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三巴

又见花红

<p class="ql-block">“三巴”是“圣保禄 ”(São Paulo)之译音,前冠以“大”字,乃为区别另一座小三巴教堂。</p> <p class="ql-block">别名圣保禄大教堂遗址,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炮台山下。</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前临68级石阶。</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前身为圣保禄教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1月26日被大火焚毁,仅余下大三巴牌坊。</p> <p class="ql-block">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门,也把天主教带到了澳门。</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前壁遗址为23米宽,25.5米高,为巴洛克风格,以花岗岩建成,上下共分五层,上有内容丰富的石刻图案和青铜塑像。</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的雕刻和镶嵌较为精细,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艺术品,单独大三巴牌坊的造价已达三万两银。</p> <p class="ql-block">底层正门入口处门楣刻有拉丁文 “MATER DEI”,意为“天主之母”,两侧有耶稣会徽。</p><p class="ql-block">第二层竖立了四位耶稣会会士圣人铜像。</p> <p class="ql-block">第三层,圣母玛利亚的铜像轰立在正中,周围有天使浮雕,缀以七头龙,并有一艘葡萄牙商船,伴以汉字警句;该层的两端,设中国狮子样式的滴水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层中间,置有耶稣基督铜像,两侧有耶稣受难刑具浮雕。</p> <p class="ql-block">最顶层,以鸽子代表的“圣灵”位于三角楣中央,周围刻有象征天际的太阳、月亮和星星。</p><p class="ql-block">在顶端,还有一枚天主教信仰标志的十字架,凌驾其上。</p> <p class="ql-block">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圣保禄学院成立。</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圣保禄学院结束。</p><p class="ql-block">经历了168年。</p> <p class="ql-block">圣保禄教堂坊曾经历过三次火灾,但屡焚屡建。</p> <p class="ql-block">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1月26日,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的教堂,只留下一堵门壁。</p> <p class="ql-block">在牌坊后面的墓室里,存放着十七世纪一些日本及越南殉教者的骸骨。墓室旁边是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其展品有宗教画、雕刻和礼仪装饰品等,都是从澳门所有的教堂和修道院的藏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的宗教画作具有欣赏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明隆庆三年(1569年),大三巴附近建起了圣加扎西医院,西医、西药在这里开始流入华夏大地。葡萄牙医生戈梅斯也从澳门将“种牛痘”引入中国,医治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附近的“圣保禄学院”,是东亚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学,实施西方教育的同时,还在这里对即将进入东方的传教士进行东方文化的培训。</p> <p class="ql-block">2005年,大三巴牌坊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21栋建筑物文物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摄影、后期、编辑:又见花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