪式结束后,柱子会被带到椰树林中,任其自然腐烂。仪式蕴含的精神能量便流入土壤,滋养下一季的椰树。</p> <p class="ql-block">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硕莪虫盘</p><p class="ql-block">陌生的字,但雕刻图像吸引了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身面具(西巴布亚,阿吉普河)</p><p class="ql-block">为仪式宴会创造的纤维制全身面具。徘徊在部族附近的不安灵魂可能带来不幸或疾病。逝者的在世亲属通常会举办一个宴会仪式,帮助亡灵前往祖先界域,进入跻身祖先行列的下一个阶段。祖先神灵的象征物被迎进村庄里过夜,参加宴会和庆祝活动。到了第二天早晨,它们将永久地离开生者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制作全身面具的编织元素需耗时数月,是一项神圣的工作。被特别指定的男性从桑树皮中提取和制备桑皮纤维,但只有大师级织匠被允许用其织造物品。他们在仪式屋昏暗的室内完成编织,使用复杂的缠织技术制作全身面具的主体部分,再将其铺在藤条结构上定型。随后接上西谷椰树叶,制成沙沙作响的袖子和裙子,富有戏剧效果的木雕部件构成眼睛和耳朵.赋予面具以生命力。只有编织的部分被保留下来供将来使用。再次使用前,人们会接上新鲜的西谷椰树叶(刚接上时为嫩绿色)进行装饰。每一件全身面具都以个体的灵魂命名,并作为“船只”确保逝者的灵魂安全抵达祖先界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盾牌</p> <p class="ql-block">独木舟艏柱(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中游)</p> <p class="ql-block">这件独木舟的艄柱刻画了一只被视为部族祖先的鳄鱼。它拥有鳞状的皮肤,凸出的眼睛,紧咬的牙齿和突起的鼻子。一个人将头靠在一条较小鳄鱼的尾巴上,小鳄鱼夸张地拱起背部,张开四肢紧抓船舷。在时间之原初,第一个鳄鱼祖先深潜入原生水域,从泥泞深处带上来的泥土在它的背上沉淀并凝固。鳄鱼的体型不断扩大,最终固定在海洋中,形成了如今的新几内亚岛,这里的人们相信,伴随地震的电闪雷鸣是这条先祖鳄鱼引起的,它晃动尾巴让其后人感知到它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仪式屋装饰(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中游)</p> <p class="ql-block">它表现的是一只海鹰张开翅膀的夸张形态,鹰爪紧紧抓住一个人的头部。海鹰被认为是优秀的猎手,能果断地扑向猎物。这只海鹰在空中展翅高飞的雄伟姿态,彰显了这座村庄的战斗实力。</p><p class="ql-block">老公的名字叫海鹰,城市里的海鹰,名存实亡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圣槽鼓(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中游)</p><p class="ql-block">这件槽鼓被雕刻成鲶鱼的形状,同时具有鳄鱼的长颚。当木棰敲击狭长开口的边缘时,槽鼓会产生一种深沉而响亮的音调,仿佛是强大的超自然存在的声音。男性轮流敲打槽鼓,日以继夜,腔体发生的神圣回响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地区的大型仪式屋被视为创始祖先的化身。作为部族的“原始点”,这些房屋储存和展示祖先遗物和圣物,在持续数天或数周的仪式中,人们在仪式屋里适时奏响槽鼓,其低沉铿锵的音调被视为祖先发出的“声音”,激活祖先的过往,唤起生者和逝者之间的联系,将其令人敬畏的生发之力汇入当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仪式用板(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中游)</p><p class="ql-block">镂空仪式用板曾在男性成人礼上使用。复杂的曲线设计融合了重要的鸟类、昆虫和动物形象。板从仪式屋中取出并展示时,这些物种能被族人们辨认出来。这件仪式用板的顶部中央描绘了西米甲虫的心形脸,下半部分刻有两只犀鸟相扣的图案,板的底部刻有野猪狰狞的獠牙。</p> <p class="ql-block">祖先像</p> <p class="ql-block">钩形面具(巴布亚新几内亚,亨斯坦山脉)</p><p class="ql-block">好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辩论凳(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中游)</p><p class="ql-block">靠背是一站立人像,妙啊👍</p> <p class="ql-block">仪式用围栏部件(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中游)</p> <p class="ql-block">挂钩</p><p class="ql-block">我们日常的挂钩可爱动物型较多,像这样明显地域型特色的有种高级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p> <p class="ql-block">圣笛装饰物</p><p class="ql-block">能称之“圣”,那肯定有它“神”性,看一眼都不敢正视🤭</p> <p class="ql-block">雕塑(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中游,亚历山大王子山脉)</p><p class="ql-block">中间应该是一位母亲,两手各搀着一双儿女,头顶也各托着一双儿女,是代表生生不息吗?