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 寻 青 春 记 忆 之 旅   —— 33年后再游武夷山

晨风微澜

<p>  青海之旅刚刚结束一个月,又迎来了十一长假,今年又逢中秋国庆双节同庆,整整八天假期,真是十分难得,然而,还是有些担心节假日道路的拥堵和景区内的人满为患,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出行的决心,直到假期快过半了,所有的家庭聚会也都结束了,终于,我们还是抵挡不住旅行的诱惑,开始认真商量是否还有出行的可能,长沙?不行,肯定人多!塔川?也不行,红叶要一个月后才红!海岛?好像季节不是太理想!最后还是老婆问了句:武夷山 如何?可以!假期里城市的游客肯定拥挤不堪,而山沟里或许会好一些!对我来说,虽然曾去过武夷山,但那已是三十三前的事情了!做一次旧地重游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嘛!说走就走,老婆非常麻利地将高铁票、宾馆、景点门票一一订好,10月4日,我们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距离上海630余公里,我们乘坐G1689次高铁列车,于4日 18:41 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一路向南飞驰而去,看着车窗外一逝而过的景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三十三年前的那个八月,那是87年的暑假,也是我高中毕业前夕的最后一次三好学生 夏令营,当接到学校通知:本次夏令营的目的地是武夷山时,我们既惊讶又兴奋,惊讶的是学校怎会如此破天荒的 大手笔组织这么远途的活动,兴奋的是当时 19岁 的我可是第一次出远门旅游,记得当时我们一行二十余人,乘坐绿皮火车🚂,经过7、8个小时到达上饶火车站,再转乘大巴又是2个多小时才抵达武夷山脚下,当时的感觉就是路途可真够远的,但再大的辛苦也难敌我们的热情,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车子走了十个小时,我们也说笑了十个小时……。“上饶车站到了,下车的旅客请携带好行李依次下车”,车厢内的广播传来乘务员甜美的播报声,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高铁之上,看看时间,我们只行驶了二小时五十分钟,再看车厢前方的滚动屏幕,啊!时速300公里,距离我们的终点南平市站(原名武夷山东站)只剩下半个小时车程了,真的不得不感叹现在高铁的速度和出行的方便。22:02 列车抵达南平市站,半小时后我们已在武夷山脚下的天游山庄办好入住,开始洗漱准备歇息,为明天的行程养精蓄锐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欲知明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p> <p>  10月5日,今天的行程安排:一线天——虎啸岩——玉女峰——水帘洞——鹰嘴岩——大红袍。9点20分我们进入景区南入口,大门内各线路接驳车已有序运行,我们直奔开往一线天的班车,向着今天第一个景点“一线天”进发,汽车靠站,我们步行进入一片幽邃的峡谷,一座长数百丈,高千仞的巨石巍然挺立在前方,巨石之下赫然一个幽深的山洞呈现在眼前,听洞口的工作人员介绍此为“灵岩洞”,洞内分左一线天和右一线天两条路线,我们跟着右一线天的队伍缓缓进入洞穴深处,抬头仰望前方高处,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  此时,前方突然停止了步伐,长长的队伍被堵在狭窄的岩壁之间,无法动弹,时间慢慢流逝,我们跟随着队伍缓慢前行,终于看到大片光亮,原来我们已进入了中间的“风洞”,实在无法忍受如此速度,只好放弃了后半段最佳观赏一线天的“伏羲洞”,从“风洞”退出了游览。</p> <p>  风洞之外的岩壁上“一线天”“风洞”几个大字石刻分外醒目,忍不住也停下脚步,在众多的游客中挤了二张照片!</p> <p>  告别“一线天”景区,为节省体力,我们选择了原路返回,再次蹬车前往“虎啸岩”景区。</p> <p>  进入景区,沿林间步道行走不远,便有一凿画于石壁之上的游览图耸立路旁,上前仔细观瞧后,选好了通往“玉女峰”的路径,便义无反顾地一路前行而去。