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好过

夜雨书香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杜文章</p><p class="ql-block"> 我是如此偏爱唐诗、宋词、宋画、宋瓷,再听木心先生讲起,更慢读,笔记之。</p><p class="ql-block">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最好的时期。从未有一个国度,诗的质量如此之高。真能体会中国诗的好,只有中国人。从变化古诗为近体诗,讲唐诗,要从沈约讲起。所谓,“艺术成长于格律,死亡于自由。”中国诗的演变,脉络清晰。既是连贯呼应的又是段落分明的—唐诗宋词,有一种精神上的亲戚关系。沈约之后,格律诗成熟,“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p><p class="ql-block"> 唐诗经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涌现初唐四杰、陈子昂、魏辉、沈佺期、宋之问、刘希夷、张若虚等诗人,中唐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元慎、刘禹锡、孟郊、贾岛。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罗隐、司空图、陆龟蒙、杜荀鹤等。这四个时期,有横贯,有承继。每个诗人风格不相同,各自臻于极至。还有虞世南、王勃,陈子昂不附庸沈宋体系,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木心对子昂情有独钟,言说其性格、品质是魏晋风度的精神苗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艺术家是通过朋友的手才把礼物赠给世界的。人类的伟大高贵,完全在于精神生活,在于少数的精神贵族,我同意,人是要有点精神的。</p><p class="ql-block"> 开元、天宝,中国文艺复兴的幕布徐徐拉开,主角很多,太多—李白是男中音,杜甫是男低音。李白飘逸清俊,天马行空,怒涛回浪。杜甫沉稳庄肃,永夜角声,中天月色。李白诞于蜀,杜甫襄阳人。他们既能循规蹈矩,又得才华横溢。</p><p class="ql-block"> 木心有心,做足功课,拿出三节课来讲唐诗,浓墨重彩话诗人,尤其陈子昂、杜甫、李商隐、王勃。先生偏爱杜诗,“如果抽掉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诗》会不会有塌下来的样子。”评价杜诗功力极深,他的联句,对仗工整,感觉不出用力,而且无懈可击。另一个特征是,别人忽略的、不去写的的东西,他偏写,写的精彩,大手笔。如《春望》、《与韩荆州书》、《宿府》、《登高》、《望岳》、《梦李白》、《咏怀古迹》,乃至性至诚之作。</p><p class="ql-block"> 历史就是历史。李白是浪漫主义全盛期的代表,杜甫的天性本是沉郁的,悲剧性的,正合适写忧伤离乱。如果杜甫一生富贵、繁华安乐,他的诗发挥不到这样高。他的诗,一部分我作为艺术看,一部分作为史料看。杜甫晚年作七律《登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p><p class="ql-block"> 近乎钢琴协奏曲,有贝多芬、勃拉姆斯风范。 读杜诗,要全面,不能单看他忧时、怀君、记事、刺史那几方面。他有抒情的、唯美的,甚至形式主义的很多面。先生说,我之所以在课堂中偶尔夹进自己的诗文,用心是:古典、古代、古人。</p><p class="ql-block"> 李商隐是唐代唯一直通现代的诗人。唯美主义,神秘主义,摘录这首《锦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p><p class="ql-block"> 华丽,深情,典雅。我在学生时代,家住在四合院时追剧过李商隐,印象深刻。不知怎么的,木心讲杜诗,会想母亲,我读李商隐,立刻想到纳兰容若。</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晨起来读木心,正心诚意,阳明兼得。先生虽已故,他讲的老话,历历在心。</p><p class="ql-block">(注:值班结束,才定下心来整理出昨天读书,回家吧。)7.12</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聃贵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热,宅家,连续,慢慢读完四讲。对木心先生,存了一份深深的敬畏。一部经典,各人去写、去读,去品,果是不同。环境不同,角度不同,占位不同,思考也不同。诗经也好,论语也好,道德经也好,包括先秦诸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木心讲述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甚赞其文章奇妙。司马迁是“以不死殉道”的伟大先驱,他为李陵说项,遭宫刑,成《史记》。落落大方。丈夫气概。他是真的强者。 老子精炼奥妙,庄子汪洋恣肆,孟子庄严雄辩,墨子质朴生动,韩非子犀利明畅,荀子严密透辟,孔子圆融周到。他们的用字,用比喻,都成专利,别人冒充不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秋》虽然不是文学作品,但却属文学的源流,其文笔简练到极点,这种高度的简括,态度,立场,观点的毫不假借,即是“春秋笔法”。先生认为想要继承汉文化、古文化,可以直追秦汉。这一点蔡大礼老师在讲书法时,也提到了。中国最古的古书,乃是《尚书》。所谓文化遗产的继承,最佳法,是任其自然,不可自觉继承。一自觉,就模仿、搬弄,反而败坏家风。道理和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一样,继承也无为继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几年,我少读《道德经》,微信曾听书了几次,又停了。好像就感觉它里面很多思想被统治者取了巧,用来愚腐百姓,特别是对女性、女权的严重压抑。看来,我没有系统读完老子。先生看重老子的哲学思想,其中,李耳的思想最透彻、孤寂、凄凉、完全绝望。他的哲学著作只有一本:《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它的文体与其他诸子截然不同。就是不肯通俗,一味深奥玄妙。后世奉《道德经》为道家的圣典、兵家的韬略、法家的理论。木心却看出,它是老子的绝命书,也是老子的情书。“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只我一人彷徨无着落,去哪里呢?李耳是个叛逆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的哲学,从宇宙的角度和眼光,特别清醒地把宇宙观放进世界观、人生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般人都说老子消极、悲观、厌世。木心说,正是这一代代的愚昧无知、刚愎自用、才使老子悲观、厌世、消极。诸子百家,是伦理学家,研究社会结构、人际关系;是政治家,讨论治国之策。只有老子思考宇宙、生命。庄子是老子的继续,是老子哲理的艺术化。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内敛克制,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溢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逍遥。