</p> <p class="ql-block">发饰(巴布亚新几内亚,于亚特河)</p><p class="ql-block">笛塞(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中游,于亚特河)</p><p class="ql-block">小而精致</p> <p class="ql-block">头枕(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下游)</p> <p class="ql-block">钩形雕像(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区中部,科勒沃里河)</p><p class="ql-block">这些雕像被当作神灵的承载物,保存在男性仪式屋中,人们在那里献上贡品,召唤神灵协助族人的狩猎或突袭行动。头部、站立的单腿、抽象化的中段躯干,躯干由一系列相向的同心钩构成,代表肋骨,围绕着代表心脏的中心元素。</p><p class="ql-block">这个太形象了👍</p> <p class="ql-block">仪式用板(巴布亚新几内亚)</p> <p class="ql-block">在大洋洲,艺术是一种连接的力量,充当通往祖先界域的桥梁。仪式的规范以祖辈的历史为基础,即惯例。“惯例之式”则有赖于岛民与养育他们的土地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暗夜星空指引航海者来到新的岛屿,这些星星也指引着播种与收获的季节性周期,让岛民们在新家园中繁衍生息。好比将房子“种入”土壤,他们精心培育块茎作物和各类植物,并与它们建立了强烈的亲近感。岛民们用称呼家人的词汇,例如“长者”,指代山药和西米,突显与其他物种的系谱关联,他们将自己视为其他物种的一个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瓦努阿图,安布里姆群岛槽鼓</p><p class="ql-block">这只高耸的槽鼓用于乐队合奏,演奏时,乐手适时敲打它狭长的竖缝边缘或“嘴巴”,鼓腔共鸣产生了铿锵有力的音调,人们将其视为被唤醒的祖先的“声音”。通过在眼睛上涂上一层明亮的新鲜颜料,并在耳朵和鼻子处贴上一簇树叶,祖先的生动形象得以彰显。</p> <p class="ql-block">酋长埃图伊.恩加勒.姆维伦(土地上的酋长)站在与大都会博物馆所藏这件相似的槽鼓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对门板(新喀里多尼亚,格朗特尔岛)</p><p class="ql-block">酋长屋作为宇宙中轴的概念是一种部族权力和精神力量的象征,内部饰有大量重要的祖先形象。房屋入口处两侧,成对雕刻的门板描绘的是部族重要的人物,男女皆有,他们去世后获得了祖先的地位。这对人像平静而安详,头部宽大,身体雕有几何纹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洋既是过去,也是未来。现实中的海洋和其精神意义上的航道都与时间的概念密切相关。亡灵返回祖先领地的旅程,即回归起源地是朝向西面的。对于主要向东迁徙的海洋航行者来说,回归西面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理解。回归一个人的起源地,换言之进入历史——人们会抵达此世“之外”与“之前”的世界,溯源的传统使得祖先创造的旅程趋于一个完整的“圆”。</p> <p class="ql-block">丧葬雕刻(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爱尔兰岛北部),也称马拉甘</p><p class="ql-block">“转变”的概念是“马拉甘”的关键,这类雕刻的图像表达通常是生机勃勃的,氏族祖先和图腾动物(包括鱼、蛇和翠鸟等鸟类)一一出现,相互交织、啮咬、拉扯;或者以一种奇妙的蜕变之姿形成你中有我的交缠之态。这件“马拉甘”描绘了一个从大鱼嘴中出现的人像,灵动地呈现了死亡引起的蜕变。</p><p class="ql-block">太有意思了,观展渐入佳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屋顶装饰(新喀里多尼亚)</p><p class="ql-block">这件双面雕刻的祖先形象曾用来装饰一座高耸的锥形屋顶,人们从四面八方都可以看到雕像修长的躯干和头部。屋顶装饰高耸入云,顶端往往呈螺旋塔尖状,饰有一串白色大贝壳。这件饰物和其尖顶仿佛是一个通道,连接着生者和居住在“生命”之外的精神领域的祖先。中心人物放大的耳朵和张开的嘴巴强调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沟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具(巴布亚新几内亚)</p><p class="ql-block">佩戴着树皮布面具,人们在篝火旁彻夜激情舞动。