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照片:吴梓菡 陈颢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郑歆翊</p> <p class="ql-block"> 仰面七月的天空,顿感灼热的紫外光在热浪里顽皮跳跃,而我已放下沉重的书包,在舒缓期末紧张的大脑之后,开始了暑假的第一次短时研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 时钟已指向7.4日下午,毒辣的太阳挂天空画卷正中,不断地用它滚烫的沙子侵袭我们弱小的身体,身上的汗珠已蒸发成细小的盐沫,但这份艰难怎能阻挡我们东风小学406班同学们在玉皇山研学活动的热情呢!我们从玉皇山公园东门进入,顺着弯曲的鹅卵石路,来到了本次研学活动的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将学习由吴梓菡妈妈安排组织的暑期急救防溺水知识讲座。讲座由浙江省急救队专业老师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同学聆听了各类急救知识,尤其是小朋友在野外遇受伤时,必须学会的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如固定、包扎、简单的求救等,重点讲解了遇到他人溺水时,我们小朋友千万不要下去救人,而是要给他扔水上漂浮物,如废木头、塑料桶、游泳圈、救生衣等,并同时向周围大声呼喊求救,等待大人救援。当溺水者救上岸后则需及时评估生命体征,如无生命体征,则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专业老师边讲课,一边对着人工模型,演示了急救过程:首先清理口腔异物,判断生命体征,然后双手合十挤压胸廓正中30次,然后人工呼吸2次,一直反复进行,直到120救护车赶来送医院。这时你就是一名小小医生,你的救治或许能够挽救一个纤小的生命,让爱发光,让生命延续。同学们在此收获颇丰,在儿时的成长阶段又多了一份安全保险。</p> <p class="ql-block"> 随着溺水知识的学习完成,我们继续研学之旅,沿楼梯来到了本次研学的第二站——余姚城市城市展览馆。一进展厅,迎面而来的是密密麻麻的缩小版的余姚建筑模型,站在旁边俯瞰,犹如坐在直升机上,整个城市尽收眼底,宏伟而壮观,讲解员讲解了余姚的城区迭代变化,在各个建筑中都能清晰地体现,并寻找到足迹。跟着讲解员的播音,视线中首先出现了市中心老城区沧桑的木矮房,已逐步被新时代高楼所替代。我们的东风小学的橙红色的操场跑道,在姚江边特别醒目迷人而有朝气。整个姚江由东往西,横穿整个余姚城区,犹如一条磅礴的卧龙,时刻保护着余姚。身为余姚人,我感到非常自豪,而作为新一代东风人,将来有机会为余姚做出贡献而感到欣喜激动。余姚人进取奋斗的精神永远镌刻在我们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将由我们这一代继续创造和发扬,并永远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落日的余辉已映入眼眸,彤红而柔和,研学之旅也即将落幕,心中有些许彷徨的失落,有不舍的期待,更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路在脚下,我将继续勇往直行,在夕阳的映照下,期待明日的曙光会更加坚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