奇妙就奇妙在,两者其实一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生活的时代,是很坏的时代。政治卑鄙龌龊。各种治国理论纷纷出笼,而天下愈弄,愈乱。所以老子才提出,“无为”、“无治”,主张退、守、弱、柔。老子哲学是伤心人语,看透人性的不可救,索性让大家回到原始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子的著作,句句都是警句:天地无仁无不仁。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多藏必厚亡。虚其心。致虚极。虚而不屈。上善若水。守静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聃贵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跟读木心文学回忆录,我锁定了《尚书》、《道德经》,准备购吧。7.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前“好”过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木心先生说及,第一流的艺术家,非常自爱(不是自恋),会自我观照,自我脱离,以供自我观照,用神驰的眼光对待自己。因其至诚,至性,至真。以我现在的理解就是,人生需要在某个阶段,时候,安静,独处,看见世界,发现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生敬慕屈原和陶渊明,可见他们的率真,朴素和精致。读陶诗《归田园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蔭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陶诗的境界、意象,在现代人看来,还是简单的,但陶诗的文学本体性的高妙,我衷心喜欢。 他写的那么淡,淡的那么奢侈。“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有风自南,翼比新苗”。我与陶潜还有一点相通:喜欢写风。文笔、格调,都有风的特征。他说,我走过的,还要走下去的,就是这样的意象和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艺术家要三者俱备,头脑,心肠,才能。竹林七贤,阮籍嵇康。阮籍在《咏怀》篇中诗写,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木心赞誉中国文学史,能够称兄道弟的,是嵇康。他的阳刚是内外的,天生的。嵇康为什么是艺术家?是人格的自觉。是风度神采,第一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一个清晨,从先秦诸子读到魏晋文学,一句,一句,出声,慢读。木心的见识,见解,和而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言自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素日读书,常会犯痴。读到文中某处段落不禁心动,又或者感同身受,特别想与作者说说话,畅聊一番,哪怕见解相左,面对面辩论一二,也极渴望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木心讲课印度的史诗和中国的诗经。比较之下,先生对上古文字如此喜爱,因为,最干净。原来他也嫌疑古时候的愚忠,“这种愚忠其实是极高尚、极真挚的感情,可是没有同等的智慧统摄,以致终为悲惨”。我深以为然。外疆,中国,这样的人物,过去现在我读到很多,很多,每每扼腕叹息。那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多么的无能为力,是极度悲愤,是不甘屈辱,是忠义两难全啊。古人最高情感是“忠”,偏偏错用“忠”。寥寥几笔,说出了我想要的表达。“古人忠而愚,今人聪明了,可是糟糕,真挚的情感也失去了。智慧是思维,道德只是行为的一部分。如果道德高于智慧,就蠢,就不得了。”细思量,现实间被道德捆绑的事情还少了吧?现实间的真感情如是,经不起人性的考量,经不起时间的冷酷,不若寄情山水,寄情书画,寄情音乐。也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度史诗也是古代战争史,向来有恶与恶的戏剧性、善与善的戏剧性以及它的虚构性,简直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理想主义都有了。印度史诗长,是文学旅游的奇迹。中国没有史诗,中国的神话是零星的,非系统的。诗是就是诗,中国有三百零五首《诗经》抒情诗。木心爱《诗经》之诗,《周南》、《郑风》、《简兮》、《王采》、《卫风》。。。古说,“木铎有心”,木心的名字就是这里来的。孔子亦深知,“不学诗,无以言”。他懂得文采的重要。7.6</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思无邪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君思我兮然疑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鬼》,阴森森的繁华。在木心看,神,鬼,都是人性的升华。比希腊神话更优雅,更安静,极端唯美主义。上午再读楚辞与屈原,下意识从喜马拉雅搜出《山鬼》歌,循环听。这在抖音听了许久的,这会儿觉到极为应和。</p><p class="ql-block"> 读史,我们会发现,历史确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有些史实,有些人,怎么也绕不过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里,有《诗经》,有《楚辞》,有《田园居》,有孔子,有屈原,有陶渊明,有建安七子。文学艺术,创作难,欣赏更难。木心先生可赞《诗经》和《楚辞》,称二者是中国文学的两张硬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是永恒的。木心说,《诗经》明明是文学抒情作品,却被后世的传道家、辩士、政客,弄成教条。他们不惜抹杀《诗经》的文学价值,甚至不把《诗经》编入诗史。中国诗人,要说伟大,屈原最伟大。他在残暴、肮脏、卑鄙的政治环境中,竟提出这样一首高洁优雅的长诗。《楚辞》起于屈原,绝于屈原。《楚辞》中《少司命》、《山鬼》两篇最好,《九歌》超人间,又笼罩人间。它是楚国民间的宗教古歌。屈原改时,不动原来的体裁风格,不着痕迹把自己放进去,流露得很自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艺术家可以写实,可以写虚,最好以自己的气质而选择。屈原守得住艺术,非艺术的界限。他遭遇不幸,被诬告,却出《九歌》,就是给人看看他的身份。他分的清政治、生命、诗歌的分界。他恨靳尚谗言,又恨王糊涂,遂写《离骚》,《离骚》是我国最早的“伤痕文学“。故而远远去看屈原,他像个神,精灵一般人物。他能升华,他精明,能成诗,他高瞻远瞩。《离骚》三百七十多句,包罗万象。屈原诗,乃作品。他的文体,靠打比喻:香草美人,气度雍雍。他的死,也是作品,是一种自我完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木心专篇写屈原,当然深受《楚辞》影响,写屈原,也像极他自己,全靠艺术活下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