面具框架由劈开的竹子制成,包裹了一块原色树皮布作为“皮肤”,上面绘有红色和黑色的图案,使面具栩栩如生,描绘并献给与部族共享周围森林的某种动物、神灵或植物。两件面具中较大一个的圆形外观暗示了它是一种树叶之神;而另一个顶部分成两半,表明它代表了树枝分叉有关的神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舞蹈棒(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p><p class="ql-block">用木材、树皮的植物纤维等制作色彩鲜艳的盾牌、头饰和高耸的舞蹈用具。</p><p class="ql-block">这些仪式用品为一次性使用而制作,在舞蹈和庆典中被赋予生命,之后,它们被拆解,任其腐朽,精神能量由此返回大地,这一互惠的循环将在下个季节里重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盾牌(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新不列颠省)</p><p class="ql-block">这件令人惊叹的盾牌两端重复且富有动感的图案具有显著的对称性,而盾牌中央不规则分布且形似眼睛的一对同心圆扰乱了这种对称,明亮生动的图案赋予盾牌以活力。</p> <p class="ql-block">头饰(巴布亚新几内亚,加泽尔半岛)</p> <p class="ql-block">这件锥形头饰采取了螳螂的造型,类似于舞蹈棒,使用中的舞蹈棒会高出佩戴者的头部至少3米。</p> <p class="ql-block">缠腰布(巴布亚新几内亚)</p><p class="ql-block">这块极为精致的树皮布上饰有松散的卷须状图案,仿佛在细腻且有质感的表面流动着,微妙地模仿了不断发芽和生长的根系。这段树皮布非常柔软且有弹性,包裹在身体上宛如第二层肌肤,突出了岛民们与土地以及从土地中萌发出的万物之间强烈的亲近感。皮肤与土地一样,表面不断变化着。当皮肤得到浇灌和养分,它就会支持生命和生长;但如果得不到充分的照料,它就会很快变得干燥和脆弱。</p><p class="ql-block">妙啊👍👏</p> <p class="ql-block">在大洋洲各地,岛民们致力于创造、展示和激活艺术,令这片土地的隐性机制变得可见,突显维系这片土地所必须培养的精神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根植于土地的祖先像(巴布亚新几内亚),挺拔的身躯和球茎状头部融合了人类和植物的特征,与土地的亲缘关系</p> <p class="ql-block">仪式用碗(巴布亚新几内亚,塔米岛)</p><p class="ql-block">注意看“脸”的图案,像不像《千与千寻》里的无脸男,这里肯定不是渴望关注的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挂钩(巴布亚新几内亚,塔米岛)</p> <p class="ql-block">头枕(巴布亚新几内亚,塔米岛)</p> <p class="ql-block">珊瑚灰铲(巴布亚新几内亚)</p><p class="ql-block">铲子都雕的那么精致</p> <p class="ql-block">宴会用碗(巴布亚新几内亚,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卢岛)</p><p class="ql-block">这只宴会用碗的碗身和支撑它的四足由一整块木头凿成,镂空把手是分开雕刻的,与独木舟的船首和船尾装饰十分类似。作为在部族宴会使用的大型容器,它与隐喻着整个氏族或村庄的独木舟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象征性联系。</p> <p class="ql-block">仪式用斧(巴布亚新几内亚)</p> <p class="ql-block">大洋洲是充满连接和分隔之地,这里更是一个充满交汇点的地方。流通不限于人或物,还有思想和知识、设计和图案都会在新的语境中发生的转变。</p><p class="ql-block">在一个由海洋和岛屿组成的动态世界中,生活围绕着流动性而展开。所有“造物”都具有便携性。例如独木舟和房屋的组成部分都是可转移的,能够被拆卸并带到其他地方,重组或再利用。广意上的“船只”为跨越遥远的距离进行交流提供了空间。</p> <p class="ql-block">在整个大洋洲,艺术被卷入了生命多样的潮起潮落之中。在生长、繁荣和消退的季节性周期里,源源不断的更新与再生,犹如一个令人目眩的创造力万花筒,持续引导、激发和鼓舞当下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面具(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湾)</p> <p class="ql-block">大洋洲艺术蕴藏巨大的视觉力量,意在吸引和捕捉生命之力的精神能量。大洋洲原住岛民们从岛屿、天空和海洋等环境中挖掘丰富的素材,利用自身与祖先和自然界中神灵的深厚关系,人们直接将其归功于来自祖先的启发性影响。光泽的秀发、皮肤、龟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标志着祖先的存在。失去光泽则是令人不安的,甚至是危险的。