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唐高宗曾在此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等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42]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43],被誉为“隋唐第一门”[44][51],有“天下第一门”之称[1][50],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2016年,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投资约2.1亿,[2]由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先生主持设计。2019年9月,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同年底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所处位置:紫微城正南门。紫微城,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皇宫),别称紫微宫,是隋、唐、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唐代实行东西两京制。东都洛阳,是长安之外的另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48],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至高之处,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前后沿用530余年,成为九朝理政之所,[48]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得名,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尤其经武则天增修明堂、天堂后,成为世界奇观。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被誉为“万宫之宫”。</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城楼上,隋炀帝开创了万国来朝,李世民下达过焚城令,唐高宗过问了“韩国政事”,武则天发表了登基演说,唐玄宗接见了日本遣唐使。</p> <p class="ql-block">隋朝时期</p><p class="ql-block">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应天门始建,原名则天门,门上飞观相夹,门外即朝堂。</p> <p class="ql-block">王世充开明元年(619年),王世充僭越称帝,国号郑,改则天门(应天门)为顺天门。</p> <p class="ql-block">初唐时期</p><p class="ql-block">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攻克洛阳后,命行台仆射屈突通焚应天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13日,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同年底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明堂天堂景区,修建在紫微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是隋唐洛阳城项目最为重要的景观。[1]是昔日女皇武则天理政、礼佛、生活的重要场所,[2]现归属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成为洛阳旅游的必去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女皇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的政治权力中心,景区主要包含了明堂、天堂两座建筑。明堂是唐洛阳紫微城正殿,号称“万象神宫”,天堂是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p> <p class="ql-block">明堂二层为万象神宫复原空间,体现了吞天吐地、包罗万象之气的皇家礼制宫殿,集中展示武则天当政时期明堂的重要政治意义及皇权礼制。</p> <p class="ql-block">明堂既是布政之宫,也是敬神之所,为武则天“至尊所居”,是皇权的象征。大享明堂,是武则天当政时的重要政治活动。</p> <p class="ql-block">明堂是紫微城的大朝正殿,号称“万象神宫”,是唐、武周神都洛阳的地标性建筑,高达98米,[1]占地12000平方米,是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亦为中国建筑的巅峰之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