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种相遇,是在书中旅行的坐而论道;</p><p class="ql-block">有一种花开,是因智慧交流的莞尔一笑;</p><p class="ql-block">有一种出发,是带上书本为教育远行……</p> <p class="ql-block">我校于7月5日对本学期教师阅读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并举行读书分享会。活动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以教研组为单位全员参与,经教研组推荐人员进行第二轮的校级交流,各教师以自读书目为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她们叙说故事,阐述观点,畅谈体会,真诚交流,敞开心扉,尽情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快乐。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赴一场阅读的盛宴。</p> 分享瞬间 <p class="ql-block">刘俊景——读《爱的教育》有感</p><p class="ql-block">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卢改婷——读《教学工作漫谈》有感</p><p class="ql-block">魏书生认为自己并不是“经师”,而是“人师”,他最重视的便是育人。从他的育人观里,我看不出一点通过摆所谓的教师架子,用师道尊严来压倒学生,更没有“我是老师,你必须听我的”的蛮横无理,而是完全以学生为本,他抓德、智、体、美、劳,“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发展,他既抓尖子生又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关注中等生的表现,想的是“为了一切的学生”均衡发展;他在抓学生生各科知识的教育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想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奠基。</p> <p class="ql-block">冯丹玉——读《教学工作漫谈》有感</p><p class="ql-block">魏书生老师深知教书的目的并不是造就一批会做题的机器,而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如培养学生的效率感、学习高效日、当日事当日毕等具体的做法都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而在我们小学阶段就更应经常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德育融入每一科的教学中,为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的爱,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让他们懂得做人的真正道理。</p> <p class="ql-block">周珊珊——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p><p class="ql-block">与智者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会让人收获很多。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之后,感觉他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处处都是发现,处处都是人生感悟的奇妙境界,在他的世界里,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哲学气质,让人仰慕,望尘莫及。自感眼界有所拓宽的同时,从中也学到了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借鉴的一些可行的做法。当然,在品味魏老师的感慨和收获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p> <p class="ql-block">柳应辉——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p><p class="ql-block">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身份,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多读书,只有以读书为支撑,我们才可以立足教育,从容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才可以坦然而宁静,明朗地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p> <p class="ql-block">沈宜娟——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p><p class="ql-block">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竭尽全力扮好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不管是令人瞩目的,还是普通平凡的,那都是一个成功者。比如:梅的凌寒,兰的幽香,竹的坚贞,菊的淡泊,他们都在自己的天地中展示他们独有的风韵;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尽显独特的魅力。当然,在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或许我们的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但是,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茫然,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追求做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周平——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p><p class="ql-block">每不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其实,做出喜欢学生的样子,很简单,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桩小事等,就是这么一堆近乎琐碎的“喜欢学生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p> <p class="ql-block">杨林林——读《赏识你的学生》有感</p><p class="ql-block">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赏识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赏识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赏识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超越。请多给学生一点赏识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今天的赏识之中。</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丰富的运用案例,可谓是惊喜连连,让我们看到教师对于知识的解读与实践,看到教师对于教育的反思,也为我们带来思想的碰撞,引发现场聆听教师们的许多共鸣。</p> <p class="ql-block">董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说: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离不开书的滋养,就像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教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p> <p class="ql-block"> 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在阅读中成长,在分享中收获,在交流中启发的阅读分享会已落下帷幕,但教师们永远不会停下阅读的脚步。大家将一起潜心阅读,让书香滋养生命,让阅读磨砺初心,团结一致,踏浪前行,努力寻找为师者的幸福荣光。</p> <p class="ql-block">编辑:张亚楠</p><p class="ql-block">审核:教导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