暗淡无光的外表被认为是缺乏生产力和毫无生气的表现,并暗示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和孱弱。</p> <p class="ql-block">颅骨钩(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湾,基科里三角洲)</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圣物中最重要的是颅骨钩,即描绘重要祖先的大而扁平的木质雕像。这些人类头骨雕塑被放置在大型男子公共房屋内部的显要位置,代表着部落的实力和精神力量。这些头骨一部分出自该部族的祖先,另一部分来自于邻近敌对猎首中被杀部族的首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灵板(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湾)</p><p class="ql-block">强大的神灵是仪式的首要焦点,这些神灵与景观、河流或海洋有关,并与居住于此的部族相联系。浅浮雕工艺的设计令板上人物的造型灵动了起来。色彩鲜艳的通灵板是神灵的栖息之所。形象的“肚脐”,在仪式中被激活时,灵魂会通过这个具有超自然能量的门户进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为心脏是人的中心,还有“肚脐眼”中心,得保护好了🤩</p> <p class="ql-block">通灵板(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湾,图拉马河)</p><p class="ql-block">神灵会不时改变其身体特征,以显示神灵“不同于人类”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男人雕像(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湾,图拉马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鼓(托雷斯海峡群岛)</p><p class="ql-block">这件造型优雅的鼓,腰部收紧,逐渐向外扩展至开口处或“下巴”处。鼓上残留有装饰性的鹤鸵羽毛和坚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狩猎护身符(巴布亚新几内亚或托雷斯海峡群岛)</p><p class="ql-block">这件雕刻精美的狩猎护身符一端描绘了一只儒艮,另一端则表现了一只海鸟的头部。狩猎护身符被用来召唤超人类的支持,以帮助人们捕获这些难以捉摸的海洋动物。白天,人们从独木舟上猎杀儒艮,并将护身符安装在船头,据说它可以吸引或指向猎物的方向。到了晚上,猎人们在近海平台上手持鱼叉,观察种种迹象。悬挂在平台下的儒艮护身符有助于引诱捕猎范围内的动物上钩。</p> <p class="ql-block">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儒艮就是美人鱼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具(托雷斯海峡群岛)</p><p class="ql-block">“地中海式”发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木舟船首雕塑(所罗门群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盾牌(所罗门群岛,新乔治亚岛或瓜达尔卡纳尔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鲨鱼形圣骨匣(所罗门群岛东部)</p><p class="ql-block">这件鲨鱼形象容器,用来存放一位地位崇高的酋长头骨。人们相信在他葬礼周期的最后阶段,他会化身为一条鲨鱼,代表牙齿的贝壳碎片留在鲨鱼的上下颚中。圣骨匣被高高地放置在独木舟屋的檬子上,男人们聚集在屋内讨论部族重大事务时,圣骨匣中的祖先会为他们提供精神指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桨(布干维尔岛或布卡岛)</p><p class="ql-block">这把独木舟桨叶从宽大的长矛形渐渐变为一个细尖,图像中神灵们安坐着,四肢弯曲,向身体两侧张开,他们有着奇特的圆鼓鼓的发型,或仪式头饰。这把桨是人们需要“超人类”的支持时,在重要的仪式场合使用的一种仪式用桨。</p> <p class="ql-block">岛屿定居者们在截然不同的地域建立了家园,在海洋和天空之间所能抵达的地带上毗邻而居。在波利尼西亚,神圣的仪式空间被认为是停泊在这片土地的独木舟。正如独木舟载着人们往来于岛屿,仪式空间也为人们的互动交流提供了聚集地,并加强了部族的凝聚力,让部族作为统一的整体(如一艘独木舟,或一个氏族)聚在一起。</p><p class="ql-block">仪式将人类与神灵世界联系在一起,这些可容纳神灵的“容器”将他们从神灵世界的黑暗中吸引至人类居住的光明世界中,返程之前,神灵在其中安然给予人们引导。