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佛教——消失的藏显,噶当派

涛哥

<p class="ql-block">  最近比较火的电影叫《消失的她》,我没看,不知道“她”是怎么消失的,而作为一个已经消失的教派,噶当派我是知道怎么没的,而且必须还要认认真真写出来,因为在藏传佛教,噶当派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影响深远,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通过我不厌其烦的科普,大家如果一直跟着我鼓捣佛教这点事,应该知道,一个教派的诞生,必然有几个牛闪闪白杆杆的人物,噶当派创始人团队里面最牛的,当属祖师爷阿底侠,这个大侠是印度人,生逢藏地古格王朝鼎盛时期,当时的古格王益西沃觉得本地和尚念歪经,外来和尚好念经,于是和阿底侠一拍即合,聘请了这个印度外教,阿底侠于1042年正式来藏地就职,来整顿藏区佛教市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阿底侠来到藏区,打着考察的名义,把如今的阿里、日喀则、拉萨、山南地区溜达个遍,发现实际情况和益西沃说的差不多。本地佛教以密宗为主(关于显密问题,请参考上一篇有趣系列),老教宁玛派糅合苯教部分内容,戒律松散,热衷血腥仪式。噶举派萨迦派则是发扬光大了印度教杂交佛教,搞出来的无上瑜伽部内容,看到瑜伽这个词是不是很熟悉?所以练瑜伽的小同学,咳咳咳,听我往下讲!无上瑜伽部宣扬很多血腥残暴的内容,所以我们能在这俩派寺院里更多的看到很多人皮、头骨等法器和壁画等等,尤其是瑜伽部对男女之间尤为热衷,欢喜佛的发源地(瑜伽就是咳咳咳的锦上添花,我可没说什么不让播的),随着吐蕃王朝没落,藏地佛教各派也并没有以家国天下为己任,而是趁乱坑蒙拐骗。这样的社团自然引起官方和民间的一致差评,再不整顿,容易被时代潮流干没。</p><p class="ql-block"> 阿底侠痛心疾首于佛教乱像,奋笔疾书,写出《菩提道炬论》,号召整顿纪律,规范行为,同时以显宗理论为核心,所以噶当派也是藏传佛教中为数不多的显宗教派。有显宗理论加持,阿底侠公开招生,组建团队,加强宣传力度,扩张营业范围。经过十年寒窗,培养出仨好徒弟,正式打造自有品牌,其中大弟子最佳中年创业家——仲敦巴,完善了先显后密理论,并和实践相结合,带自己的徒弟,阿底侠的徒孙修建了热振寺,噶当派就此诞生,热振寺也成为了噶当派祖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仲敦巴虽然是大师,可和萨迦派历任法王、噶举派创始人团队一样,他娶妻生子,只是居士,并未出家,可见学历不是绝对的,这一句也是为我自己刷墙。和师父阿底侠一样,仲敦巴也有仨徒弟,西藏取经不容易,一走就是几千里,所以仨徒弟又分别建立根据地,依据各自发展重色,分别形成教戒、教典、教授三派,这三分支都严格遵守阿底侠教诲,虽然不排斥密宗和瑜伽部、苯教等内容,但是强调先显后密,非一定修为不得双修,唉,是不是又看到熟悉的内容?我们讲格鲁派是不是也这样?噶当派咋没的?不是让谁灭了,而是在宗喀巴努力下发扬光大,继续深造变成了格鲁派,噶当派在格鲁派逐渐兴起过程当中不再单独存在,完全融为一体,所以格鲁派也叫“新噶当”。</p><p class="ql-block"> 阿底侠二弟子,那措.崔成杰瓦,带着他的徒弟,阿底侠徒孙绒巴甲索巴,修建了那索寺,也形成气候,并以徒孙绒巴命名,为绒巴体系,由于那索寺在热振寺下面,所以这一支也被称为下噶当,后来与上噶当一起,都被格鲁派同化,融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噶当派除了认真修炼以外,在行为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藏传各派系里属于一股子清流,深受各界喜爱,所以对藏传佛教整体发展有较多影响,虽然已经不独立存在,但是音容宛在在我们心中。,遗风尚存,噶当派永远活</p><p class="ql-block"> 老朋友都知道,我写东西容易跑题,现在插播广告:朋友提议,说这个系列叫“有趣的佛教”不合适,其实我也觉得不是很合适,但是一时想不到叫什么好,有奖征名,有合适的名字录用,悬赏命题作文一篇。</p>