</p> <p>  一段山路过后,眼前陡然一处巨大陡壁挡住了去路,陡壁上 自下而上凿刻出一串石磴,盘旋通向石壁顶端,名曰“好汉坡”,很多人在此知难而退,选择了原路返回而另辟蹊径,我们则在“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古训鼓舞下,开始了艰难的攀爬,好在这一路有惊无险,很快我们就成功登顶,并在顶端那座残败拱门“半入云”处留下了影像。</p> <p>  过拱门便是“集云茶屋”,此处有个分岔路口,一头是个断头路,通往观景平台和“定命桥”,另一头则是通向“玉女峰”的小径,都已到此哪有错过美景之理,我们十分默契地继续向观景平台而去,在此可远眺群山,(一锅窝头),不不!这里的山峰不象窝头,因为植被丰满,郁郁葱葱,这蔓延山野的绿色,生机盎然的翠意令人心旷神怡;</p> <p>  从观景台向前不远,一座石桥横卧在前,桥端的岩壁上赫然三个大字——“定命桥”,走上石桥,但见此桥建于岩隙之间,隙深万丈直裂谷底,石桥两侧的铁链上挂满各式铜锁,多呈“心”状,上镌“洞庭仙岛月老洞”“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云云,另一面篆着有情之人的姓氏名称,意示永结同心海枯石烂。在此流连徘徊一番,抚摸把玩一把把同心锁,念时光如梭青春不再,感触良多!</p> <p>  路至过桥即尽,有铁链横拦,我们也到此路尽而返。原路退至茶屋,重新走上通往“玉女峰”之路,途中听“语儿泉”细语,(石上镌有沈宗敬《虎啸八景·语儿泉》诗:“夜半听泉鸣,如与小儿语。语儿儿不知,滴滴皆成雨。”)拜天成禅院石刻观音立像,至此我们已到达山底。</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与“虎啸岩”石碑告个别,我们步入“绿野仙踪漫游道”向“玉女峰”进发了,期间看到一条岔道——“世遗专家考察路线”,一男子由此路悠闲而出,带着敬佩上前询问:专家路线有点啥?答曰:一个人都没有,没啥特别!话落我们相视而笑!</p> <p>  这条漫道多以茶园小径为主,走来非常舒服,而且不累。说是通往“玉女峰”,其实玉女峰是不能攀爬的,也只是远远观赏她那酷似亭亭玉立般少女的山姿,很快前方的路牌上显示玉女峰站转弯就要到了,本以为这段行程将要告一段落,不想在路牌的左边却出现一个山洞,从这边望过去感觉洞的那一头还有不少游人。</p> <p>  于是,我们也信步走入了山洞,洞并不是很深,十几步就走到了对面的出口,啊!真是别有洞天,这里竟能直通九曲溪边,而且溪边的景致极美,对面的一侧是玉女峰,另一侧则是大王峰,两座山峰隔溪相望,宛若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溪内水清如镜,鱼儿欢畅穿梭,又不时被划近的竹排惊得四处躲避,这里地势空旷,山花野草碧绿璀璨,是个观景拍照的绝佳之地!从景区出来已是下午2点,我们马不停蹄,坐上班车直奔水帘洞景区!</p> <p>  这次的武夷山之行,与其说是陪同初次到访的老婆领略青山绿水,还不如说是老婆陪我重温青春的记忆,因为在来之前,我给这次旅行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要在旧地重游之际,找寻三十三年前拍摄的照片中的场景,并且再拍一张对比照留作纪念!所以,尽管时间十分仓促,但我还是在出发前做足了功课,将三十三年前的老照片一一扫描到手机之中。</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33年前的武夷山脚下,那时的我还带着些许青涩和稚嫩,今天的旧地重游,让我们讲述光阴的故事!!!</b></p> <p>  进入“水帘洞”景区,我们的寻找青春记忆之旅便正式开启了:在带来的老照片中有一张就是在水帘洞拍摄的,背景是大块的岩石,一半呈黑色一半为黄色,远处是露出“鹰头”的鹰嘴岩,为了找到这张老照片的拍摄点位,我和我家领导一路攀爬一路寻找,背景的双色大岩壁找到了,可顺着岩壁的方向却怎么也看不到鹰嘴岩,直到登上顶峰,看到了淅淅沥沥的“水帘”,都没能找到这张老照片的拍摄位置,从出口出来后,我仍不死心,考虑到爬一次要走近三百级台阶,实在累人,于是让老婆等在入口,我则再次从入口进去二次寻找,来来回回反复张望,终于在半山腰处看到了露出一点的鹰嘴岩,原来是三十几年过去了,当时的攀爬路线肯定发生了变化,周围的树木也长高长大了许多,同样角度却很难看到同样的景致了,拦了一位游客,请他帮我拍下这张背景并不清晰的照片,带着满足下山了,老婆在入口处的椅子上已眯了一觉,我兴奋地把刚才的寻找过程向她做了复述,本来还未完全清醒的她,一下来了精神,看得出,她也在替我高兴!