鲸鱼骨和象牙被用来制作酋长的礼服,表明酋长是创世神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人雕像(汤加,哈帕群岛)</p><p class="ql-block">鲸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胸甲(斐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拂尘手柄(南方群岛)</p><p class="ql-block">鲸牙,椰壳纤维</p> <p class="ql-block">“这滴血</p><p class="ql-block">是我们血液海洋中的</p><p class="ql-block">一朵涟漪</p><p class="ql-block">我便是下一波蓄势已久的浪潮</p><p class="ql-block">血管直通我的骨头。”</p><p class="ql-block">—卡罗·米拉</p><p class="ql-block">(作家、诗人,汤加、萨摩亚和帕拉吉血统,生于1974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仪式用碟(斐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棍子(斐济)</p><p class="ql-block">棍子外形部分倾注了大量的技巧和精力,以增强拥有棍子的酋长和部族领袖的影响力。每根棍子都被赋予了名字,从杆子中部伸展出一根弧形旁枝,其逐渐变细的优雅轮廓与棍子整体的重量和密度形成了完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棍子(斐济)</p><p class="ql-block">在斐济,棍子除了用作武器外,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仪式作用。以一种河鱼的名称命名的棍子,杆子顶端的形状和设计模仿了这种鱼类带弧度的外形。极其精细的雕刻延续至手柄底部,底部纹饰模仿了时常用来缠绕手柄的纤维。</p> <p class="ql-block">手杖,好像能说话</p> <p class="ql-block">“故土之上</p><p class="ql-block">我心一半为树皮</p><p class="ql-block">另一半,云占四分之一</p><p class="ql-block">其余皆为鲨鱼”</p><p class="ql-block">——约翰·普乐</p><p class="ql-block">(作家、画家,组埃岛人,生于1964年)</p><p class="ql-block">在大洋洲,物质的充盈和光泽(皮肤、头发和饰物)营造出强烈的视觉美感,含有平衡、和谐的寓意,象征前方的美好时代。在这里,美学影响至关重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千多年前起源于东南亚岛屿的树皮布织物具有纸张般的质感,是通过剥下内层树皮,浸泡后用木块敲打制成的。成群结队的妇女制作出大张的塔帕布,并在上面手工绘制复杂的几何图案:那是一套在妇女之间代代相传的复杂的手工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性雕像(复活节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蜥蝎人”雕塑(复活节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舞蹈用桨(复活节岛)</p><p class="ql-block">人们在舞蹈中一边吟诵、歌唱,一边成对挥动、旋转这些桨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代表朗戈神的男性雕像(甘比尔群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仪式用品(新西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珍宝盒(新西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绿玉吊坠(新西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织而成的绳正如连接人们的线</p> <p class="ql-block">斗篷(新西兰,奥特亚罗瓦)</p><p class="ql-block">毛利人培育了一种特殊的亚麻,这种细丝纤维使毛利斗篷富有光泽目触感柔软,让斗篷能够服帖地搭在穿着者的肩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柱装饰雕塑(新西兰)</p><p class="ql-block">有点狰狞,三指手放在肚子上,是动物还是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角墙雕塑(新西,奥特亚罗瓦)</p><p class="ql-block">上面站着的人还吐着舌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西兰,奥特亚罗瓦)贮藏室刻纹板</p><p class="ql-block">贮藏室象征着一个部族的精神财富和政治权威,装饰中的雕刻富有丰饶富足、生机焕发之意。刻纹板顶部和侧面的镂空结构凸显了光明和黑暗的相互作用,形成对刺破混沌暗黑的第一缕创世亮光的视觉隐喻,那是宇宙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刻纹板上一男一女形象灵动而敏捷,他们头部倾斜,鼻孔张开,每个形象的眼睛都以生动的挑衅姿态盯着观众,舌头伸出,这是一种直接的挑战,以震慑入侵者,防止他们接近贮藏室。