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中医、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对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在线

<p class="ql-block">这几天我提了一个关于青少年抑郁症增多的原因,引起了部分网友的怒怼,因为我这些年来的招生工作中,每年都会遇到数十名有抑郁倾向的青少年,通过深度交流发现,大部分青少年起初并无明显的病因,都是因为家长疏导不利,带领孩子奔波于心理专家门诊,无限放大孩子的病因,导致孩子真的抑郁了。所以我将西医、中医、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对于抑郁症病因的分析做对比,让家长根据孩子的当前状况,理性分析,科学规划,找出原因,及时进行心理修复,而不是忙着带孩子去医院看病。</p><p class="ql-block">一、西医对于抑郁症的分析主要为:</p><p class="ql-block">1.遗传因素,家族抑郁症史。</p><p class="ql-block">2.生物因素,抑郁症发病也会跟人的体内的神经递质紊乱有关系,比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p><p class="ql-block">3.心理因素,很多人的性格倾向于内向,调节能力差,遇到有强大的压力或者是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不会有合理的宣泄方式,将一些不好的情绪压抑在心里,长时间的持续会表现出抑郁的情绪,甚至会达到抑郁症。</p><p class="ql-block">4.社会环境因素,长期的生活、工作上的压力也可能导致抑郁症。</p><p class="ql-block">二、中医对于抑郁症的分析</p><p class="ql-block">而中医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身体虚弱等因素有较大关系。中医有“七情”之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表现过度或不及都会对人体五脏造成不利作用,而五脏亏虚或不足亦可导致人体的情志变化。</p><p class="ql-block">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是郁证的主要病机,人体受情感所伤会造成肝失条达,气郁不疏,郁而化火,火性上炎,则会扰动心神,造成神不得安。</p><p class="ql-block">2.心神失养  生活中的各种不幸事件、愿望未达到等因素所导致的不良情绪,或个人精神紧张、忧愁、悲哀等精神因素,与心神失养的发生有很大关系,从而也会引发人体一系列病变,如心烦、心悸、气短、悲伤、哭泣、喜怒无常等。</p><p class="ql-block">3.心肾不交  肾主水,肾阴耗损,便不能引水于心,从而导致肾水、心火不济,以至心神不交而神志不宁,从而引发抑郁。</p><p class="ql-block">4.脾失健运  思虑过度会伤及心脾,造成心血暗耗,脾气不足,而心、脾二者亏虚还会导致血虚而不能濡养于心,以至心失所养而心神不宁,从而引发抑郁、悲伤等情绪。</p><p class="ql-block">三、心理学家对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p><p class="ql-block">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其实得了抑郁症就如同患了一场感冒,只要早发现积极治疗抑郁症,很快便能走出抑郁症的阴影。每个人都有抑郁症的潜质,被点燃的温度不同,只是没有被激活而已。更不能一有抑郁症倾向就去看专家门诊,就绪去吃药物辅助治疗,更容易真正成为心理里疾病。</p><p class="ql-block">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因为他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而女性则每五位中就有一位。其患病率最高竟占人群的10%左右。抑郁症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它不能说明你心胸狭窄,也不能说明你品质低劣或意志薄弱。</p><p class="ql-block">他在《战胜抑郁》书中讲到:造成抑症的原因看上去会有多种多样,也许在你认为,是事业的不顺心,也许是婚姻或感情的破裂,也许是紧张的人际关系,也许是亲人的亡故,也许是遭遇某个对你具有影响性的事件,也许是身体上的某种疾病,也许是某一个灾难的想法,也许是生活中的某种压力,也许是所谓“植物神经紊乱抑或是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等等原因。”</p><p class="ql-block">表面上来看,这些所谓原因,往往都只是一种诱因,抑郁症的形成绝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不断人为制造、积累的负面情绪所致,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某种心理创伤或情结会引发抑郁症,但这也是“滚雪球”的过程,是广泛、多重、交杂的情绪积累,抑郁症是由无数的点汇成的面。</p><p class="ql-block">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常会感到自己无药可治了,因而更加悲观绝望,甚至企图自杀了之。其实抑郁症的治愈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了解了导致抑郁症具体的病因,那么只要在正确方法的治疗下,康复的过程就会很快的。</p><p class="ql-block">四、教育学家对于抑郁症的分析</p><p class="ql-block">这些年来中学生学生患抑郁症的数量逐年增加,教育学家称青少年抑郁极少部分由于遗传,大部分来自于家校社各方面的外部因素。比如,家长们会把压力和焦虑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高期待、严要求、严管教、乱比对,和校外课程补习,才艺学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压力,和升学前的压力等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学校抑郁症筛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相关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做筛查和判定的人不够专业,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而家长盲目带孩子看多个心理医生,并且开始用药物给孩子做治疗,给孩子心灵造成潜意识,自己认定自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可能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心理疾病潜质,无论是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失眠还是其他种种情绪困扰的人,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家长朋友及时做好疏导,通过旅游、谈心、读书、交友、学习各种才艺,来分散焦虑,化解痛苦,解开思想的疙瘩,最后大部分都会获得很好的改变及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