</p> <p>  水帘洞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 ,说是水帘洞,其实也就两股泉水倾泻自百余米的斜覆岩顶,洒下的水柱在半空中变为点点水滴落向岩下名为“浴龙池”的清潭,洞壁有古人诗道:“水帘千丈垂丹壑,晴雪长年舞翠檐;赤壁千寻晴指雨,明珠 万颗昼垂帘”等题刻。</p> <p>  但这飘飘洒洒的水滴如果不细看或站位不对是很难被发现的,以致很多人都在抱怨,水帘洞水帘洞没有水没有帘也没有洞,这倒跟我33年前过来时十分相似,要不是这次我变换了位置,看到了这不大的一片水滴飘洒而下,我还以为水帘洞已干枯了三十多年呢!</p> <p class="ql-block">  因为已经确认了鹰嘴岩的方位,所以,这第二张老照片就好找许多了,在水帘洞通往大红袍的“岩骨花香漫游道”的崎岖小路上,前方突出的岩石和高大的植被始终让人无法远眺,本来感觉应该不会太远的鹰嘴岩却怎么都看不见,心里正犯着嘀咕:怎么还不到呢?!无意中一个抬头,啊!这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鹰嘴岩吗?而且角度与原照完全一致,老婆将我置于景中迅速按下了快门,这第二张对比照就诞生了!这也是这次最接近原照的一张了!但周边的景物还是与记忆中发生了很大的偏差!</p> <p>  走过“鹰嘴岩”,又是一段山路和阶梯,终于来到了“大红袍”,都知道“大红袍”是一种名茶,所以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山谷中的茶树上,“水仙”“肉桂”“半天妖”怎么就是找不到“大红袍”呢?直到有位游客请求帮忙拍张照片,我们才把目光移到了岩壁之上,啊!原来举世闻名的“大红袍”是生长在九龙窠谷底靠北面的悬崖峭壁之上。这里叠着一大一小两方盆景式的古茶园,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挺拔精神、枝繁叶茂。它已有340余年的历史,其成品的色、香、味均在乌龙茶之首,故有"茶中之王"美誉。</p> <p>  椐民间传说:明朝有一秀才赶考途经武夷天心永乐禅寺、忽染重病,考期已近,病尚未愈,心焦如焚。寺中方丈以九龙窠崖上之茶叶为药给秀才服用后,病即痊愈。后秀才高中状元,衣锦返乡。为报救命之恩,把钦赐的红袍披于茶树之上,从此武夷山就诞生了名茶“大红袍”。</p> <p>  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送他四两大红袍茶叶,尼克松不解问怎么这么少,周恩来回答:不少了,这已经是半壁江山了。整个武夷山大红袍茶树就剩九龙窠这6棵母树,每年只产一斤多,四两茶叶也差不多一半了。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每天都有人长住在九龙窠看守这6棵茶树,相继厮守未曾间断,足见大红袍之珍贵。在全国茶类中“大红袍”唯一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p> <p>  大红袍景区除了仰望了这6株茶王,还吃了大红袍茶叶蛋(5元一个,味道还不错,就是个小,看很多朋友都有晒蛋,我们也凑个热闹品尝了一个)。吃完这“珍贵”的茶叶蛋,带着满足,我们也结束了今天的行程,下山!</p> <p>  离开景区已是18点,我们匆匆赶到位于三姑度假区幔亭峰路的网红餐厅“炊烟山房菜”,餐厅深藏于一条巷子里,我们刚走入小巷就被店门口排队的人群吓住了,一问得知前面还有20几个等位的,果断放弃,另寻吃处吧!来到街上,我们边溜达边寻找,“老街味道”,好吧,就是它了,点了这里著名的红眼鱼、土鸡菌菇汤等几个菜肴,菜量不少,味道一般,没有完成空盘行动计划。</p> <p>  饭后在三姑度假区附近散步闲逛,这里店铺林立、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完全是一派城市面貌,真是变化太大了,记得当年来此,这里还是一个小村镇,我们住的是几人一间的旅馆,洗澡是公用的浴室,用厕是农村的旱厕,奇臭无比,这些都让我们嫌弃和抗拒,但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印象较深的还有,那次过来几天,每天晚上都是天降大雨,而到了白天又晴空万里,早晨因为一夜的降雨,山上冲下黄黄的雨水,把九曲溪溪水都给染黄了,而到了下午,我们回到住宿地时,经过一天的沉淀和冲刷,溪水又清澈见底,此时,我们就会奔向小溪,游泳洗澡,好不开心!