这对守护者的蹼足和奇特的四肢告诉我们,他们并非人类,而是强大的第一代祖先,是部族文化宝藏的勇猛保卫者,守护着村落的精神核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鲸鱼骨吊坠(夏威夷岛)</p> <p class="ql-block">“故事让我自下而上学习</p><p class="ql-block">—感受脚下土地的力量通过我的身体产生共鸣</p><p class="ql-block">并将我与“国家’联系起来”</p><p class="ql-block">—— 朱迪·华生(艺术家,澳大利亚昆士兰,瓦安伊族;生于1959年)</p> <p class="ql-block">在澳大利亚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季节性洪水、风暴云的雷电交加皆源自祖先的强大影响。水引导着不断波动的生命循环周期,随遇而安萌发于对周遭环境的洞察与回应,即具有像水一样的调整和反应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树皮画(澳大利亚,格鲁特岛)</p><p class="ql-block">将故事画在从桉树树干上割下的富含纤维的树皮上,以祖先的知识为指引,将土地、水和生活环境设想为一张祖先坐标图,是将人们与自己的“根”联系起来的网络。这幅树皮画描绘了一种生物,带羽冠的鸟头立在人的脖子和肩膀上。在创世阶段,最初的鸟类与动物祖先以人形在土地上行走并留下痕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雨林盾牌(澳大利亚)</p><p class="ql-block">这面盾牌由一棵无花果树的巨大板状根制成,取材于澳大利亚东北部茂密的热带雨林。在盾牌中部左侧的菱形区域内,绘有一个黑色的鸟状生物,是对祖先形象的参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旋镖(澳大利亚,昆士兰西部)</p><p class="ql-block">观察汇聚在天然岩洞与河流中的水源,参考水的流动或反射光线。这件回旋镖的内外边缘装饰有细腻的半圆形图案,布满精细的对角线。这种被称为“河岸纹”的细线模仿了水体从岸边折回时形成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篮子(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p><p class="ql-block">这只篮子的正面绘有一只袋鼠和一只海龟的轮廓。除了作为收集种子和“丛林食物”的实用容器外,篮子的轮廓和紧密的编织工艺让它非常适合在河流中用作筛子。竖置于流水中,将两侧的角状突起物嵌在石缝里,河水源源不断流过,可以滤掉某些可食用植物中的有毒化合物,然后就可以安全食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刻纹珍珠贝(澳大利亚西部,金伯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闪电与岩石(澳大利亚,阿纳姆地)</p><p class="ql-block">以火、水、闪电、岩石等环境元素作画。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气候中,火和水为季节注入生命,它们可以让灌木丛燃起熊熊烈焰,可能带来季风性降雨和猛烈的风暴。这些现象在画中出现的钻石形状,普遍与火有关。线条轨迹让人联想到转瞬即逝的闪电,圆点则让人想起咸水打在海岸岩石而激起的浪花。在这一地区,季风带来的暴雨大雨会导致河水决堤,让汹涌的淡水溢出并流入海洋的咸水中。祖先“闪电蛇”会被溢出的水所唤醒,高高地“立”起来,向天空喷射骇人的闪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标题《特吉特吉蒂》指的是一个巨大的盐湖在沙漠中被高高隆起的红色沙丘所包围的夸张场景。这幅画的四周展现了巨大盐湖的外轮廓,红白相间的圆点是一组组脚印,构成了数条蜿蜒小径,沿着湖岸来回或深入湖面,仿佛一代代祖先与他们在湖岸边成长的后人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海洋广阔无垠,</p><p class="ql-block">它扩张着……从海水深处及更深的火域冉起。</p><p class="ql-block">海洋即我们,</p><p class="ql-block">我们是近海,更是远洋。”</p><p class="ql-block">——埃佩利·霍欧法</p><p class="ql-block">(作家、学者,生于汤加,1939至2009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看完了,略有所思:回归一个人的起源地、“原始点”,换言之进入历史,溯源的传统使得人生旅程趋于一个完整的“圆”,以此保证来自祖先(信仰)的精神支持和引导。</p><p class="ql-block">还有人认为信仰只是“空虚”的精神寄托吗?</p><p class="ql-block">信仰是文化、文明、艺术、哲学……是我们的根!</p><p class="ql-block">带着满满的意足,走进预订的露台餐厅,为生日干杯,为假期干杯,更为信仰干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