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的故土

马永德

<p class="ql-block">离不开的故土2023.7.5</p><p class="ql-block"> 昨天妻子姨姐的亲家母去世,前去奔丧。亡人的老家在一座名叫康格带的大山深处,三十多年前相对封闭,生活捉襟见肘,上山下坡翻沟越岭七拐八拐的交通非常不方便,清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人居环境不尽如人意。如今原来的羊肠道拓宽变成了小轿车能宽松通行的硬化路。但时隔几十年,原来几十户的小山庄如今只剩下5户人家留守在原地,好多为老人。穷则思变,好多人几十年来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出外谋生。尤其千里之外的格尔木聚集了大多数从这里离开家的人,省会西宁也有一部分人。经过多年打拼他们在谋生地扎下了根,安顿了家,他们的下一代已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再也不熟悉大山深处的那个家。好多人也挣得了第一桶金,完全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的古朴生活。因为靠天吃饭原来温饱都成问题,如今身居城市,住楼房开小车建豪宅的大有人在。可是这一切在老人们的心里都是“外面的世界”,与己关系不大,甚至毫无留恋。在葬礼没正式开始之前,大家席地坐在一片树荫下的青草地上,三三两两的闲聊者,我刚好和两位年届七旬的老者坐在一起。起初我在刷手机,并没有注意两位老人聊的话题,无意间听到其中一位老人说,一个行将老去的老者用最后的一口气交代儿女,他闭上眼后,无论多烦难也要把他埋葬在生他养他的故土,不然死不瞑目。这时旁边的一位中年人(妻子的表弟)加话说,人死后埋在哪里不是埋,为什么非要不远千里运回老家去安葬。老人说,哎那你就不知道呀,到什么时候都是老家好啊,那是生养你的地方呀,你的根在那里,祖先在那里,父母在那里,葬在老家祖坟里心里踏实,就象经常穿在身上的一件衣服,穿惯了再穿上其它衣服,就不舒服不自然,那怕再旧还是喜欢穿穿惯了的衣服。然后这位老人就说,他也在格尔木生活了六七年,但总感觉那里不是他的家,始终象一个风筝漂泊在外,心里一点不安定,挣钱再多也是在作客,始终生活在别人的地方。六七年后他依然决然的返回了故里,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看着自小熟悉的山山岭岭,听着耳熟能详的乡言俗语,哪怕顿顿粗茶淡饭心里也踏实舒坦高兴。现在庄子里人少,就是有点冷清。听着老人们的闲聊,我忽然想起两句古诗“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自古以来,我们看到听到太多的一生打拼在外,到晚年决然落叶归根复命故土的感人故事,尤其宝岛台湾有太多这样的案例,其中有多少人终生不得归故里,不得到父母坟前尽孝的机会而抱憾离世。一生居一地,从不离故土的人是体会不了老人的心境的。但愿天下无离别,但愿寻根皆圆满。其实这个世界充满了生离死别,充满了迁徙移居,尤其现如今人员大流动大迁徙的时代,更是如此。然而唯独不变根植于血脉的是深深的故乡情,浓浓的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