</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欲知明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p> <p>  10月6日,我们再次进山(买的是三日票),今天的行程安排:景区大门—接驳车至天游峰站—五曲大桥—武夷精舍—检票口—老虎洞—云窝—水月亭—半山亭一一览台—天游阁—第一山—中正公园—壁立万仞—印象大红袍。</p> <p>  接驳车载着我们进入景区,在天游峰站下车后还要步行千余米,在五曲大桥上俯视溪中鱼儿嬉戏,远观两岸美景和过往竹排漂移而过;途经武夷精舍,信步入之,这里又称紫阳书院,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在此,我们饶有兴致地充当“弟子”黙听了一回朱熹的教诲!</p> <p>  1999年武夷山之所以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荣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也源于朱子(PS:朱子是孔子之后又一集大成者,诗曰: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生就是在武夷山度过的。</p> <p>  从武夷精舍出来,几步之遥就到了天游峰景区入口,今天天游峰的游客明显比昨天多了许多,门口已排起了长龙,跟随人流缓缓进入景区大门,眼前左侧是一个石洞,右侧一条小径通向景区深处,中间已被一条粗粗的麻绳分开,显然是因为节日人流集中,管理方在此设置了进出分离,我们沿这个唯一的行进动线进入了那个号称“老虎洞”的石洞,本以为是个恐怖阴森的洞穴,其实是多虑了,洞并不大也不悠长,短短十数米就走出了石洞。</p> <p>  前方是一条窄窄的上山路,跟着人群拾级而上,不远就出现一个岔路,一方指向山顶,一方是几级下行至“云窝”的阶梯,人实在太多了,还是先下去看看吧,只见下方十米内有块大岩石,上书“云窝”二字,相传因峰岩崩塌这里形成大小岩洞10余处,每当冬春二季的早晚,从洞穴里常常会冒出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在峰石之间轻轻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开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故此地名为“云窝”。</p> <p>  可惜我们到此的时间已是上午10点多种,基本不具备形成雾气的条件,我们也就无缘此般美景了,带着些许遗憾,我们步入旁边一个无顶的,只剩四个立柱围就的四方亭子,坐在亭内石桌之上环目四望:但见残垣断壁间,翠意无边、树荫如盖,从树木枝叶缝隙中露出的石壁之上青苔四蔓,放肆生长,一条石阶小径蜿蜒伸入绿荫深处,微风拂面凉爽清新,好一处别致清幽之地!难不成这里就是仙人喝茶的地方?</p> <p>  时间有限,不能久留,蓄足了体力,我们再次满血复活,回归正路融入人流,沿着山间石阶继续攀爬,穿过石门,钻过石洞,前方岔路的山崖上出现一座长方形的亭子,名曰:水月亭,爬上斜坡步入凉亭,凭栏远眺,哈哈,在此上可观天游主峰,下可览九曲溪胜景,是个观景拍照的好地方!相传,在水月亭中品茗,蠢人只能看到一个月亮,凡人能看到两个月亮,诗人能看到三个月亮,而茶人和圣人能看到四个月亮(天上一个、溪中一个、杯中一个、心中还有一个)。只是此刻晴空万里,我们一个月亮都没看到,也就无从辨别愚智了!</p> <p>  继续向上,沟沟坎坎之后,来到茶洞前的空旷广场,这里一块“天游峰景点登山温馨提示”牌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天游峰海拔409.6米,台阶数量848级。感情走了这么久,还有慢慢长路,而且剩下的这近千级阶梯都是建在陡峭的岩壁之上!</p> <p>  好吧,在此歇口气,继续攀登,由于此段路程开始变得艰难又窄小,所以行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好在攀爬没多久就到了半山亭,亭前有个小观景台,几个石凳上已坐满了游人,半山亭里也挤满了游客,抬头看向登山的栈道,此时已是人挨着人,排着并不整齐的队形龟行向上,在亭前的观景台上向下俯瞰,六曲转弯处竹筏争流,岸边五颜六色的游人点点绰绰,煞是好看!</p> <p>  拍了几张鸟瞰照,我们加入了登山的行列,这段峭壁上的道路从山顶呈“之”字形向下而建,游人拥挤在只能同时并行2人的石阶上,缓慢异常,不过,这样的速度对今天的我,倒是提供了方便,因为从昨天下山时起,我的左腿膝盖就开始隐隐作痛,每迈一步都疼痛不已,今天更是发展到二个膝盖都痛感连连,这样的速度无疑让我轻松许多,真是好汉不提当年勇,想当年来此,道路大多都还没现在这般整齐,应该都是以土路为主,凭着年轻力壮我愣是没怎么感到吃力,而且那次我们还有一位女同学爬上山后犯了恐高,两腿不停发抖,最后还是男同学将她背下山的!</p> <p>  边爬边想,我们已走了一半路程,由于是节日,沿途安置了好几个武警战士,这倒也让我更加安心:即便是膝盖实在不争气,想必我们的子弟兵也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想归想,自己还得努力呀!扒着阶梯边的扶手,艰难地一步步攀爬,总算登顶成功!</p> <p>  天游阁旁的一览台上已站满了游客,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视野更加开阔,景色也更加优美;来不及顾忌膝盖的疼痛,我又开始寻找三十三年前的留影地,还是老办法:先找背景,再找站位,啊!又是一张原景对比照!这里虽有“天游”石碑,但并不是顶峰,经询问知道通往峰顶的线路,或许是为了安全起见,目前已被封闭,对比照片,当年的我肯定站的更高!</p> <p class="ql-block">  在一览台上凭栏四望,但见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难怪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道:"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nbsp;</p> <p>  此时已近中午,时间不早,在此小憩一会儿,我们向后山进发,天游阁、第一山一一摄下!</p> <p>  过了中正公园就开始下山了,这里已没有上山时那么拥挤,而下山时由于腿部弯曲更加厉害,因此膝盖也更加疼痛,长痛不如短痛,此时,我已顾及不了形象了,干脆将两腿大大分开,叉着双腿向下“俯冲”,这样腿部的弯曲度可以略微减小一些,就是拍出的照片实在难看和滑稽。</p> <p>  好在此段路程山势平缓,林木清幽,一路无话,我们终于平安落地,眼前我们已到了六曲边上的“壁立万仞”岩刻之下,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山清水秀,气象万千,抬头仰望天游峰,高耸入云的山峰伟岸挺拔,峰峦叠嶂间&nbsp;危峰兀立、千岩万壑、形态万千,都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天游峰就是这样一座移步换形同时承载着无数想象的山峰。由此可见郭老的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绝非凭空而来!</p> <p>  出云关我们便告别了天游峰,此时已是下午二点,我们乘坐接驳车来到武夷宫,在此透过灌木看到的九曲溪又是另外一番景象!33年前,我也曾在此留下过影像,但记忆实在太模糊了,具体方位已无从找寻,寻来觅去了半天,都未找到,见检票口有二位工作人员,于是上前,从手机里翻出二张老照片向景区工作人员求助,一位年轻的女工作人员看看照片,又看看我,饶有兴趣地问:“这是你吗?”,我点点头:“是啊!33年了!”,工作人员用手在自己的膝盖处比划着笑言:“30年前?那时我还很小呢!”,二张照片她只辨认出一张,另一张在一块石碑前的照片,她也无法确认,找来另一位稍年长的男性工作人员一起辨认,左看右看还是无果,哎!时间来不及了,今晚还要提前到那家网红餐饮店占座,只好谢过二位,匆匆离去!</p> <p>  晚上,在网红餐厅“炊烟山房菜” 用了晚餐,还是点了昨天没品出味儿的“清蒸红眼鱼”,以及“红菇炖蛋”等等,味道明显优于昨晚那餐。</p> <p>  餐后,我们步行来到《印象大红袍》的演出场地,这场演出还有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导演的。</p> <p>  之前看过《印象丽江》、《印象敦煌》、《印象普陀》,这应该是第四次领略印象系列作品了,每次观赏印象演出,总能带给我一些感动,这次也不例外!</p> <p>  《印象大红袍》是一个以武夷山真山实水为舞台,配以360°旋转观众席打造而出的视觉盛宴。说大王与玉女的爱情故事,说大红袍的来历,说现代人所有的烦恼,说一杯茶所带来的幸福和感悟 ! 借茶说山、说文化、说生活:尤其当说到当下人们的烦恼和紧张的生活节奏时,我想一定能引发每个人的共鸣: 请把您的心放下,把杂事儿放下,把烦恼放下,把痛苦放下,把抱怨放下,把伟大理想放下,把朝九晚五放下,把怀才不遇放下,把人情世故放下 !放下 放下......找个功夫,喝杯茶吧......</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演出前得知:三十年老友夫妇一家三口,也来到了武夷山,于是约好看完演出,我们汇合,一起宵夜,演出结束了,朋友已在对面的饭店等候,两家人在事先毫无沟通的情况下,竟相聚于千里之外的武夷山,缘分啊!想想人生中充满着这些机缘巧合,而有些不经意的机缘可能就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见面后,难免推杯换盏,感慨良多!酒足饭饱,打道回宾馆,各自安歇!</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欲知明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p> <p>  10月7日,这是我们在武夷山的最后一天行程,都说最好的要留到最后,这才叫压轴好戏,是的,今天我们安排了武夷山二大精华之一的竹排漂流九曲溪(另一大精华当然是昨天的天游峰啦!),九曲溪,是武夷山自然风光中最为奇特的景观,九曲溪逍遥游,是武夷山独具魅力的旅游形式。沿途群峰竞秀,碧水丹山,高耸处悬崖壁仞,古棺高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由九曲溪水相连,尽在视野所及的审美解读之中。</p> <p>  今天我们购买的是9:30的漂流票,从景区南门到竹排始发地星村码头有7.8公里,乘坐观光车要行驶一刻钟左右,感觉这也是这几天观光车行驶时间最长的一次,来到码头,这里早已聚集了很多游客,检票时工作人员按每筏8人帮我们拼成小团,进入码头,远远就看到一块醒目的标语牌:“中国最美的溪流,武夷山九曲溪”,够自信!也够霸气!</p> <p>  前序竹筏已靠岸,我们八人登上竹筏一一落座,并穿上橙黄色的救生衣,艄公手持竹竿在岸边使劲一撑,竹排似离弦之箭窜离了岸边,荡入河心,泛舟九曲溪,被称为通遥游,古人撑船逆流而上,今人是顺流而下,由九曲到一曲。船头和船尾各有一名中年船工,船头的艄公十分健谈,在向我们每人收取了20元的讲解费后,我们“神游九曲溪”的行程也宣告开始,武夷之魂在九曲溪,这条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澈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竹筏冲波击浪而下,跨越急流滩涂有惊无险。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流。一路上,我们边欣赏沿岸美景,边听艄公讲述着武夷山优美传说,九曲溪全长约9.5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和奇石怪峰:</p><p class="ql-block">九曲的“双狮戏球石”、“青蛙嘴”;</p> <p>  八曲的笔架山、 双乳峰、汉堡包!</p> <p>  这里的奇石很多都是以动物命名,什么“上下水龟石”、“猫儿石”、“骆驼峰”、“象鼻岩”等等,因此这里还被称为“水上动物园”!</p> <p>  行至七曲,船工跟大家打招呼,我们要在此停留一会儿,原来昨天晚间,有位游客在此不慎将手机落入溪中,由于当时天色已晚,无法寻找,所以委托船工今天再帮忙找寻一下,我们八人乐得在筏上多坐一会,既可欣赏“三仰峰”、“泼墨岩”,又能亲水嬉戏,于是纷纷欣然同意,九曲溪水流平缓,清澈透明,鹅卵石、小鱼清晰可见,船工说,曾经帮助游客寻到过掉落的手机,还帮游客寄回,并谢绝了游客的酬谢,听到此,我们都纷纷向船工投去赞赏的目光。只是今天的运气并不太好,竹筏在溪中打了几个转还是没有看到手机的踪迹,后方的竹筏纷纷超越了我们,最后只好放弃,继续我们的行程。</p> <p>  前方已至六曲, &nbsp;晒布岩和昨天攀登过的天游峰在我们身边慢慢滑过;</p> <p>  五曲大桥上经过的游客正向我们招手,桥下尺把长的红眼鱼扎堆争抢游客投下的鱼食;</p> <p>  竹排进入四曲,抬眼发现“悉尼歌剧院(试剑石)”不知何时竟被搬到了这里;</p> <p>  前方出现一条汊流,河汊口的崖壁上刻写着“小九曲”三个红字,船工说:“此为朱熹真迹,这条汊流同样秀美无比,但河道窄小,竹筏只容单筏驶进,并无回旋余地,所以不在今天的漂流路线之内”。</p> <p>  不远处一座陡峭千仞,横亘数百丈的巨大岩峰危立水际,名为“大藏峰”,抬头观望,峰半人迹难及之处的洞穴之中露出不枯腐残木,船工告知此为三、四千年前武夷山先民的葬具,被称为“船棺”,看着这绝壁上的神秘“船棺”,不禁让人发出“古代山民们是怎样把这船棺放置进那高高的洞穴之中”的疑问。</p> <p>  带着满腹孤疑继续前行,突然船工指着前方石壁上的几个窟窿问道:那一对小眼睛的人脸像不像“马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十分神似;船工又说:如果是香港游客,我会介绍说这是“曾志伟”,话音刚落,竹排上发出了一阵笑声;接着在船工的指引下,我们又看到了笑面虎、泰坦尼克号(仙钓台);</p> <p>  四曲过后进入三曲,我们再次看到,小藏峰绝壁千寻,几块虹桥板纵横交错架设于岩隙间,两具架壑船棺搁置虹桥板上,一半插岩隙之内,一半悬陡岩空际,势若凌云乘风鼓棹行驶。朱熹在《九曲棹歌三曲》诗中曾咏道:"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p> <p>  疑惑也好,感叹也罢,我们的竹筏驶入了二曲,二曲虽然流程不长,但两岸名峰荟萃,隔溪争艳。溪南临溪而立的玉女峰,成为武夷山标志性的山峰,也是受游客的青睐的最佳景点。宋代学者朱熹在《九曲棹歌二曲》赞曰:"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向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玉女峰侧的二曲溪南,就是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的“妆镜台”,古人把它比为玉女梳饰的妆台,故此得名!</p> <p>  驶过浴香潭即进入九曲溪筏游的终曲---一曲。大王峰巍然雄踞于溪北,直耸云表,形如天柱,又因其具有王者之尊,故正名为大王峰,又因其隔溪与二曲的玉女峰相对,故衍化出"大王、玉女隔溪相恋"的民间故事。</p> <p>  当我们还未从这美丽的爱情传说中走出时,竹排一个转弯,已驶进一片幽深的水域,两边芦苇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溪水湍流,如同进入了亚马逊河一般,脑海里莫名出现了水底鳄鱼突然上扑的画面,悠悠荡荡间充满了忐忑!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在溪中飘荡了一个多小时,前方已近终点武夷宫,回望来路,&nbsp;九曲十八弯,曲曲是景,弯弯如画,真是“竹排溪中游,青山两岸走,看山用舟不用杖,人在画中游”。</p> <p>这个场景,配上这个音乐,有没有身临亚马逊的感觉!</p> <p>  离船登岸,这里是武夷宫后门,进入武夷宫正是宋街,宋街是武夷宫景区内的一条长约300米的南北向的仿宋古街,沿街多以旅游纪念品店铺为主,并无新意,今天再次进入景区,主要是为寻找昨天没能找到的那张老照片的旧景而来,所以,未作逗留便直奔主题!</p> <p>  景区不小,按着之前工作人员指出的大概方位,我们觅踪而寻,终于,在宋街边上的一条岔道深处找到了这个“渐入佳境”牌坊,当年的武夷宫并没有现在这般庞大,这个牌坊应该是进入景区后第一个进入我们视线的建筑物,十分显眼,我们7个同学在此拍摄了合影,今天的武夷宫扩大了许多,原来醒目的标志性建筑却已深藏到景区深处,难怪让我一路好找,今天合影是拍不成了,只好站在当时原位,仍按原照的取景方式调整好角度摄下了这张值得纪念的照片。</p> <p>  任务已经完成,几天的奔波攀爬让我的老腿吃了不少苦头,也该犒劳犒劳它了,离回程还有点时间,出景区直奔印象大红袍附近的足浴店,在此好好地捏了把腿脚,这才赶往南平车站,乘上晚上18:59的G1640次高铁列车回沪!</p> <p>  这次的武夷山旧地重游之旅,不仅让我又一次领略了武夷山的秀美风光,更是一次重温那段与青春有关日子之旅,两次武夷山的旅游经历,无论是出行方式、住宿条件、景区设施,以及人们的旅游观念,都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真的感慨良多,但最最让人感叹的是:群山依旧翠绿挺拔,溪水依旧欢畅奔流,而我们却已慢慢老去,唯一不能改变的是,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THE END</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下有彩蛋 请勿退出</b></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篇游记早在11月中旬就已完成,只是当时听闻中国人民银行将于12月发行武夷山纪念币,所以决定预订几枚以示纪念,接着就是预约、兑换一路忙活,直到12月26日才算停当,好了,现在一切就绪,游记和纪念币一同晒出,希望大家喜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彩蛋多多 • 继续下拉</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请点击下方👇标题,浏览本人的精彩游记和感悟文章,谢谢!!!</b></p><ul class="ql-block"><li><a href="https://www.meipian.cn/2l7komq2?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儿子毕业季 ,让英伦的这个初冬暖意融融</a> ( •͈ᴗ⁃͈)ᓂ- - -<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i>(</i></b><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255, 138, 0);">⛪️<i>带您走入英国 🇬🇧 )</i></b></li><li><a href="https://www.meipian.cn/2vx5w21i?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穿越河西走廊 &nbsp; 领略丝路风光</a>ᓂ ❤️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 👣行走在河西走廊 )</i></b></li><li><a href="https://www.meipian.cn/365i69xl?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再续 西北情 —— 大美青海,我来啦!</a> ( •͈ᴗ⁃͈)ᓂ- -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大西北的美丽风光)</i></b></li><li><span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314ipvbe?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2020&nbsp; 我在徐州过端午</a>( •͈ᴗ⁃͈)ᓂ- <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i>(</i></b><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i>感悟徐州的风土人情 </i>🧡<i>)</i></b></li><li><a href="https://www.meipian.cn/37i8y2ql?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我的 70 年代 —— 快乐无忧童年的点点滴滴</a> ( •͈ᴗ⁃͈)ᓂ- - -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i>(</i></b><b style="font-size: 18px;"> </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看看七十年代我们的生活)</i></b></li></ul><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176, 79, 187);"><i>点击上方👆标题,进入浏览!</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b><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多谢浏览 • 下篇再见</b><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